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缩的快节奏生活是日复一日,循环、重复过着的枯燥和无聊。于是,吟诗作对,奏乐作乐,悠然自得的古人般诗意的日子成为了当代人们向往的零点倍速生活体验。
以自然生律
以人文生律
山川险峻以巍峨之姿环绕巴蜀,犹如一个天然法阵海纳百川的将内外民族、文化融于一处,在时代中的交汇碰撞,造就巴蜀多元荟萃的文化现象,丰沛的土地与文明成为了极具活力的文学土壤。而竹枝词作为巴蜀地区广而歌之的民谣,在以刘禹锡为代表的文人群体介入之前,便已有较完整的形貌,后被文人雅化为诗体,流传至今。
我们深入挖掘巴蜀在地文化,在设计策略方向上另辟蹊径,通过三个组团的场景打造体现构筑诗意生活之旅。
以巴蜀“竹枝词”文化为灵魂,以乐府歌的韵律为主节奏进行编排,旅程前段为高昂激情的副歌:享受地道热辣的重庆美食感受巴蜀的江湖豪迈洒脱之气,中段为舒缓静谧的低吟浅唱:古色古香的房屋带来雅致的诗意栖居,后段为情绪丰满的反复副歌:将竹枝词中的烟火、风物人情、恋情思愁融汇于此,通过丰富的业态布局打造趣味的诗意之行,行至尾处也能再次挑起盎然的兴致。
通过多样化的设计手法打造特有场景,美陈装置、店招、侧招、雨棚、花钵、花箱、座椅等,都是这段歌曲的音符,通过灯光的亮化层次引导曲调的走向。不同的业态组团布局让旅途更加生动有趣,吃、住、游、娱、购,沉浸式体验巴蜀的人文意趣之美。
融词于景,融音于景、融律于景,将词曲立体化,用静态的建筑展现动态的音律空间。让无形缥缈的声音转变为摸得到、看得到的实景,在曲折诗意间,奏响巴蜀之乐,让一段乡间小路因为被赋予了词曲的韵律之魂而变得灵秀且富有生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