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范唯鸣
编辑/娜娜
“轻资产管理”是一个逐渐热门起来的话题,不仅是开发商设立专门的商业管理公司(简称商管公司),接盘自我开发的商业项目,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进而走向上市,将商管公司转化成可以独立见世面的经营体;而且市场上也逐渐形成了专业的“轻资产”管理公司,以专业化的手法接盘管理非自我开发的商业项目。
同时近来市场上又流行一种说法,即所谓的“逆轻资产化”,也就是轻资产管理在逐渐衰败,有力的证据似乎是,一些本属于轻资产管理的项目,纷纷退出,回归开发商自行管理了。
一正一反,哪个是趋势?
一、轻资产管理的本源和适用场合
轻资产管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商管公司专业技能的精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这里有两个要素,轻资产管理的输出内容和适合的项目类别及区域。
第一,轻资产管理输出什么?
“轻资产”是指非商管公司自身投资开发,而输出管理的项目。
商业是一类重资产项目,笔者曾经比喻过,若静态投资回报((租金收益-运营成本)/(土地获得成本+建安成本))为10%,则收回投资需要十年,收获一个商场投资额的净利润需要十五年左右。在这个长周期内,无时不刻感到现金流的压力。从而,若需要滚动开发,要么有“销售”的内容予以支持,要么有合适的退出通路。不具备这两条之一,就不是谁都可以拿起来就做的。因此,“轻资产”就孕育而生了。如果你的商业专业管理能力很强,则可以避开重资产的门槛,直接以管理能力的输出作为主营,达到较为快速收获利润的支点。轻资产管理,不以拥有土地为核心或开端,而是以运营过程带来的项目增值来获得收益。
第二,哪些项目和城市适用轻资产管理
在一些城市的城市中心型项目上,鲜见(不见)轻资产管理的例子;在三四线以下城市,不分商业类型,也难以见到轻资产管理项目,这是为何?
首先,城市中心型商业对于商业资源和协同管理的要求甚高,这不是随便哪个商管公司可以胜任的;而低线城市的社区型商业,主要满足刚需,开发商又感觉容易管理。所以,这两类轻资产管理的输出,要么是不能管理(超出能力边界),要么是不需要他人管理(自己做也可以)。
其次,三四线以下城市存在大量土地扩展速度快、管理效率低的项目,低线城市商场受电商冲击小,周期敏感性弱,因此在业态布局、主题营销、体验消费等增值服务带来的变现能力高。这类城市中就难有轻资产管理公司的生存之地。
因而,轻资产管理的项目,一般为中等体量,城市级别位于二线或三线城市,轻资产管理公司的机会点在这类城市的项目中。
二、轻资产管理是哪些公司在输出
从纯粹的管理学角度来讲,轻资产管理公司应该是独立的第三方,且在这个专业赛道中其专业能力无可挑剔。这与许多专业外包市场一样。
从实践的角度,中国的商业轻资产管理,许多开发商也在做,就是“甲方干了乙方的活”。因为开发商从事商业多年,逐渐积累了深厚的商业资源,对于商业的认知在加深,商业管理公司也日渐成长甚至独立上市。更重要的,自身开发的商业项目是最好的实践基地和平台,其管理能力在这个平台上展露无遗,更有说服力。那么,在轻资产管理的竞争中,“甲方”成立的商管公司比起独立的第三方“咨询公司”更有施展的天地。
大家熟知的万达,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要靠品牌赚钱”的说法,以金融+地产的模式,正式开启了轻资产管理的先河。许多耳熟能详的开发商,这些年来也在轻资产管理的赛道上纷纷出手,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如华润和中粮。
而一些开发商,面对商业,这个比起“卖、卖、卖”复杂的多的以持有经营为主的形态,成立了独立的商业管理公司,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且,在2019年后,开始出现了商管公司的上市,这意味着轻资产管理成为商管公司业务第二曲线的正式落地,宝龙和星盛是其中的代表。
所以,国内的轻资产管理,有向开发商成立的商管公司集聚的趋势。
不过,现在有个说法,轻资产管理开始出现了倒退的迹象,甚至怀疑轻资产管理是否还成立?典型的问题是,某某品牌的商场怎么越开越少了?或者,开倒车,轻资产走到头了?
的确,自2023年以来,有一部分商业广场,从原来的某某广场,发生了“摘牌”,商管公司退出了对项目的管理,原开发商接手恢复项目本来的名字。不过,这一现象的背后,是该类商管公司自有发展的逻辑被打断,现金流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而不得不退出管理的序列而产生的。
比如,典型的某商业龙头企业,近来退出了6个商业项目,而这6个全部是轻资产管理输出项目,一摘牌就为市场知晓且瞩目。其实,不能简单地从这个商管公司的退出,得出轻资产不灵了的结论,因为这不是因为“轻资产”不灵了,或者是该商管公司的轻资产不灵了,而是其本身现金流的问题导致。
让我们看一个该商业企业的半年报:
截至2024年6月末,发行人合并口径有息负债1375.6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302.69亿元。
按披露数据得出,上半年的净利润率是17.6%;若下半年净利润率保持不变,则可以得出全年净利润为94.51亿,其一年内有息负债远远无法覆盖,所以把商业广场放在货架上卖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当我们看到其退出原轻资产管理项目,就不奇怪了。
因而,对于轻资产管理的进和退,本身就是商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因为看到退,就得出整个商业模式就不灵了的结论。这有点粗暴。就如对于商业“消费降级”(其实是分层),就提出了商业发展的趋势是“去商业化”的结论;看到利润下降就得出了要“去服饰化”的结论,等等。如果真这么简单,其实连成立商管公司的理由都找不到,更何论轻资产管理输出了。
三、轻资产管理的痛点和难点
轻资产管理的难点,在于解决信任和利益分配两个关键点。
有一个调侃的说法,说轻资产管理公司对于所管理的项目不能做得太好,因为如果业绩太好,若管理费与业绩挂钩,委托方(业主方)会感到“心疼”,萌生出还不如自己做,不如把支付的服务费补贴商场运营的想法,结果就是提前解约;
轻资产管理公司又不能把管理的项目做得太差,因为这会导致非但服务费不能全额收取,还会被提前解约。
总之,轻资产管理既不能做得太好,又不能做得太差,里外不是人。
这里的关键在于信任!
委托方(业主)需要信任受托方(轻资产管理公司)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这里的专业能力,在于轻资产管理合同规定的管理职能输出的质量。
例如,如果委托合同是包含招商、运营管理和物业服务的全部主要内容,则需要相信受托方对于商场的定位、业态配比和品牌级次的安排是合理且能够实施的,无论从三个GMV的哪一个维度,最后的结果是会令人满意的。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其运营能力是保证可以做出适当调整的(二次招调方面);
如果合同仅包含运营,而招商是开发商自有的商管公司来执行,则需要相信无论何种业态或品牌,轻资产管理公司都能专业地予以配合,且在运营中发挥其效能,使得商场整体运营质量有保障。
再如,如果合同规定在被管理项目最终REITs成功发行或者项目上市,则委托方会支付除合同管理费以外的一笔专项服务费的。
等等……
这个过程委托方不能“眼红”,项目做好时看到服务费高就抠抠搜搜,以各种理由(借口)递延或折扣支付,或干脆提前解约,一了百了。
信任极难建立,尤其是与利益挂钩时!信任又是合作无间的基石,保证了在任何艰难时刻的共度时艰。
三年“口罩”,轻资产管理公司该付出怎样的努力,才使一个商场保持不关门,除受影响业态外,其余不掉铺(少掉铺),依然维持一个可以活下去的经营利润。受托方需要全心全意,将受托管理的项目当作自己开发的一样,用专业能力“征服”委托方的心。合作的本质,是让对方(委托方)获胜,而让自己(受托方)受益。
其次是利益的分配。
照道理来说,这不应该是个问题,因为双方签有合同,而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但真实的情况是,合同是用来签字的,不是用来遵守的。那种签约前花好桃好,签约后就再说了。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会毁坏合作的基础。
轻资产管理有四种模式,除了整租模式比较清晰互不牵扯之外,其余三种都比较容易引起“歧见”,如果要想“不付”(甲方不付服务费)或者“不负”(乙方不负责任)总能找到似是而非的理由。但若凡事都利益当前,则一定无法让双方都满意,也做不到让轻资产管理公司全身心付出,最终,受损的是双方。
在轻资产管理的操作方面,由于项目的归属(产权)在甲乙不同的公司,因而,总会有利益交织或者重叠的部分,这就需要以事情的本源和市场的规律来划分,有时各退一步是双赢,互不相让是双输。
当然,利益分配是比较难以平衡的,一个解决之道是,先行将轻资产管理的项目进行收购,以业主的身份进行改造,进而提升商业项目的业绩和价值,然后出售,以获取比原来高得多的收益。其实本质上是基金公司的做法,而项目只是轻资产管理的一个“变形”,也就是在一个周期内的“持有”。国内某地产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就是采用这个模式,并且取得相当好的成绩,目前一些项目还在持有经营中,有一些已经在商业升值后整体销售掉。
总之,对国内的商业地产而言,轻资产管理还是一门新的课题,还是一个只有十年左右沉淀的管理模式。过程中发生各种问题或者倾向,本质上是难免的。作为业内人士,不能轻易地否定管理输出的积极意义,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的精神看待,用专业的手法提供解决方案。
轻资产管理还远未到“倒车接人”的时刻,而是乘车人需要紧跑几步,才能跟上发展的节奏,因为你只有不断奔跑,才能留在圈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