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博文选编 -  贴子
138  |  1

主题:柠季创始人汪洁:生意是一点一点儿磕下来的

餐观局

积分:1980  联商币:990
  |   只看他 楼主

出品/餐观局

作者/孟一

在创业的圈子里,不一定有很多人知道柠季,但一定有不少人知道汪洁。

从去年十月开始,汪洁一直活跃在社交媒体上,拍短视频、做直播,高频输出关于人才和组织管理的内容,并作为讲师被北大创业营、交大等知名大学邀请去做分享与授课,前不久还受星链邀请,在长沙、成都先后开了2场打造企业“人力银行“线下课。

5月底,汪洁披露自己经历写了一篇《我从巨亏3000万到狂卖1亿杯,我是柠季汪洁》的文章,迅速成为阅读量33万爆文,成功出圈,被各界创业者扩散转发。

图|公众号“柠季大汪姐”截图|餐观局制作

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区里,有不少创业者直呼汪洁的创业热情和不服输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自己,更有一些创业者“化身”汪洁粉丝,分享着对自己受益匪浅的汪洁语录:

“创始人是人才招聘的第一责任人。”

“创始人要放下‘我执’ ,承认自己不是团队最聪明的人。”

“柠季的产品是柠檬茶,我的产品是人才和组织。”

……

亏过3000万,因为一句“扎心话”从投资人变成柠季创始合伙人,拿到字节跳动、顺为资本、腾讯投资等明星资本的数亿元投资;

在“黑天鹅”期间开局创业,带领团队扛过三年疫情,截至2024年6月,柠季签约门店数超过3000家。

为了吸引人才,汪洁把i型人的自己扔到直播场里开播分享,接受所有正负面声音。

永远生猛,永远在打怪升级,餐观局专访了自带能量场的连续创业者汪洁。以下是汪洁自述(有删减)。

图|受访者提供

1

为什么我要做柠季?

我没有经历过暴富,做生意都是一点点都是磕下去的。

大学一毕业我就问亲戚借了5000元,去做办公用品的生意,为了省运费,一个人坐着绿皮火车人肉背办公用品,肩膀勒出了一道道血印。

我经常去扫楼,比如一层楼有20个单位,就算19个单位都拒绝了我,但成一个就能给我带来1万块的订单,那时的工资水平是三四百块一个月。所以我扫楼的时候很快乐,那真是一个只要努力、就能赚钱的时代。

我以前是个脾气非常爆的人,但有次等一个客户,约的是早上9点,我一直等到了下午3点。就这样,我的脾气被慢慢磨平了,心态也练出来了。

2008年经济危机,我的办公用品生意也经历了周期,客户大幅缩减预算,我该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无他,那就是把拜访的量做到足够大,业绩也能保持。

我的经历到这里,还是一个普通人靠勤奋改变命运的爽文剧本。

于是,我到处寻找机会,在日本时盯上了自助点餐机,因为觉得省人工。于是在完全不懂餐饮、不懂需求、不懂商业模式和软硬件的情况下,做了国内版的自助点餐机。努力生产、建团队,甚至为了测试点餐机,花了120万开了家餐饮店。

但当产品投向市场才发现,当时有很多五花八门的点餐软件,与我们的自助点餐机系统,根本打不通。不仅没给餐厅节省人工,反而带来了更多麻烦。

这个项目以失败告终。不仅亏了3000万,3年努力也白费了。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下子就会了。我很感激这次吃瘪的经历,它让我彻底“沉下来”了,要敬畏创业,敬畏餐饮行业。

接下来三年时间,我开始举办餐饮行业大会,做加盟商,做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餐饮的认知飞速增长:优秀品牌如何做连锁?什么品牌是加盟商眼里的好品牌?什么团队是好团队?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路径也逐渐清晰起来。

2020年正值消费大热,我在做投资人,很快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不好的项目我看不上,好的项目又看不上我。当时我看好一个项目,对方创始人却问了我一句扎心的话,“汪姐,高瓴资本、红杉资本都想投我,你有啥优势?”

原来我所认为的资源、人脉等优势在对方眼里一文不值。既然好项目都轮不到我,那我就亲手干一个吧。

当时正好认识了我的合伙人傅傅,一个酷爱时尚的98年小朋友,学艺术的,喜欢弹钢琴唱歌,在柠檬茶的原产地广州上了六年学,对柠檬茶的感知很深。我和傅傅去广东考察时发现,柠檬茶历史久远,抗周期能力强,是一个「前十年存在,后十年也不会消亡」的优秀细分品类。

而且当时广东已经有6000家店,说明柠檬茶有规模化的可能。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柠檬茶没有走出广东?

因为广州的餐是淡的,他们佐餐喝的柠檬茶口味就更重一些,味道有酸、涩、苦。但如果柠檬茶要走向全国,像江西湖南等中部地区喜辣、口味重,就需要“口味淡”一点儿的饮品搭配,所以我们要把酸涩口味进行改良。

改良过后,第一家柠季小店,只有3平米,日流水很快卖到1.5万,卖爆了。

图|受访者提供

2

为什么我特别重视人才?

2018-2019年,我做了两年瑞幸顾问。这段经历,让我对团队,对人才与组织有了全新认识,而且近距离的看到了如何设定目标,制定战略,把握节奏,带领团队持续打胜仗

柠季的愿景是想要做成“全球并购之王”丹纳赫那样的公司,丹纳赫收购了400多家公司,以DBS系统指导企业发展。我们想将柠季的管理体系、数智化系统、加盟商资源和供应链等,赋能给被收购企业。所有的事也都是需要人去实现的,所以我会尤其重视人才和组织的力量。

在柠季,我的主要精力就花在找人才、找项目上。2022年我在BOSS直聘的活跃时长高达360天,另外5天是因为我在国外,没办法登录。

招募人才这个事情上,我一直是不遗余力,而且在探索更高效的方式。

有很多人疑惑,我为什么要做直播?我其实是一个典型的i人,更愿意自己待着。

但猎头公司TTC创始人肖玛峰Max的话点醒了我:

1、你一直在跨界找优秀的人,但是要明白一点,跨界的人根本不知道柠季是谁,那从了解柠季、信任柠季、再到加入柠季,这个时长最少需要2年,这个时间成本你愿意支付吗?

2、优秀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在原地等你,通常都是在企业里担任要职,从柠季进入他的视野到他开始有想法离开当前的公司,再到顺利交接,怎么着也得3-6个月,有的时候会更长时间,这个时间成本你愿意支付吗?

3、姑且当你运气好,这个人无比适合,加入以后还要熟悉业务、熟悉团队,再到他真正发挥作用,那差不多也需要1-2年时间,这个时间成本你愿意支付吗?

我的回答是,不愿意。

就这样,我把所有需要了解、信任的信息前置,把柠季是谁、我们的价值观、用人标准等等内容录制成视频,甚至开抖音直播,开始做创始人IP,做雇主品牌建设,吸引优秀的适合的人了解柠季、进而加入柠季。

图|受访者提供

那为什么我要花费这么大力气找人才?

因为我非常清楚——优秀的人才各司其职,我的时间和精力都能腾出来,思考和部署更长远的规划。

我经常说柠季是我最幸福的一次创业,因为我懂得运用组织的力量,核心团队里的人都比我牛。

这么多牛人为什么愿意跟我一起干?要知道,好多人都是跨界来的,像互联网这些行业本来就比餐饮行业工资高,我要给的工资肯定要比餐饮高,但相比人家之前那个行业,人家是降薪来柠季,他们为什么愿意来?为的就是一起干到一个很大的未来。

找人对我来说不难,比找人更难的是磨合。各种年龄段、各种教育背景、经历、性格都大不相同,要一起共事,该怎么做呢?

在内部,我和CEO花了一年时间吵架。我相信团队中沟通的重要性,所以还写了一份如何正确吵架的说明书,比如,要表达的是情绪,而不是情绪化表达;我们要面对的是问题,而不是把彼此当成问题。

关于人才培养,我希望员工可以把柠季当成跳板,成长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反复说过这个故事:一个员工刚加入柠季时月薪1.5万,两年后他跳槽拿到了150万年薪的offer。很多人不理解:汪姐,你辛辛苦苦培养的人,就这么让人挖走,你不觉得可惜吗?我说:一旦柠季有能力不断培养出百万年薪的人,后来的成百上千优秀的人才会更愿意加入进来呀!那我的人才池不就源源不断了吗?

图|受访者提供

3

为什么我提倡长期主义?

国家提倡要有“耐心资本”。但巴菲特也说过,没人愿意慢慢变富。

回首我的创业之路,我依然认为,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获得真正的稳定的成就。

我在备忘录里也保留这么一段话:长期主义的行为、复利效应的成长,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才是你能真正掌控、真正能hold得住的。因为在长期的积累当中,你的大脑结构逐渐升级,变得可以与你的经济财富地位相匹配;反之,一夜暴富这类的收益,来得快也去得快,因为你的大脑在这种状态下,大概率也建立起了与之相匹配的短期模式,最可怕的是对任何长期的规划都失去耐心。

所以,即便大家都说柠季已经很快了,但其实我们奉行的是“克制”和长期主义的发展战略。

事实上,我们在柠季开店之前就做完了3年规划、5年战略,我们也一步步按照规划完成了各个节点的事情。

正如我们在柠季创业之初建立的柠檬园一样。种树不是第二天就能长出果子,这和我们创业做餐饮一样,都需要时间。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行业带来一点小小的变化,给合作伙伴带来多一点儿利润,进而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让这个行业发展得更好。

长期主义不是三年五年,更是几代人的有生之年。

创业之路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

如果一个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痛苦的话,那他就不是真正的创业者。

图|受访者提供

有时候我回头看整个创业的过程,会感受到骨头缝里噼里啪啦的生长的疼、那种拔尖的疼。我一直都是创业者,这种疼对我来说,一是习惯,二是上瘾,疼是一种瘾。接下来我要亲自带队,协同供应链去开拓海外市场,也是从0开始。

18310862391- 该帖于 2024/8/12 19:26:00 被修改过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