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平方米,年销突破1.2个亿,门店净利900万,这是物美超市在一个类似于旧厂房的简陋物业基础上改造出的一家门店——北京物美超市黄村火车站店的主要经营数据。
典型的狭长形门店布局,宽约30多米、长100多米,中间由一条主通道贯穿整个卖场,两侧各有一条次通道,从经营规模和物业装修环境方面来看,这家店在物美超市系统的北京南区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下。但是,就是这样一家看起来更像郊区店的门店,却是北京物美超市南区中盈利能力最强的。
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物美超市黄村店经营得如此成功?日前,记者走访了这家位于北京南部大兴区黄村火车站附近的物美超市。
动线设计
位于主路北侧的物美超市黄村火车站店是典型的矩形物业结构,横向长度达100多米,门店的外立面充分展示在行人的视野里,如此大大增加了行人进入门店的几率。该店共有三个出入口位置,分别位于物业的西侧、中部与东侧,出于顾客购买动线设计的考虑,位于东侧的出入口为紧急出口,平时处于关闭状态。
从西侧入口进入,在经过不四五百平方米的外租区域后进入卖场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夏季应季商品,随后是非食区域、洗涤日化、包装休闲食品、粮油冲调品、南北干货、蔬果生鲜、冷冻冷藏食品区域。收银线与出口则位于卖场的南侧中部区域,也就是说生鲜区域位于整个卖场的最里侧,这样不自觉地增加了顾客在卖场的逗留时间。
一条主通道将卖场分为南北两侧,如此设计虽然简洁明快,但也有弊端,比如不同大类商品之间的区分不明显,并不利于顾客快速寻找到所需商品。
商品接地气
大众化的小型大卖场,虽然只有3000多平方米的面积,但该店的单品数并不比七八千平方米的大卖场少多少,“在3公里的商圈内就有好几家超市,从物业硬件环境方面我们并不占优势,但周边老百姓还是更喜欢来我们店。”该店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门店想要接地气,首先商品要接地气。
下午一点多,记者正好遇上蔬果课的员工交接班,“品相不好的水果、蔬菜,该处理的及时处理,该下架的立即下架,别拿一些‘歪瓜劣枣’应付顾客。”一位领班在向晚班的员工交代着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实际上,消费者来门店购物,首先看重的就是商品的品质,商品的档次高低暂且不论,失去了应有的商品品质,恐怕价格再低也不会受到顾客的欢迎吧。
记者在走访了同一商圈内的一些门店后发现,物美超市在商品定价方面也是极力地“讨好”其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通过商品销售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在部分民生需求的畅销品方面,物美超市基本选择了比竞争对手稍低的价格策略,而在一些稍微不敏感、但销量可观的商品方面,也是物美商品高毛利较为集中的品类区。
服务接地气
“哎,小姑娘,这里面的价签纸用完了。”只见一位阿姨一边高高举着一袋约有两三斤重的西红柿,一边招呼附近正在补货的营业员,那台自助称重机是不是没纸了?
记者循着那位阿姨所指的方向才发现,这家店的蔬果区域采用的是配备专门称重员的人工操作秤台与顾客在自助称重台自主称重相结合的操作方式。“自己称重能分得清同一种商品的种类吗?”在等待营业人员安装价签纸的时间,记者与那位阿姨聊了起来,“原来用那种旧秤时还真不敢自己操作,现在这种新秤显示屏上都有商品的图片,想称什么直接把菜放秤台上点击图片就可以了,好多顾客都已经习惯用这种秤了。”没想到这位阿姨的消费习惯还挺时尚。
当值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原来蔬果区域的几个秤台都是由门店员工轮流为顾客称重,这样占用人力资源不说,操作程序还比较复杂,许多商品的编码还要能记住,使用原来的旧秤台想要顾客自己称重几乎是不可能的。
“别看我们这家店面积不算大,装修也不高大上,在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上却是走在了同行前面的。”这位员工告诉记者,比如这种秤台的使用,一方面是在引导消费者形成新的购买习惯、提升其购物体验,同时对超市来讲也是提高门店运营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途径。
(中国商报·超市周刊 记者 刘朝龙)
记者后记
当前受大环境影响,超市业整体处于低谷,也只有努力从业态创新、经营技术、购物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变,才能不断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就以自助称重台为例,在原来的消费环境下,旧式的称重设备完全能够满足门店的需要,让消费者自己称重还存在增加损耗的风险。
但是,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然不同了,消费者的素质在不断提高,他们希望能够更自主的进行购物,比如自己选购商品、自己称重,甚至自助结账。如此,其在整个购物过程中,是不被他人约束的,自然在感觉到被尊重的同时也提升了其购物体验。
从经营者方面来讲,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不仅能够在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以较少的人力满足门店的正常运转,同时也能给顾客提供一个自由购物的愉悦空间。而这,在当前已是红海的连锁零售业里,应该是一种新的市场竞争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