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的成功,规模经济居功至伟
咖啡在西方成为饮料已经300多年了,各地咖啡店也非常多,但是没有人想到通过开咖啡店会成为亿万富翁。但是美国人霍华德·舒尔茨却不仅想到了而且做到了,他是怎么把一个传统产业做成世界知名企业的呢?
咖啡最先起源于10世纪的埃塞俄比亚,后来传入中东,到16世纪的时候,由威尼斯商人带入意大利,经过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海外贸易于17世纪初传入英国、荷兰等其他西欧国家,并迅速成为西欧的时尚饮料。咖啡馆也随之成了人们社交、休闲的场所。因此开咖啡馆也是一种很赚钱的生意。在1675年的时候,仅英国境内就已经有3000多家咖啡馆了。英国清教徒移民北美大陆的时候,理所当然地把咖啡也带到了北美。在17世纪末,北美大陆的纽约、波士顿等地也到处都是咖啡馆。咖啡馆在西方国家中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其数量早已成千上万,无数人都尝试过开咖啡馆,也赚过钱。但是在这300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因开咖啡店而成为亿万富翁。这种局面直到1985年才被打破。
1985年,美国人霍华德·舒尔茨成立了星巴克公司的前身,在短短20多年就创造出巨大的奇迹。星巴克一周内在全球各地销售4000多万杯咖啡饮料,每月销售差不多两亿杯,以每杯3美元算,仅咖啡销售每月收入就能达到6亿美元!霍华德·舒尔茨成为拥有市值254亿美元的富翁。为什么300年来没有人做到的事,霍华德·舒尔茨却做到了呢?
从经济学上来说,星巴克成功的秘诀在于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就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特性。也就是说随着规模的扩大,每新开一家分公司,每生产一单位的新产品,其平均成本就会更低,而收益也就会越高。企业就会形成一种规模经营,以超大规模来赚取更多的利润。在很多行业中,规模经济都存在并发生着巨大的作用。
有“经营之神”美誉的台湾企业家王永庆在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台塑”)。但是由于受到台湾需求有限的制约,台塑在20世纪60年代的产量很低。当时,台塑每月仅产100吨聚氯乙烯,是世界上同类企业中规模最小的。后来,王永庆发现自己的企业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产量越低,成本就越高,结果就越打不开市场;而越打不开市场,产量就越低,结果成本就越高。他意识到,打破这个循环的关键就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于是,王永庆冒着产品积压的风险,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扩大企业规模,把聚氯乙烯产量扩大到1200吨。结果,台塑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具备了进入世界市场,以低价格与其他企业竞争的能力。可以说台塑集团的成功就是规模经济的结果。
在一定情况下,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时,其平均成本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这就是“规模经济”。亚当·斯密曾这样描述过一个针厂的生产流程: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三道不同的操作。此外,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项固定的工序。这样,制针这一完整的工作就分成了18道不同的工序。正是由于这种专业化,工厂里的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可以生产几千枚针。但如果独立工人分别工作,或许一天连一枚也造不出来。
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它所带来的规模经济,给亚当·斯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进一步指出,专业化分工所引发的生产效率的巨大提高,是由三个原因导致的:第一,增加了每个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第二,节省了从一种工作转换为另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第三,发明了许多便于工作又节省劳动时间的机器。
事实上,亚当·斯密在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在的社会经济中普遍存在。假如,人们想盖一所房子,当然可以自己去做每一件事。但是几乎没有人会做这样的决定,而是选择去找建筑商,而建筑商又雇佣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和许多专业型工人。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专业造就卓越,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商品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使企业不断地扩大。而各人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也会慢慢地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成为一种规模经营模式。
从这一点上来看,星巴克的成功,规模经济居功至伟。今天,星巴克差不多拥有13000家分店,它所雇佣的都是专业人士,所用的器具也都是非常专业化的器具。其平均成本也相当的低,所以就会遍及全球,有广大的消费群体,因此造就了仅咖啡销售每月净挣6亿美元的奇迹。当然,星巴克的成功也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比如经营理念、咖啡店址的位置、品牌形象等等,但是从成本上来说,它是规模经济取得成功的典范。
(摘自火星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