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从家居连锁卖场,到泛家居的商业地产,再到城市综合体;从专业市场开发管理者到商业地产运营商。红星、月星、同福易家丽、亿丰等家居建材行业的大鳄不满足于行业内的扩张发展,近年相继将触角伸到楼市调控中的“绿洲”商业地产领域,希望能在商业地产快速崛起的时代分得一杯羹。
2012年10月,号称中国家居第一品牌的红星·美凯龙旗下控股子公司红星地产推出了位于上海浦江镇的红星国际广场。
接力转型
2012年10月,号称中国家居第一品牌的红星·美凯龙旗下控股子公司红星地产推出了位于上海浦江镇的红星国际广场,其在天津、福州、昆明等地的多个综合体项目也同时公开,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红星国际广场这一品牌开始为业界所熟知。
红星地产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福州、昆明、常州、无锡、沈阳红星国际广场,以及成都、大连、廊坊、烟台、郑州、重庆、兰州、重庆北部新区的综合地产开发项目,除重庆北部新区项目尚在规划设计阶段没有动工之外,均为在建或正在销售过程中的项目。
上海本土家居品牌毫不示弱,集建材、家具、家电、灯饰等为一体的家居业知名品牌同福易家丽也在2012年宣布转战商业地产,在金山新城投资12亿元兴建金山首座大型综合性生活商业中心易家中心。
在第一个商业项目运作成功之后,未来希望能够做商业综合体项目。易家中心运营总监翟飚透露,第二个易家中心将会在2013年启动,选址将在嘉定或者闵行。
家居建材专业市场开发运营商上海亿丰企业(集团)也于近日推出其在上海的首个商业项目位于浦东三林的一站式体验生活中心亿丰广场,希望借此树立亿丰的商业地产品牌。
作为专业市场开发运营的大鳄,亿丰集团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26个城市投资开发了50家专业家居建材市场及城市综合体,总资产超过500亿元。此外,亿丰在杭州已经涉足住宅开发,其旗下浙江亿丰置业开发的位于杭州余杭的亿丰·蔚蓝郡项目推出以来市场反响良好,预计今年交房。
模式各异
与一般家居卖场大多采用租赁物业模式不同,红星·美凯龙的家居卖场半数为自建物业。有评论称,由于近年土地市场持续升温,红星·美凯龙商场所在地块累计升值达100多亿元。基于此,业界普遍认为,“红星·美凯龙做的是商业地产,而非家居行业。”
对此,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商场地产是家居连锁企业在扩张过程中资金积累和品牌扩张的必经之路和极佳的辅助手段。
红星地产相关负责人介绍,成立三年时间,红星地产已经布局全国,正在筹建的20余个城市综合体项目遍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大连、昆明等17个一线及重点城市,未来3-5年将会有近50个项目面市。红星地产开发突破了相对传统的单体百货Mall模式,结合体验式购物、休闲、娱乐需求,创造出了一种更符合未来消费趋势的新模式双Mall模式。
同福易家丽的首个商业项目即超过16万平方米的体量,是一座集零售百货、家居建材、中西餐饮、休闲娱乐及生活配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活商业旗舰,除了4.5万平方米的同福易家丽国际家居建材体验中心外,还将引入市郊第一座巨幕影城以及众多国内外著名品牌商家,填补了金山中高端消费商业的市场空白。
亿丰集团今年即将推出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之一是亿丰广场。项目紧临世博园址,轨交6、7、8、11号线贯串区域,交通便利,到达人民广场、陆家嘴、徐家汇均只需20分钟左右。
亿丰集团市场总监张新敏介绍,项目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9亿元,将建成集儿童早教、零售百货、餐饮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颠覆因“购物而购物”的传统商业模式,提供“一应俱全、一站消费、一步到位”的消费环境,打造上海家庭消费、休闲游乐购物新地标。
行业转折
专业市场大鳄涉足商业地产早已不是新闻。2009年底,行业巨头宜家家居正式在北京大兴和江苏无锡投资商业地产。家居行业的航母红星·美凯龙也在2009年成立了控股子公司红星地产,致力于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与整体商业运营管理,成为行业内较早试水商业地产的企业。
“中国家具业的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企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上海市家具研究所副所长许美琪在今年的松山湖中国家具论坛上表示,2012年中国家具业面临着极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国内市场由于宏观调控影响,家具业出现了萧条局面。同时,国内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原辅材料涨价,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而且面临着更多的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
翟飚坦言,家居建材行业从前的发展模式多是通过租赁形式获得土地,然后提供一个商业平台,让商家参与其中,并管理运营这个专业市场。但这样的模式已经跟不上未来商业市场的发展需求。
家居行业的租赁模式,对于租赁的店铺而言,同业竞争模式过于单一,仅靠价格竞争而没有其他的附加值,严重阻碍了未来的发展。同福易家丽董事长陈萍就希望跳出单一的专业市场模式,利用原有的优势,将目标消费和随意消费相结合,成为有品牌和品质的商业地产运营商。
角色转换
投资开发的商业地产项目逐一入市,这些家居连锁大鳄的角色也从大型家居专业卖场管理者转型为商业地产运营商。
亿丰集团的战略目标是未来五年力争年增长速度达到20%,总资产达到1000亿元。而转型商业地产,甚至是住宅开发显然是其实现此战略目标的路径之一。
世联地产商业部总经理罗昌荣指出,现在家居行业由于市场因素影响,专业市场开始的经营不断面临挑战,同时银行对于专业市场估值也没有那么高。所以要寻求更高的资产价值以及更快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向综合商业地产发展。但这方面对于这些转型企业而言,最大的考验就是商业地产项目的运营能力。从单一的品种到综合商业体的运营挑战非常大。
翟飚认为,其实专业卖场与综合体购物中心归根到底都是商业项目,但其管理方式和特征完全不同。专业卖场涵盖了一个行业从高到低所有层次的商品,其管理难度相对较大。而购物中心引进的品牌均为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商家,其自身的管理经验也给运营商带来很好的借鉴和学习。作为商业地产运营商更多考虑如何把业态更好地组合在一起,将餐饮、零售、娱乐等营业时间完全不同的业态做良好的搭配来保证整个商场的人气。
罗昌荣指出,这些原本运营专业市场的企业运营的商场要比一般的商场更大,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经营稳定。可以发现红星、月星、同福、亿丰这些做专业市场出身的企业在做商业地产时,在拿地做项目时,供应的产品量也会特别大,大多能够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所以相对会得到更好位置的土地。
二线城市隐现商业地产泡沫
商业地产以不限购的“卖点”成为投资者和企业追捧的“香饽饽”。无论是新近转行的家居巨头还是原本专注于住宅开发的房企都跃跃欲试。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商业地产对资金和运营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并且目前库存较大,存在同质竞争,贸然进入可能会有风险。
今年全国土地的高溢价均出现在商业地块中。2012年最后一天,北京通州梨园一幅住宅混合商业用地,吸引了9家企业竞争,最终以491%的高溢价率成交。
在上海,2012年6月也曾出现过商业地块成交溢价率超过400%的情况。嘉定新城D10-24商业地块以17500万元的总价成交,折合楼板价16063元/平方米,溢价率435%,成为上海今年最高溢价率的地块。
“这样的现象在2010年调控以来并不多见。”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黄河滔认为,随着二三级市场成交表现逐步回暖,部分开发商嗅到市场转向的可能性,对于土地市场投资的预期发生改变。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指出,按过去两年的平均消化量静态计算,很多二线城市商业地产的消化周期将超过15年,有的甚至达到60年,商业地产的泡沫正逐渐显现。
家居行业早些年以“做大做强”为发展模式,家居商城一个比一个大,然而如果经济不景气,这样的扩张模式将受到严重打击。
同时,家居行业在商业地产领域面临更多的竞争。在住宅调控不动摇的背景下,更多房企涌向商业地产,并推出其代表项目。
张宏伟表示,全国排名前20名的开发商均已进入商业地产,金地、保利、招商、万科等分立出专门的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公司,这些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推动未来商业地产的供应到达一个新的水平。
业界人士已开始担忧,在二线城市的部分新区,住宅项目销售遇阻,商业地产也就缺乏足够的人流和消费来支撑。不少地方的商业供应面积都严重过剩,未来一大批大型商业中心或许将面临经营困境。
(来源:地产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