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168  |  1

主题:昔日“阅读神器”退出中国市场,年销量曾突破百万

夜阑听雨

积分:7068  联商币:3535
  |   只看他 楼主

出品/联商网

撰文/拾一

头图/Kindle中国官方微博

据亚马逊中国官网消息,2024年6月30日起,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停止云端下载服务,此后未下载的电子书将无法下载和阅读。同时,Kindle客户服务也将停止支持。此后,Kindle用户仅能阅读此前已购买并下载的电子书,不再能够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内容的新增。

这也意味着,曾经风靡一时的Kindle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01

从风靡一时到成为“鸡肋”

2007年,第一代Kindle在美国发布。通过与线上书库的无缝融合打造一体化软硬件体验,配合亚马逊电商的渠道优势,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购买设备与线上书籍的Kindle,一度成为了“电子书”的代名词。

公开资料显示,第一代Kindle售价399美元,首批产品在上市后五个半小时便销售一空,直到次年4月才完成补货。

Kindle登陆中国则是在2013年。彼时,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方兴未艾,带着“Kindle在,书未老”广告词,Kindle凭借电子墨水屏可以还原纸质书籍阅读体验的特点,迅速在国内风靡,成为不少阅读爱好者的电子阅读器首选。

最初进入中国市场的5年是Kindle发展的黄金阶段。第三方数据显示,2013年-2018年,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在中国累计销售数百万台。2016年,中国成为Kindle设备销售的第一大市场;2018年天猫“双11”数据显示,Kindle在电子书销售份额中占比高达80%,远超占比10%的文石和3.5%的掌阅。

与此同时,伴随着Kindle设备的畅销,Kindle电子书所销售的图书总量也迎来暴增,2018年达到近70万册,比起进入中国市场第一年翻了7倍。

然而,就在人们觉得Kindle会继续“狂飙”时,2018年却成了Kindle在中国市场最后的“高光时刻”。

在数字化阅读的大趋势下,诸多国产厂商提速布局,汉王、掌阅、当当、科大讯飞等纷纷参与其中,中国国内的电子书平板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在国产品牌百花齐放式创新的衬托下,是Kindle的式微。数据显示,2022年5月,Kindle的销量环比变化在所有品牌中排名倒数第一。

2022年6月2日,Kindle中国在官方微博宣布,将于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止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拉开了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序幕。

02

Kindle输在哪里?

《2022年度数字阅读报告》,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463.52亿元,同比增长11.50%;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0亿,增长率为4.75%。在阅读形式偏好方面,电子阅读形式使用度高达93.4%。

电子书阅读器是成为了数字阅读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按常理来说,数字化阅读的大规模普及,应该对电子书阅读器的销量有正向推动作用,为何Kindle在中国市场反而“掉队”了呢?

主要原因或许有两方面:其一,内容壁垒难以建立;其二,不符合本土化需求。

作为电子书阅读器,尤其是Kindle这样生态是封闭式的,是否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足够丰富的内容成为关键。背后亚马逊的Kindle,在国外大量平台独家版权的电子书内容,但在国内,这一优势荡然无存,使得内容壁垒难以建立。

与此同时,据《2021年度掌阅数字阅读报告》,54.56%的平台用户偏爱网络文学,但在国内Kindle多是通过联合出版社,推动中文电子书的上架,这使得Kindle上的内容以经典文学为主。与本土企业相比,Kindle在获取更符合大众喜好的电子书内容方面存在差距。

图源/Kindle中国官方微博

除了内容,单一的功能也成为多数人闲置Kindle的重要原因。相比于国外用户更注重阅读的纯粹性,中国用户则期望电子阅读器具备更多功能。相比于Kindle单一的阅读属性,大部分国产电子书阅读器的功能可谓五花八门,如手写笔记、听书、文件管理等,这也使得设备使用场景进一步扩大,不仅可以休闲阅读,还能对接商务、学习等场景。

此外,不同于Kindle初入中国时,市面上大部分电子书阅读器品牌争相跟风黑白墨水屏。最近几年,“彩色墨水屏”似乎更受中国用户青睐。但是,在国产品牌们纷纷研发技术,为设备增添“色彩”时,Kindle依然坚持着最初的“黑白风”。而从这一细节上,也不难看出Kindle本土化的不足,缺乏对中国消费者阅读习惯和偏好的深入理解。

写在最后

事实上,不注重用户体验,始终轻视本土企业,是不少外企的通病,因此近年来屡屡传出“某某外国品牌”退出市场的消息。只有真正耐心进行本土化布局,用心倾听消费者需求的品牌,才能真正在中国市场扎根,而非昙花一现。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