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与山东某百货企业的接触时,听说他们某个十几万平米的商业项目,开业之后一年多,发现商场主入口的位置当初选择的不合理,现在需要调整。
商场主入口位置的调整,远远不是封掉原来位置的大门,在新位置开一个大门那么简单,而是直接影响商场内部相关区域的品类布局,甚至完全颠覆原来顾客进入商场内部动线(行走线路)的先后顺序。
这种调整对经营的影响巨大,原来布置在商场主入口附近的主力品类和主力品牌,可能因主入口的变动,而无法最大效率的使用进入商场的客流,从而导致销售业绩下降。
听到这样的事情,人们可能更多会联想到的是最初设计的失误,但这不是我想说明的重点。因为,在参与许多百货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有些时候,百货店主入口位置的选择,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需要对周边交通、物业条件、经营策略、商品布局等要素,认真分析、仔细推敲、反复对比才能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选择和处理方法。
下面我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百货店主入口的选择和处理过程中,几点大家不太注意、却很实用的原则,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位置不一定必须在室外交通最便利的部位
上图(见图1)是北京城南某社区百货最初的建筑图纸,地处两条交叉马路的路口,位置优越。原建筑在a、b、c三个方向开5个入口,其中a区域室外交通最佳,最方便聚集两侧马路客流,所以原建筑设计选择商场主入口在a区域。
但是在实际规划过程中,我们发现:第一,a区域内部由于建筑物业限制,柱子很多,进门空间非常不好规划。第二,a区域左侧垂直电梯及疏散梯出口恰在该位置,所以该位置边店可用面积也非常小(见图2)。因此,从建筑内部的物业条件来看,该区域不适合做主入口。
最后又考虑到整个物业柱网的限制,已经商场经营面积的使用效率,我们把商场入口调整到下面的状态,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规划方案(见图3)。
案例二:数量越少经营效益越好
图4是黑龙江某高端精品百货店原建筑规划图纸,其中1是城市主要干道,人流量大;2是步行街,对面是沿街专卖店;3是小街道,客流很少。原建筑设计选择在a、b两个区域为商场设置双入口。
我们在对项目实地考察之后,发现该项目b入口区域特别僻静,未来经营过程中,从此处进入商场的客流非常少,我们分析认为:第一,该处做主入口,会影响商场内部商品陈列的连续性,分散顾客在逛商场过程中的注意力,降低对商品丰富性的体验。第二,此处做主出入口,使用性不高,并降低了商场面积的使用效率,损失了商场的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在规划过程中,保留a区域单一入口,做了如下规划方案(见图5),既有利于内部品类布局,又方便了顾客游逛,得到了甲方招商和经营团队的高度认可。
案例三:宽度一定要与商场面积的规模成比例
图6是北京西南某区域中心型百货店一层的平面图纸,单层建筑面积接近一万平米。一层分为a、b两个区域,a区(靠近主入口部位)是百货业态,约占整体面积的60%,b区是大卖场形式的生活超市。
该项目在当地已经经营多年,销售业绩很好。当我们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时,我特别惊讶的发现,如此大体量的一个项目,主入口大门的宽度只有一个柱距,柱子边对边距离7米。
当时从外面看去,根本看不出哪里是主入口,即使走到了这个入口跟前,人们也无法想象里面会有如此大的卖场空间。
商场的主入口,从外部看,它是整个商场的脸面,体现商场的整体形象和档次。更重要和实际的是,它是顾客进入商场的咽喉部位,直接影响进入商场的客流数量,对商场的销售业绩好坏产生巨大作用。
试想一下,在商场店庆或是重大节假日,几万人同时要从7米的大门先后进入商场,那将是什么样一个的场景:原本兴高采烈的顾客,在拥挤的人潮中变的烦躁,在乱哄哄的抱怨声中急急的离去。
因此,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首先就是对大门宽度的问题进行调整,做出了如下(见图7)的规划方案,直接把大门扩大到四个柱距,整体宽度达到32米。并以此为原点,对内部的品类布局和动线规划,进行了合理的组合和安排,对经营的改善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三个案例,在实际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问题,远比上面谈到的多和复杂,在此不做过多展开阐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主要想说明:百货店的主入口的选择和处理,对商场经营非常重要,经营者必须在前期规划过程中非常重视,避免再次发生商场开业后,重新调整主入口那样的事情,减少因此对给企业所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
baob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