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设计师对设计都有自己的认知,有人把它当艺术,有人把它当手艺活,有人把它当技术,也有人把它当商业,我认同的是,当你还没有成为大师之前,设计都只是一个职业而已。商业和艺术的交杂,但是商业的部分远远大于艺术那部分,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有大量的方案供给你的客户或leader,如果刚入行的设计师没有那么多经验的积累,培养一个快速的灵感积累方法很有必要。
波顿设计尝试的最基础和行之有效方法大概有以下几个:
1.日常行业网站和素材的积累(你的创意粮仓)
这是作为一个职业设计师最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积累设计灵感的途径之一。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化,在你从事的领域里国内外有哪些网站你常去?有没有自己的网上的行业圈子?常规的素材哪里去找?摄影(设计师大多喜欢摄影)和照片分享你上哪一个?等等……
移动互联网时代让传播和分享更加的便利和迅速,可以方便的吸收同时代下全球顶尖设计师作品里的营养,也有一个同行类比,让自己知道和全球同行相比自己的差距和优势。
2.创意思维的转换(给思维来个乾坤大挪移)
有一句话基本上所有广告人都知道的:创意就是旧元素的重新组合。其实套用在设计上也一样适合,一个好设计可以套用、借鉴和置换后成为一个新的设计(乔布斯也说过,伟大的艺术家靠偷!)。
曾经有一个广告圈大佬说,他走到哪,身上都有几个移动硬盘,硬盘里几百个G的广告收藏、TVC、平面、互动媒体、户外等等的做了详尽的区分,甚至分类细分到,车类广告分为汽车,摩托,电动车等等这种程度。波顿设计建议你遇到同类别的广告创意需求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创意元素的置换。
把表现厨卫刀具的“薄”运用到“超薄手机”上,把表现汽车速度快的方式运用到快递“速递”上等等,运用好的话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创意,如果拿捏不好尺度就容易让人觉得有抄袭的嫌疑。我也经常把这个叫做“乾坤大挪移”。
3.一定量的文字阅读储备(每一个设计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最近看过乔纳森传,除了对他设计天赋的崇拜以外,还有一个关键词我格外记得清楚,那就是“设计故事”,为自己的设计找一个支点,这是一个作品诞生后灵魂的一部分。
当然这也是一个新人走到资深的过程,除了基本的设计技巧之外还有表达和阐述自己作品的能力,这需要设计师保持一定的文字阅读量。波顿设计强调是文字的阅读量,不是图片,视觉作品的阅读是基础,文字阅读的积累是升华。你的客户对你作品认可本质上就是对你阐述对作品的诠释,这也是他认为最后生成的”图片”价值。
4.熟能生巧(匠人思维)
这两年“匠人”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多了起来,尤其是设计领域,有的设计师把自己比做匠人,追求对作品的极致打磨。设计匠人的说法也不是不可以。前一段时间“Helvetica”字体之父Mike Parker去世了,一辈子只做了这一件事,为世界设计了这套最经典的字体《字体传奇》。
做好匠人不易,在细分领域里做到熟练至极,熟练到别人模仿不来。刚接触设计软件的时候总会好奇和喜欢各种效果的表现(什么投影、浮雕、渐变等等,你懂的),总缺乏在恰当的时候选用合适的效果形式。当做到各个功能和效果熟练在心的时候很容易出来好的设计,这就是熟练的艺术,思维模式需要更新,但是表现手法需要熟练,熟练再熟练,这就像学外语语感一样重要。
5.感知这个世界(感觉的设计)
设计的价值在于“感觉”的价值。聂永真有一篇文章说过,他做的设计,是感觉的设计。如果设计师能做到把感觉通过作品传递出去,首先自己应该有能力去感知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有好的,但绝大部分却不尽如人意的。感知这个世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如果你喜欢旅行,就用步伐去认识世界,如果喜欢电影,就跟着镜头感受创意。更多内容见微信shpoton
potonsheji@163.com- 该帖于 2014/8/21 13:45: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