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餐观局
作者/孟一
如题,餐饮老板们到底在悲观什么?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笔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确实,各个社交媒体上 ,都充斥着这样的“悲观声音”:
“今年比去年难,7月比6月难,6月比5月难。一年比一年难,餐饮的长淡季来临 。”
“已经连续亏9个月了,还在死撑”。
“店关了,设备卖给了二手回收商,不干餐饮了”。
很多人会反驳笔者,说的是事实啊,不然呢?悲观什么你不知道吗?你看看财报,海底捞、九毛九客单价是不是都降了?以前都动不动融资、疯狂扩张 ,你看看现在大肆扩张的还有几个?大批餐饮店倒闭、美食街落寞,你看不到?
以上这些体感,都是真实的,可是,这些是事实的全貌吗?餐饮行业真的有那么悲观吗?
如果真的很悲观,为什么餐饮大盘的数据仍然在增长?为什么上市的餐饮品牌整体数据都还不错?为什么爆出倒闭、说“餐饮不好干”的好多都是餐饮小白、加盟商?
餐饮行业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每逢变化,情绪总是先占据高位 ,只有客观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助于消弭情绪,做出正确的经营动作。
01
“悲观论调”弥漫,但全国餐饮在增长
“今年突然不会弄了,感觉产品有问题,服务也有问题, 商场也有问题。”
“开店好多年了,今年好难,该怎么坚守下去,谁能告诉我?”
“现在开店真的不如打工,无奈已经陷进去了,抽不开身。”
“都说熬下去把同行熬死了就是胜利,但有没有可能先把自己的店熬死?
图/餐观局制作,抖音评论
打开社交媒体,不少餐饮老板都在抒发着类似的悲观情绪。
但也有人表示:“个个都说餐饮难做,年年都说餐饮难做,我看有的店生意很好啊。”
所以,餐饮老板们的这些悲观情绪,能代表真实的经营现状吗?
确实有部分现象,是对应了这种悲观情绪的。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注销、吊销量达到105.6万家。对比去年,2023年全年,吊销、注销的餐饮企业数据是135.9万家。
未来半闭店数,赶上去年一整年的闭店数,这似乎成为了趋势。
去年也是如此。2023年上半年餐饮相关企业吊销、注销量达到了47.19万家,而2022年全年注销吊销的餐饮企业数量是51.9万家。
倒下的更多了,那会不会是新开的店也变多了?并没有。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达到134.6万家。对比去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全国餐饮业新增注册企业167.6万余家。新开的店比去年同期少了33万家。
新开的少,倒闭的多,这确实很难让人乐观。
再比如,有餐饮老板表示,以前一年能赚30多万元,现在一年赚十几万二十几万元。
还有,搞价格战的,亏本赚人气的比比皆是,有些火锅店470元的4人餐,低价团购只要177元,瑞幸和库迪咖啡的9.9元价格战,甚至把瑞幸自己都卷“亏”了。
高端餐饮、米其林餐厅频频被传倒闭、闭店;一些核心商圈的商铺,动辄空租3个月起。
闭店多、赚钱少、低价、空租,这些现象的背后也确实有一些客观因素。比如,企业缩产缩员、外来务工减少、中产阶级消失,这些都让餐饮老板们感受到“外出就餐的人变少了”。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餐饮收入4274亿元,增长5.0%,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2.5%;1-5月份餐饮收入21634亿元,增长8.4%,其中限额以上餐饮收入5858亿元,同比增长5.9%。
餐观局盘点了16个省市一季度或1-4月的餐饮收入增长情况(由于未单独披露餐饮数据,如四川省、上海市为住宿和餐饮数据),发现京沪餐饮呈负增长,其他省市餐饮多呈现增长态势。
图/餐观局制作 数据来源,各省市公开披露的数据
北京餐饮业1-4月实现收入约422.23亿元,同比下降2.3%。1-4月,上海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90.26亿元,下降2.5%。除了北京、上海,其他省市如江苏、四川、浙江、江西、湖北、重庆的餐饮增速均高于全国餐饮9.3%的增速。
在各个社交媒体上,餐饮老板们看起来很悲观,相比去年,今年1-5月的餐饮店数量的绝对值也确实在减少。但从全国大盘的餐饮数据和各省市的餐饮数据来看,整体都还是在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放缓。
餐饮的总量减少了,但营业额更高了,也就是说如果平摊到每个餐饮店身上,活着的餐饮店“反倒”营收更高了。
从数据上看,今年的餐饮行业并没有社交媒体上渲染的那么悲观。但,肯定是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02
比其他行业“坚挺”
先说结论,餐饮行业躺着赚钱已成过去式,但相比其他行业,餐饮行业仍然较为坚挺,而且也不乏做得好的餐饮。
看看其他行业的盈利情况。
先看看2023年A股上市公司的情况。根据一家券商的数据,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后,2023年A股的归母净利润同比是-3.69%,2024一季度同比则是-5.62%。
产业园REITS去年屡屡上新闻,年报里也不乐观。建信中关村REIT的出租率急速下滑——从2022年初的96%一路跌至2023年底的64%;张江产业园REIT上市材料显示,其公布的光大园2021年前十大租户,现在还剩下的只有三家。
再看看餐饮相近的食品快消上市公司情况。
据了解,在102家上市的食品饮料快消品公司中,2023年的平均营收增速达到5.5%,但净利润平均增速却是-33.1%;35家公司的营收下滑,40家公司的净利润下滑。
最后看看十几家餐饮上市公司的情况。2023年财报显示,除呷哺、味千拉面连年亏损外,海底捞、九毛九 、百胜中国 、老娘舅营收净利双增长,连续亏损多年的奈雪、海伦司、全聚德、唐宫中国都扭亏为盈,像西安饮食、达美乐中国等同步亏损收窄。餐饮上市公司呈现出一片复苏、增长的景象。
除了这些上市企业,开了几百家、几千家店的头部餐饮品牌们生意也较为坚挺,而且仍在扩张。2023年,餐饮业的连锁化率达到21%,比上一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这也代表着中国餐饮在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这两年,也确实有不少大批量倒闭的餐饮企业,它们的类型有:明星餐饮,短时间内扩张几百几千家店,随后大规模闭店;动辄开几千平的高端餐饮和米其林餐厅;一些做溢价新消费的品类,如新中式烘焙;一些过时的品类,如依然用奶精的奶茶品类、一些做甜水的品类等。
但这些餐饮企业的倒闭或收缩,多是企业个体经营的问题,或品类生命周期的问题,而不是餐饮行业的问题。
开了几十家店的中等规模餐饮企业,也有较大的抗风险能力,因为基本盘和顾客群仍然存在。
某日料连锁品牌,去年营收2-3个亿,年净利润能做到4000万元。老板口中“生意很差”的今年4月,营收基本不变,净利润也能做到200多万元。相比以前,确实赚得少了,净利润少了2-3个点,但净利润仍然能做到将近10个点。这已经超出了很多行业。比如,零售行业净利率只有1-2个点,有时候净利率甚至是负数。
更不用说一些疯狂拓店的黑马品类了。比如兰湘子、辣可可等湘菜品牌,在全国各个商场“跑马圈地”,也是每个商场的“排队王”;比如,新茶饮行业,在头部基本形成的情况下,仍然有新的全国性品牌冲出来,比如霸王茶姬、甜啦啦;比如茉莉奶白,以及各地的区域茶饮品牌。
即便是一些夫妻老婆店,生意也仍然坚挺。比如每个社区或小区楼下,都有那么几家“常青树”,不管旁边的店如何换,不做团购、不做抖音,数十年如一日做好菜品和服务,永远都是人满为患。
以一线城市的某餐饮小店为例,年租金12万元,以前1个月收入17万,现在一个月收入13万,再加上两个员工的成本,即便营收比去年同期少了四五万。净利相比其他行业,也是可观的。
而且 ,仍然有小店一个月净利润6-8万元的。甚至因为生意很好,继续连开分店的。
图/餐观局制作,抖音评论
所以,餐饮老板们嘴里的“生意很差”,可能并不是真的很差。相比其它行业,餐饮行业韧性较强,活力足,现金流好,生意也更坚挺。
03
变化未必是“衰落”
所以,为什么社交媒体上,悲观论甚嚣尘上?
这些老板们也并不是在故意“唱衰”餐饮行业,而是可能真的发自内心觉得比以前难了。
近两年,一批失业人群持续涌入餐饮行业,摆摊、开小店或者小成本加盟连锁品牌。又碰上了餐饮红利期消退,所以很多小白都是初次创业,眼睁睁看着不挣钱,只能内卷,或降价压缩自己利润换订单,但仍然铩羽而归,因此情绪悲观,需要通过各个社交媒体宣泄情绪。
对已经经营了一些年头的餐饮老兵来说,已经习惯了高速发展,经历了过去增涨很猛的时代,现在增速下降,急速刹车,无法接受。大批涌入的小白大搞价格战,造成了供给增多,也影响了餐饮老兵们的生意。
而且,人往高处走,当增长没达成预期,营收没办法做起来时,一些餐饮老板会通过降低成本来保持利润,比如把正式工变成小时工,甚至自己上,起早贪黑守店忙碌,确实辛苦。
而且,两级分化进一步加强。越是头部的餐饮,越不缺顾客,越会通过各种“整活”,把顾客聚在自家。这也就抢走了其他中小餐饮品牌的市场份额。所以,餐饮老板们,在体感上,觉得市场更差了。
有人表示,餐饮不难,难的是只想赚高利润。
近几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餐饮行业也确实会经历结构性的变化。而变化,就会有不那么舒适的地方,就会有阵痛。餐饮人要先做好心态上的调整,再去进行摸索。
比如,价格战确实不可取,但适当的降价,或许将要成为长期主义。
而且,大量小白被市场拷打后,餐饮行业也渐趋冷静。有餐饮二手设备回收商告诉餐观局:“今年上半年,餐饮店倒闭得多,收的设备多,但买设备的变少了,很多人在观望,仓库压了很多设备,有的设备没有办法,甚至只能当废品卖掉。”
行业在冷静,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了。
现在消费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消费者对未来充满信心,愿意花钱尝试各种美食,不计较;而现在,购买万物都习惯“找平替”,消费上更加精打细算,同样一道美食,哪家更有特色?在消费者眼里,餐饮同质化严重,都是麻辣烫、烤串,没有地方特色,也谈不上美味。
而且,在消费者看来,一些餐饮店不仅有食品安全问题,还打着现做的名义“用预制菜”,这让消费者无法忍受。
以上这种变化,未必是一种衰落,更可能是一种变化。此消彼长,不走高溢价模式,是不是可以走薄利多销的模式?
市场回归理性,餐饮市场逐渐回归本质,菜品结构、性价比、服务这些基础都要做好。
中国的餐饮市场仍然很大,中国消费者对美食的向往从未停止。虽然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只是暂时火爆,但也的确曾靠一己之力,用餐饮拉动整个城市的旅游经济。
过去餐饮企业靠惯性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真正想消费者之所想,要动脑。
以前人们只是追求卫生和温饱,现在这些条件满足了以后,消费者需求会不会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以前,各方面条件跟不上时,人们口味重,现在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提高,温饱不是问题了,是不是想追求更清淡健康的饮食?更追求食材的新鲜、更少的科技与狠活、更高的性价比?
而现在能满足其中一些要求的餐企,也正在被消费者们奖赏着。比如米村拌饭、南城香、萨利亚等等。
在更多的省份和区域,已经有一些不少全新模式的餐饮店正在冉冉升起。
就像前文那个餐饮二手设备回收商所言:“开过店创过业的人,其实也很难再回去打工了,还会继续找项目。”
餐饮行业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行业,前仆后继,也会不断有“后浪”进入,为行业带来新东西。生命不息,创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