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百货店|MALL -  贴子
1488  |  1

主题:李生:“百货+地产+金融+电商=新百货”

guxianyu

积分:14786  联商币:7442
  |   只看他 楼主
李生:“百货+地产+金融+电商=新百货”

  
  李生,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专家委员,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

  导语:在“高成本、高竞争、同质化” 的“两高一同”背景下,百货业要实现转型与创新,不仅仅是多业态全客层发展的需要,不仅仅从商品话语权的掌控上进行突破,不仅仅是以品牌为核心、以销售为体系的平台,不仅仅是获得商品的差价和品牌作为收益,更重要的是进行百货、地产、金融及电商等多业态联盟。

  多业态全客层发展是动因

  王府井百货进入购物中心这个体系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案例了,百货纷纷向超市、购物中心进军,联合超市、百货、购物中心的业态整合日益成为现代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纯粹的讲百货与购物中心之间的关联,实际上只是经营方式与面积之间的关联。传统的百货经营面积一般在三万五千平方米左右,只有这样的面积才能使百货的种类,功能得到齐全。

  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类似于这种面积的物业尤其是在市中心的物业越来越少,所以百货不得不被迫走向次商圈和新商圈,然而这些商圈一般是在人口密度不够的郊区,这就在无形之中要求百货增加更加丰富的品种,标新立异,这有这样才能良好的生存下去。换句话解释就是由以前作为商圈中的一个角色而演变成一个商圈,商店发展到商圈的过程就是百货发展到购物中心的过程。百货体现于购买品牌这一特定消费群体,而购物中心则是定向于越加全面的群体,既有中老年人的超市,又有白领中高端消费者的精品,还有儿童的游乐设施,更有全家人都可以一起参与的溜冰场、电影院等等。

  过去在一个商圈里,百货、电影院、书店等都是单独的进行经营,随着商圈的逐渐放大郊区化,只有一站式服务,全客层才能真正的打造商圈品牌。购物中心是把百货作为其内部的一个主力店,在这之外又有休闲娱乐、健身、餐饮和大卖场等全行业的整合,这样便实现了消费人群的汇集,从而在同行业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摒弃甲方次位理念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将购物中心当作百货公司来经营,将百货作为购物中心的主导来进行规划,这其实是不合理的。购物中心其实是要突破百货,站在经营商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这需要百货公司摒弃甲方的次位理念,站在业主的角度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百货公司习惯用甲方次位的严密管理方式对品牌商进行管控,而相对的购物中心更多的是整合品牌商,使其发挥更大的强势。例如上海的来福士购物中心,它本身是没有主力店的,像这种操作体系必须要站在整合的角度上来运营,对能够凝聚人气的品牌放低门槛,放宽政策,达到整体业态的一个提升。这里有三点建议希望能够使百货公司得到一个改进:一、从经营商店到经营商圈;二、从经营商品到经营功能;三、对品牌商严密的管控到商业资源的整合,让利于合作商,形成大发展。

  从掌控商品价格话语权进行突破

  百货体系最大的问题是以代销、扣点为主的经营模式问题,核心问题是企业缺少对商品价格的话语权。百货业目前进行着只管商品品类和品牌,不管品种和单品,不管库存和价格的粗放型管理,使商品的定价权由供应商来控制,从而导致商品毛利受到严重打压,净利润逐年下降,在同行业中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未来百货需要走买手百货的道路,例如日本的大型百货商店,自有采购商品已经超过了整体商品的百分之二十,买手百货可以将商品的话语权归拢于零售终端,这是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势。目前很多的连锁店例如卡连佛,其内部的LV、Burberry等品牌货物都是直接从欧洲采购,无论从款式到颜色还是从特色到价格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国外百货业,特别是欧美等国的百货经营管理模式(如自营比例很高,买手制等)难以在中国落地,其主要原因是经营水平和经营意识提升的问题,由之前不敢冒风险,享受稳定状态到真正的自主经营,亲自去接触市场,敢于在市场之中拼搏的过程。只要这个过程一结束,国外百货业便很容易在中国落地了。

  我们零售业已经经历了由量到质的转化,通过两个方面可以做好,一是“贪大求全”,这是可以运用的,在整个体系里既有奢侈品精品的,又有大众化的,可以增加消费群体。另一个是“精”的概念,无论是从年龄段还是从消费体系进行专门的打造,核心问题不在于大小,而是实现精准定位,只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坪效比较高,就是成功。

  “百货+地产+金融+电商”成为趋势

  百货业与餐饮、金融业的异业联盟,这种联盟对多方来讲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和互补。百货商场的面积大约有三到四万平方米,这个空间内实现对顾客的一站式购物,仅仅是通过商品的差异性,与众不同来进行的。而购物中心吸引顾客不单单只是依靠品牌的差异性,价格的差异性,更是通过服务的差异性来实现。餐饮就是服务差异性的一个典型,不同的风味带给顾客不同的感受,这是最容易实现差异化的。餐饮业逐步成为体现购物中心吸客能力的一个主导方向,而且随着人们对于餐饮消费理念的一个变化,大家越来越多的到餐厅进行就餐,餐饮业每年约有百分之二十的递增率,它的火爆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面在于金融业,要将现金流管理进行商品化管理,用商品和经营的角度来看金融,以零售商的现金流通过时间价值和数量价值来实现增值为主。

  关于百货企业开辟网上商城业务,我有三个方面的建议:一、电子商务的销售从销售渠道、针对人群等都不同于传统零售,零售商如果想进入这一行业最好是通过收购的方式来实现对IT现有资源的整合。二、由于目前百货企业对于商品缺少话语权,他们不能在网上体现商品的价格形象,只能是体现商品的宣传形象,最终会由厂家来主导市场。这就需要百货企业通过买断、现采和买手的方式来实现对网上商品价格的控制能力。三、对现价服务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体系,尤其是配送与售后服务方面需要加强,给人以良好的感受。

  实际上我们现在用什么渠道、方式、平台,归结为一个终点那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我们今天的百货、零售面对的是大量的80后、90后甚至是2000后。他们对商品的看法,对购买乐趣的看法,对购买过程甚至是付款的这种理解,是跟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的,他们更加务实,而且在某一种特定环境里更喜欢这种电子生活。所以我想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是必然的。今天的电子商务并不是你做了一个网站,而是有电子商务思维,更好地研究这些80后、90后他们的消费特性和特点。对品牌的理解和各种各样消费环境的理解,能够真正对顾客进行深入的分析,我想未来谁能掌握了顾客的需求,谁就是最好的零售商。

  现在购物中心也好,百货业也好,现在发展的环境就是两高一同,两高是高成本、高竞争,一同是同质化。所以在这种环境里,我们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突破发展,所以我讲了新零售、新百货的概念。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现在面对的地产环境就是房价的成本越来越高,被迫使我们必须要拥有这样的地产物业的投入,我们现在也很高兴地看到很多的零售企业正在建这样的体系,也看到像广州都存在着现在由于物业到期后,而物业成本迅速提升不能续约的问题而被迫关店。所以我们今天面临的环境,既要做零售,又要关注地产。用地产的角度去看百货如何中心化?因为今天我们看到很多购物中心,饮食也好、餐饮也好、休闲也好、娱乐也好、院线也好,总的面积是超过了40%甚至是50%的,形成这种以地产的思维来去整合商业。用商业的平台来整合顾客,形成这样的一个行业的互动和合作,这是地产。

  从金融的角度上讲,国内上有一个很大的诟病案,就是洪克隆只有36亿的销售规模,用36亿来收购了30个亿的流通金额让行业内都大跌眼镜。从百货体系来看,由于物业的独占性,所以说这种收购案,这种各种各样的金融操作是此起彼伏,而且现在很多的零售企业都涉足了中小额的贷款公司,包括把自己的一些货款来带给这些供应商,反过来又获得收益。所以总的来讲,我们面对的环境就促使了百货已经不仅仅是以品牌为核心,以销售为体系的这样一个平台,不仅仅是获得商品的差价和品牌作为收益,今天的新零售、新百货是地产加金融,再加传统百货,形成了我们的新零售、新百货,这样就形成了新的异业联盟。
  (来源:零售商学院 作者:沈奎)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