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4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财年Q4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2024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达9411.68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同比增长12%至1650.28亿元。2024财年Q4,阿里巴巴集团营收2218.74亿元,同比增长7%。
本财季,淘天集团营收932.2亿元,同比增长4%。据悉,淘宝天猫购买人数和购买频次显著增长,推动线上GMV及订单量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同时,88VIP会员数量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超过3500万。
阿里云Q4营收255.95亿元,同比增长3%,同时继续保持盈利,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45%至14.32亿元。核心公共云产品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AI相关收入增长加快,持续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阿里海外相关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财报显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Q4营收同比增长45%至274.5亿元,旗下零售平台的季度整体订单同比增长20%。2024年4月,Choice业务占速卖通整体订单的约70%。
阿里其他业务集团经营效率也在继续改善。本财季,菜鸟营收245.57亿元,同比增长30%。同时受益于跨境快递履约服务带来的收入增长,菜鸟2024财年营收同比增长28%至990.2亿元。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9%,全年收入近600亿元,同比减亏25%。2024财年,大文娱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5%,并实现亏损同比收窄。
阿里巴巴集团同时宣布,预计2024年8月底完成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本季度业绩表明我们的战略见效,阿里正在重回增长轨道。通过聚焦用户体验,淘天和国际电商业务的GMV均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我们也欣喜见到AI产品的客户及相关云计算收入加速增长。我们将继续坚定地执行战略聚焦,面向未来把握好增长机遇。”
在当晚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表示,目前的财报业绩之下有能力将现金流用于战略再投资,以推动核心业务的增长,预计投资未来将产生三大成果:
·国内电商平台的用户体验提升,进而支撑2025财年的GMV强劲增长;
·阿里云业务将在2025下半财年回到双位数增长;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保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并持续提高单位经营效益。
以下为5月14日晚间财报电话会问答要点,经《天下网商》整理发布。
Q:本季度阿里国内电商GMV增速回到两位数,背后是什么因素在驱动?在新的电商环境中,我们需要做什么来与新型的电商平台竞争?
吴泳铭:我们最核心的(任务)还是在提升用户的电商购物体验。电商购物体验无外乎好商品、好价格和好服务。
具体到更细的层面,中国在商品供给上有不同的模式。如果分为品牌商、渠道商和产业带工厂(或者白牌市场),我们要用不同的产品形态、不同的经营模式去提升这三种不同的供给里面的商品价格力,以及商品的转化效率。同时,我们投资于客户体验,包括物流、客服,最终带来客户购买品质的提升。
现在中国电商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淘宝有独特的战略路径选择。在货架电商市场,我们除了要提升产品效率外,整个Marketplace(市场)的丰富性也是淘宝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所谓“万能的淘宝”。我们要在保持淘宝市场丰富性的基础上,对一些动销率高的核心产品提供更高的商品效率,通过这两个维度的持续提升,来建立我们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独特竞争优势。
Q:近期,阿里推出了全站推和一些新的营销工具,和友商的同类产品相比,我们如何评估产品之间的差异化?
吴泳铭:全站推的核心需求是保证客户投放ROI(投资回报比)的要求下获得生意增长,所以我们在调整算法模型,用更长的时间训练模型,以及在更多的客户投放的数据基础上,去提升整体保障客户ROI的效率。每个平台的商业化产品都有它的特殊性,我觉得可比性不那么强。但是最终,商家比拼的是在平台投资的ROI,就现在而言,淘宝商家的投放ROI在大部分电商平台当中是最高的一类。
Q:关于CMR(客户管理收入)有5%的增长,GMV(商品交易总额)有两位数的增长,这些势头非常好,看到平台能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持续提升CMR和GMV,想要知道最新的趋势如何,比如4月到5月,CMR和GMV的趋势如何?
徐宏:我们认为当前的增长的趋势是可持续的。4月-5月,我们也看到了很好的、很健康的发展势头。接下来几个季度,我们会去逐步推出商业化产品,到时候CMR的增长会逐步迎头赶上,与GMV持平。
蔡崇信:当前中国消费者家庭现金储备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可能达到19万亿美元的水平。所以中国的消费者一定有消费的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五一期间,我们看到服务业有一定增长,在线上平台,一些非刚需的品类(包括服装、电子产品)也有不错的表现。所以我们可以说,消费者开始提高消费水平,但是还需要一定时间去看这个趋势长期会怎么延展。
吴泳铭:我刚才还在和Joe开玩笑,说各位投资人朋友好像比我们更急着赚钱。在淘宝,用我们投资于商品的竞争力、商品的效率和用户的消费体验提升,带来GMV增长和用户消费频次的增长,是我们今年的首要任务。只要这个首要任务获得增长,后面如何提升GMV、CMR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淘宝从零开始到现在,占了我们主要收入的阿里妈妈平台,也是我最早领导建设的平台。我经历了淘宝从0到1亿,到10亿,到百亿收入的整个阿里妈妈广告平台的变现过程。所以如何一步一步稳健地通过广告产品来提升CMR,我觉得是一个确定性的过程,我们现在反而是在控制这个过程,让商家和消费者的体验更好。
Q:云业务下半年可以恢复两位数增长,这一消息十分鼓舞人心,到时候云业务的收入构成是什么样的?有多少比例来自于AI产品,多少来自公共云,多少来自私有云?恢复到两位数增长之后,云业务的中长期利润率大概是多少?
吴泳铭:云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AI新产品的驱动。在AI产品上的投入,同时还会带来客户在传统云计算产品上的投入。所以我们觉得,这两部分会互相促进。未来,我们主要的增长基本都来自于有长期业务价值以及高毛利率的(产品),像公共云以及AI相关产品的收入。
现在,我们的大部分公共云产品都保持一个比较合理、健康的利润率。但是在AI相关的产品上,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十年大周期中非常早期的阶段,会持续做更长期的投入。
Q:关于人工智能和云,你们主要追求的是规模(参数的多少),还是多模态的覆盖(语音、视频、文字等)?大模型的最终目标是不是要创造一些AI助手,比如帮消费者代购,或者帮商家做销售?
吴泳铭:现在所有做综合性大模型的公司,绝大部分追求的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AGI(通用人工智能)。但在走到这条目标的路径上,每个公司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方向选择。最终,所有的声音、文本、图像和视频都会融合在一个大模型里面,这是长期的发展方向。
阿里巴巴投入这么多资源去研究AGI,对我们来说有三个重要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对AGI本身的探索;第二个目标是把通义大模型与阿里云先进的AI基础设施进行软硬件协同的优化,为中国的企业和开发者提供能力强、性价比高的AI大模型推理服务;第三点才是通过通义大模型的发展,为阿里巴巴其他的业务提供基础模型的支撑。
Q:这一季度,AIDC(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亏损还是在扩大,AIDC现在投资的规模如何?“全托管”模式也在转向“半托管”,能不能介绍一下?
蒋凡:上个季度,有两个原因导致我们的业务投入比较大。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在一些新兴市场的投入比较激进,尤其是在中东海湾地区拓展业务;第二就是速卖通Choice模式的占比一直在爬升,在商业模式的切换过程中,它的盈利能力需要时间来追赶。随着新模式逐渐稳定,我们也会在追求增长的同时,更关注这个商业模式的效率。
关于全托管/半托管的问题,我想说的是有些品类更适合跨境销售,有些品类更适合本地发货。在中东、韩国、欧洲的一些市场,我们也在积极拓展本地卖家。我们从消费者体验、消费者需求和经营效率的角度,在不同的市场选择不同的商业模式。
Q:速卖通Choice增长非常快,这部分业务在未来长期发展的前景如何?例如哪些地区、哪些品类、哪些用户最有希望?
蒋凡:目前速卖通Choice模式的主要品类还是一些轻小件,这种品类更适合做跨境运营,也是过去速卖通比较有优势的品类。我们也在根据不同的供应链模式拓展新的品类,比如在韩国等市场,通过海运的方式卖一些中大件的品类。
我们作为平台,首先还是会从优势品类做起,同时构建面向更多品类的供应链;另外,速卖通Choice会和很多本地平台打通,包括东南亚的Lazada、中东和土耳其的Trendyol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快速向这些市场补充当前缺少的商品类型。针对不同的市场,我们会根据现有的资源以及这个市场当前的情况,去考虑投入哪些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