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人们习惯于把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称为“老苏州”,而把坐落于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称为“洋苏州”。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4.9万元、3.1万元。
规划领先
中新合作的园区典范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
1994年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新加坡规划部门在其1994年版规划中,利用公共中心轴线、邻里中心、白地等先进规划理念,有效地指导了园区二十年来的规划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空间结构以强化苏州市东西向中心轴线概念,工业园区三期的中心均布置在这一轴线上。这条轴线起自苏州高新区中心,经过古城的心脏区,连接苏州工业园区第一、第二和第三期的中心。
在基础设施方面,借鉴新加坡“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的做法,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不仅根据社会需求大力发展酒店、旅馆、金融、商业、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而且积极兴办学校、科技馆、体育场、邻里中心、社区工作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增强区域社会服务功能。
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苏南模式、资源扩张型的苏州制造到现代服务业领衔的苏州创造。苏州工业园区不断在自我的否定与提升中占据着产业领先地位。
(来源:闽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