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周勇
昨天看到在联商网发表的《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世界级的零售企业?》一文,感觉作者所说的三个原因(商业理念、管理水平、竞争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外零售企业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一)网友评论
早上我把这篇文章发在朋友圈,广东网友“烟火”说:建议题目把不能改为未能。我觉得“未能”更客观,过去“未能”,并不代表今后“不能”。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说:“关键看怎么定义世界级的零售企业。如果电商也算零售企业,如果世界级的是指营收金额世界前10,我们应该已经有了吧?所以问题可能不在我们有什么样的企业,而是作者为了表达他的观点,强行选择了他的论据。”我觉得作者主要还是指实体店。他又说:“实体零售,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企业来不及积累,实体扩张成本已经过高了。”
这一点我也十分认可。市场分割是个大问题,连北京市场都是多家超市公司各占一块地盘而相对分割,更何况全国。
(二)文化视角的三个问题
如果换一个视角,从微观文化层面来看这个问题,也有三个基本原因。通俗地说是三句话:皇帝情结,想做行业老大,越想做,就越做不成;盲目自信,缺乏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被自己坑了;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吃撑了就不得不回吐,吃吃吐吐,伤胃伤身。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零售尚未脱胎换骨,依然以传统百货、主副食品、食品杂货等零售业态为主导。从90年代起引进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零售业态后,经过20年发展,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的现代零售初见成效。由于市场需求巨大,新生业态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发展。那时候,只要胆子够大,就能发展壮大,真所谓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成功,极大地激发了零售人争做行业霸主的“皇帝情结”,动不动就与沃尔玛比,说什么有几个财务指标超越了沃尔玛。
在暂时成功的催化下,企业当家人的自信心不断膨胀,到最后甚至把成功归之于命运的安排,由盲目自信开始形成了全国甚至全球发展的目标,经营范围扩展到多业态与多元化,连锁门店迅速撒向全国。结果发现:东啃西啃,到处都是啃不下来的硬骨头,油水与肉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多业态、跨地区、规模化的连锁经营,反而斗不过街边小店,规模越大,效益越差,真是“反连锁”。
我国辉煌一时的零售商之所以日趋没落,也许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主导的文化原因是:因为成功,所以失败,成功是失败之母。
接下来的10年,从表面看,新零售因手机而兴,老零售因手机而衰。但实质是零售旧时代的结束与零售新时代开始。零售旧时代以老板为中心,零售新时代以用户为中心。
我国零售在最近30年的发展中,有三个本领一直没有受到高度重视。一是培育独特优势的能力。如果有拿手绝活,有特色产品,有良好服务,哪怕只是一家小店,也可做成百年老店。二是系统化能力。这好比造房子,基与础不扎实,就想盖高楼大厦,结果非倒塌不可。三是单车独进的专业化能力。我们总是害怕单车独进会翻车,所以就变成“杂食动物”。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看似稳妥,实际上由此形成的规模,不壮实,而是浮肿与虚胖。
网友泓说:“我觉得这不光是零售的问题,把问题里‘零售’两个字去掉,可以看到很多别的问题。”
(三)从宏观视角看问题
我国历来具有“人穷志高”的攀比赶超心态。那是因为从前曾经做过世界的老大,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却只有挨打的份。反败为胜的感觉很好,由赢变输就特别不是滋味。所以,总想着有朝一日赶超别人,再做老大。从宏观视角来看,能否培育出国际级零售企业,与国运、国态、国势紧密相关。
1949年前被外邦欺凌,哪有可能走向世界。
1949年后,外受封锁,内搞政治,哪有可能走向世界。
1978年后改革开放初期,打开国门,时来运转,经济起飞,外部来钱来技术来人才来企业,全国向外学习模仿拷贝,自然不可能走向世界。
但以后的发展就不一样了,制造业与日用工业品生产,在学习中突飞猛进,走出国门,义乌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零售则有所不同,中国天然具有超级巨大的市场,国内市场就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向外开拓的重要性就明显降低。如欧洲国家,国内市场无法容纳更多的供应,就不得不早早地向外拓展,寻求新的市场与资源。美国国内就是一个超级巨大的国际化市场,所以,直到上世纪80年代,沃尔玛等零售企业才实施向外拓展战略。
尽管中国市场很大,但区位分割,竞争激烈,因而,有些零售商,如名创优品等,成立不久便实施了海外拓展战略。
我以为,先别想中国零售为啥成不了世界级企业。先想想我们是否已经服务好周边的顾客,《中庸》曰: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可见,“亲亲为大”是我国的仁之大爱。如胖东来,先提高自己员工的幸福度,让他们过上美好生活,让本地顾客享受到购物的愉悦与超越期望的满足。这才是大爱!你的商品与服务,如果连你自己企业的员工都不信任,都避而远之,那是走不远的。
fhxh1595- 该帖于 2023/9/26 14:02: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