来源/联商专栏
撰文/无名
近日最火莫过于“酱香拿铁”,不仅在舆论场上引发了“山呼海啸”,更于朋友圈掀起了晒图狂潮,风头无二、一骑绝尘。对此结果相信大家并无意外:一方面是强强合作,二者本就为各自领域顶流,1+1大概率>2;另一方面又为顶流跨界合作,跨界多见,顶流合作亦不少见,但像“酒+咖啡”这类较为意外的顶流跨界却较为少见,更何况一方还是可喻为“国内唯一奢侈品品牌”的茅台了。
所以此次合作的爆火是意料中的事,可“天下万事皆一体两面且能量相当”亦是定律真理:就像“爆火”的另一面则是“招灰”,火能供热、但若火势过猛则导致浓烟滚滚、烟尘漫天。因此不妨借此剖析“一体两面”。
一、A面:“它与它们”
在我看来,当下白酒与房市极为相似:前景均不乐观,且核心原因皆为“人口滞涨乃至负增长”。私以为白酒的未来较房市更不乐观,这只要大体看看身边即可:别说喝白酒的少了,连喝酒的都少了,且本应接班为新一代主力的“80后”似乎对白酒并不感冒,更何况90后、00后了。尤记得20多岁时曾与长辈交流过此话题,他们那一辈还是较为热衷白酒的,他们说到:“等你们30、40岁时就知道白酒的好了。”但如今开始进入所谓“白酒年龄”后似乎更发现喝酒的“不好”了,养生意识愈发提前。“大河无水、小河干”,如此白酒未来不容乐观。
可无论如何需求总是有的,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另外白酒并不像房市那般曾被过度爆炒,故而白酒的下降趋势将是相对平和与缓慢的,只是无论平和还是极速,下降还是大势所趋,就像人口问题,即便放开了三胎又怎样呢?因此对于众白酒品牌而言,“活下去”将愈发成为重中之重,需求萎缩、供应不降反增,愈发供过于求,结果是什么?洗牌、淘汰、直至供需再度平衡,这是经济学基本原理,亦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既然未来趋势较为明朗,那“怎么办”又成为了主要矛盾,而国内酒企们又分成了两大派系:
·横向派:抢占市场份额,力求“剩者为王”
·纵向派:探寻“第二曲线”,跨界寻求增量
如此我们则能发现:似乎除了茅台之外,几乎所有酒企都在走“横向路线”,唯有茅台在不断谋求“纵向突破”,故而冰激凌、咖啡之类接续登场、轮番刷屏。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茅台的第一个A面:卓尔不群、敢为人先。它走的不仅是一条“前无古人”之路,更是“孤身”之路,失败可能性极大,可若一旦成功则海阔天空、一骑绝尘。而反观其他白酒品牌,它们走的则是一条看似更加稳健的“守成之路”,且结伴而行,但因为路越来越窄,而队伍却越来越大,结果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终只能“贴身肉搏、你死我活”了。
对此,我们应为茅台鼓掌与贺彩,亦为其他酒企们捏一把汗、甚至哀其不争,尤其那些头部品牌,差距或许刚刚拉开,可终有一天“量变引发质变”。所以更希望其他酒企能抓住时机、知耻而后勇,大胆突破。其实白酒领域前车之鉴最多,试问“八大名酒”现在还剩几家名副其实?又是为何如此呢?值得深思。
茅台的另一个A面则是支撑这一系列探索背后的开放思维。试问白酒领域谁最有资格躺平且能高枕无忧?答案唯有“茅台”,因为它太有故事了、甚至可以称之为“有文化”,另一方面它的品牌太强了、太特别了,特别到完全没有能与之同位者,且由于白酒强烈的“历史属性”,故而“越沉越香”。可正是它敢于率先走上前无古人的革新之路,你或许可以说它“实力使然”,但更应知道“第一个吃螃蟹”,不仅代表着机遇、更意味着风险。
所以,我们确应为茅台欢呼、喝彩,即便探索不成功,亦然。
一、B面:警惕“背道而驰”
正所谓“天下万事皆一体两面且能量相当”,“孤勇之路”更是充满风险,一不小心或跌落万丈深渊,故而我们在为茅台欢呼喝彩的同时亦应给它提个醒,以免“脑热冒进”,终而“一失足成千古恨”。
首先,如此大胆尝试或“伤及根本”。这点只要联想一下“茅台冰激凌”即可,起初有话题吗?有,同样掀起了舆论狂潮与晒图风潮;但结果呢?不仅如一阵风式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且似乎成为一种“噱头”,更何况这还投入了众多人力物力、形成众多“资产”,可因并不成功,这些资产不仅沦为了“鸡肋”,甚至逐渐成为“反面教材”,成为业界笑谈。再反观此次“酱香咖啡”,看似逻辑更为合理——毕竟瑞幸是专业做咖啡的,且茅台只出了品牌,还带动了产品销售,属于“轻资产模式”,但受益最大的却非茅台,且这阵风能吹多久以及未来“风向”如何尚且难说,毕竟“狂风不终朝”;
其次,已然引爆“负面舆论”。“塞翁失马”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大家往往只记住了“焉知非福”的一面,却忽略了“焉知非福”的另一面。而此次跨界合作不仅引发了“追风狂潮”,更引爆了“批评风暴”:茅台本就供不应求,且因此被炒至天价,更加“一货难求”,可作为国企、酒企的茅台不仅不去解决本职及更为棘手的供应问题,反而将精力及更多货源耗费在跨界上,如此供应不增或少增、需求却不断大增(诸如咖啡等),这不将致使茅台更加紧俏吗?按企业本职而论,茅台确有“不务正业”之嫌;
最后,或将导致“本末倒置”。如此成功跨界势必引起茅台高层及各行各业的更高兴趣,继而产生更多跨界合作探索可能,如此则致使本就稀缺的茅台更加分散。本次咖啡合作单次就消耗了3000万货源,之后若再出现诸如“酱香鸭脖、酱香奶茶、酱香汉堡”之类的衍生品呢?如此不将致使茅台更加稀缺?最终或因如此来钱更快、利润更高而使其愈发“本末倒置”,且或将使激进者“铤而走险”,长此以往,岂能久乎?
综上,我们除了为茅台的开放思维、探索意识点赞以外,还为它提一个醒、捏一把汗,因为一切的核心皆在“茅台”品牌之上,一旦品牌塌了,那么一切将作鸟兽散,可树立如此品牌,何其容易!
147211448@qq.com- 该帖于 2023/9/6 15:23: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