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等地品牌面包连锁店掘金乌鲁木齐 核心提示: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烘焙市场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2009年时,烘焙饼店内地实际估量达5万至7万家,并且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扩张。
最近,张长永和他的团队格外忙碌,因为多家面包店要在近期开业,他们要加班为客户们准备烘焙设备。
张长永供职于台湾新麦机械设备厂,该品牌在疆销售额从2008年的100万元,到2010年升至500万元,2011年800万元,今年可突破千万。数据背后,隐藏着上海、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外来品牌面包连锁店登陆乌鲁木齐,以及本土面包店集中布局和扩张的市场局势。
连锁面包店集中布局 11月27日9时30分,上班高峰时段,位于文化路的香颂面包店和包子店一样开始营业,前厅播放着流行音乐,服务人员从后堂搬出一箱箱烘焙出的面包和糕点,几名年轻人匆匆跑进店内,打包一个三明治或一个糕点和一杯咖啡后赶去上班……
眼前的这一幕并非个例,在小西门、友好、铁路局等商圈,随着面包新语、香榭贝蕾、香颂、麦趣尔、A里、葡萄树等连锁店的扩张,面包和糕点越来越多地走进市民生活。这些面包店运营模式大多为前厅销售后堂烘焙,现烤现卖。
在人民电影院方圆一站路的范围内,有五六家面包连锁店,其中,哈立得、心岸和A里三家店相隔不足百米,在友好集团的几个超市和商场内,新加坡的面包新语在此扎根……
曾在中山路商圈开过面包店的冯先生表示,2007年,他的单体面包店,销售蛋挞、面包、点心等,月收入可保证三五千元,从2010年开始,顾客明显越来越少,今年上半年,每月收入2000元就算不错了,他只好转让店面,转战小区。
张长永说,2004年到2007年,乌鲁木齐面包主要以单体店、超市、食品批发等方式销售,品种单一,所以烘焙设备销量不佳,到2010年,面包连锁店形成了气候。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烘焙市场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2009年时,烘焙饼店内地实际估量达5万至7万家,并且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扩张。
乌鲁木齐成入市西北试验田 “现在很多内地的烘焙市场已经饱和,乌鲁木齐发展前景广阔。”香颂西饼总经理朱汇新这么认为。
朱汇新在内地有着20年面包行业从业经验。他表示,虽然乌鲁木齐烘焙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有些高定价的产品却拥有稳定的消费群体,这些产品销量甚至超过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乌鲁木齐绝对是西北地区烘焙业试水温的最好选择。”27日,香榭贝蕾副总经理陈世华用了一个很直观的数字证明这个选择,该品牌首开店选择亚欣生活广场店庆时,40平方米店面一天的营业额3万余元,相当于内地成熟烘焙市场300平米店面的营业额。
这位普通话不太标准的台湾商人说,这说明乌鲁木齐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均不亚于内地。
陈世华说,乌鲁木齐市场稳定后,该品牌才会延伸至陕西、甘肃等其他地区。心岸面包负责人李弘刚坦言,目前,乌鲁木齐的5家心岸面包店均是2009年开设的,现在主要是将这些店面做精,同时向西北其他地区扩张。
品牌齐聚助推市场发展 香颂打算3年内开15家连锁店;香榭贝蕾的目标是5年内赶上A里在新疆15年的发展规模;面包新语计划2013年开设6家店……乌鲁木齐乃至新疆的烘焙产业还将继续扩张,但品牌的相关负责人似乎并未将竞争挂嘴边。
“更多品牌进驻市场肯定是一件好事。”在乌鲁木齐市沃德爱里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春和看来,各大品牌齐聚乌鲁木齐,可共同开拓市场,不同品牌的特点和专注点,为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
李弘刚则表示,各品牌在同一个市场生存,无形中抬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如果对自己的产品不负责任,那只会被消费者放弃,被市场淘汰。
面临“内有割据、外有夹击”的局面,本土民族品牌阿尔曼天使妈妈糕点专卖店经理哈加尔·伊斯马义很淡定。
“我们更希望和各大品牌相互学习。”哈加尔·伊斯马义反复提到这句话。
75岁的哈加尔·伊斯马义曾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学习面包、蛋糕的制作,并将其所学浓缩在了阿尔曼糕点中。她说,店里很多糕点是外来品牌的改良品,深受民族同胞喜爱,每到古尔邦节、肉孜节,阿尔曼糕点卖断货。
同样,陈世华说,他品尝过很多民族糕点,专门研究了新疆人的口味,并将孜然、辣椒等口味尝试着融合进面包当中。
(来源:新疆网 记者唐红梅 实习记者吕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