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零售企业的飞速发展,防损工作也日益受到挑战。就中国零售行业防损工作现状来看,行业平均的非正常存货损耗率不低于销售收入的2% ,并且远高于现有企业的报表资料,因为大量 “隐蔽”性损耗数据没有进入企业报表。 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中国零售企业对损耗的定义不尽相同。在对损耗的定义中,一般都包含的内容是盗窃、运营以及流程损失,而其它如商品过期、商品变价、商检质检等损耗,并不是所有的零售企业都包含在内。对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计划在2011 年完成对于中国零售行业的损耗率定义的统一和计算方法的标准设定。 盗窃和流程损耗是损耗的主要来源。零售企业有57%的损耗源于盗窃,28%的损耗源于流程损耗(仓储损耗亦可认为是流程控制失效导致的损耗)。很多企业也日渐认识到这一问题,据资料显示,已有超过70%的企业准备改进对于公司的流程控制,降低流程损耗。而有84%的企业关注于专项盘点,这也是一种流程控制手段。 从企业内部来说,目前防损工作的严峻性体现在防损问题尚未得到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足够的关注和系统的防损培训的缺失。根据统计的数据,88%的中国零售企业将防损议题全部或部分提至董事会层面进行讨论,有13%完全没有在董事会层面对防损问题进行讨论。上述资料反映了零售企业治理层对防损问题的重视程度。相比较全球零售业的情况,没有在董事会层面进行防损讨论的比例只有6% ,中国企业的数据显示是它的两倍。对比毕马威2009 年全球零售业防损调查报告的结果,只有2%的受访企业没有指定专门的防损团队。而中国企业的数据大于它的7 倍。 在人员培训上,虽然大部分企业将防损纳入新员工的培训课程及员工行为准则/手册中,然而有35%防损人员以及43%的管理人员未得到防损培训, 说明防损培训缺失严重。在第八届中国零售业防损管理高层研讨会中也提到,“中国对防损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短板”。对比毕马威全球防损调研结果显示,国际零售企业没有防损培训的比例仅为4% ,对所有部门进行防损培训的企业比例为35%。中国零售业的防损人才培养情况令人堪忧。 另外,中国零售企业聘用第三方顾问进行防损工作比例很低,当然这也是和中国零售企业急速扩张的现状相关,企业更注重于营业额的增长,而对于防损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 结合中国零售企业防损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防损的推进和损耗降低上,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公司治理层及管理层应提高对防损工作的重视 存货防损工作对零售企业的利润水平有直接而且重大的影响,而建立高效的防损机制需要整个零售企业各个部门所有员工的参与,因此,零售企业的治理层和管理层对防损工作必须给予充分重视。除了制定防损目标,治理层与管理层应该更多关注企业防损人才和防损文化的培养,强化防损工作的问责制。 确保和提高防损部门的独立性 企业要加强流程实施的监控,确保防损部门的独立性就显得非常必要。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获得的信息来看,目前只有不到15%的企业从组织结构的设置上能确保防损部门的独立性。可以想象如果防损部门既对运营总监汇报,又监控运营流程的实施,独立性会受到很大影响。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汇报结构,才能确保和提高防损部门的独立性。 加强流程控制和改进 在与零售企业访谈中,企业已经提到希望未来重点关注和改进的流程损耗包括:收发货流程、收银流程、工作交接流程、库房管理流程。显而易见,这些流程如果得到优化改进,可以显著降低企业遭遇的盗窃比例。 此外,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盘点流程的实施。盘点是零售企业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盘点流程的建立和定期复核,独立审核与复盘对于盘点结果的可靠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加强零售企业和供货商的合作 中国零售行业的一个惯例是供货商需在和零售企业签订的合同中提供给零售企业一个固定的残损比例的货款返点,但这毕竟不是“治本”之策,损耗内部流程的诊断涉及整个流程体系,而供应链是这个完整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与供货商合作可以找到防损的机会。与供货商的合作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包装、物流、运营计划沟通、防止贪污。 现在已有一些先进的零售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开始追踪真实的损耗数据,和供货商探讨如何共同防损。毕竟,有了真实的数据,才能真正对防损工作起到指导意义,也才能真正推进降低损耗的工作,提升零售企业和供货商双方的利益。 参考最佳实践,提升防损绩效 参考最佳实践可以从对比分析公司的存货移动路线、流程设计、流程执行程度、组织结构设计这几个角度来实行,从而得出企业自身损耗产生的原因以及与领先企业之间存在差距,并由此进行下一步的方案设计来提升防损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