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在业态开发上,不为当时中国的百货店热所诱惑,牢牢抓住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围绕日常生活的同时,在商品的使用功能上超前半步。仔细观察沃尔玛的非食品卖场的商品构成,你会发现它严格地在实践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美国人对生活的理解)。
即:围绕家庭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家务劳动」展开卖场布局,通过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功能(商品)来为你服务。
<家务劳动的四大主要问题>
做饭;
洗衣;
清扫;
收拾。
在汇集和筛选商品,安排商品组合重要度时,考虑以下因素:
1)优先考虑备齐做上述家务劳动的主要工具;
2)其次考虑备齐「同时使用」的工具和消耗品;
3)最后考虑备齐存放这些工具和用品的储存容器。
根据上述原则筛选、组合的商品同时,尽量使价格带(Price Zone)做窄,价格线(Price Line)做少,同时多安排最佳价格卖点(Price Point)附近的商品,通过导入许多新功能商品,在品味和用法上使你感到沃尔玛替你解决了大问题。无形中成为沃的忠实顾客。
看沃尔玛的杂货卖场,要从解决家务劳动的问题角度切入,你才会看到门道!发现沃对生活的理解和创新、乃至升华。同样的杂货卖场,依照相同角度比较家乐福卖场,你会发现家乐福在商品组合上少了沃尔玛的粗糙,多了一份细腻和时尚性。但两者绝不是追求生活的奢华。家乐福除了追求功能上的更加便捷和合理外,还注重对商品感性(时尚)的留意,同时营造生活空间,让消费者在解决家务劳动问题的同时,增加生活品位感。这恐怕就是法国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吧。
沃尔玛和家乐福如此,其他外资业态对生活又是如何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