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东方世纪消费品发展促进中心携手资讯研究机构“快消品资讯”,结合150家在沪深港交易所上市的快消品上市公司的案头研究,2月15日发布《2015中国快消品年度报告》指出,回顾2014年,行业进入缓慢增长期,相较2013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而营收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达到30.7%,相较2013年增加1.7个百分点。14.1%的企业销售持平,这一比例较上年提高了1.8%。2014年快消品企业的市场环境较为严峻。一些行业标杆企业,如娃哈哈、联合利华、康师傅、椰岛等均出现了少有的销售下滑。
在利润方面,2014年被访企业整体利润增长企业占比为47.7%,与2013年基本持平,利润下降企业占比增加至47%,利润持平企业下滑至5.3%。
根据上海市东方世纪消费品发展促进中心及《快消品》的常年产业监测显示,2014年发生在中国主要快消品资本事件共105起,数量较上年上涨14%;涉及金额1780亿元,增长42%。“2014年中国快消品10大并购”显示出中国企业加速全球资源配置的力度和速度,其中有6件是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角涉及中粮集团、光明食品、安邦保险、锦江国际和弘毅投资等“大佬”。
2014实体零售遭遇空前挑战,一些实体连锁出现了销售和利润出现下滑的局面,但连锁零售企业作为快消品主要通路的格局没有变化。据长三角领先的资讯研究机构“快消品资讯”所公布的《2014年度供应商满意度调查》显示,大润发、联华和全家是供应商认为性价比最高的大卖场、标超和便利店。
与此同时,线上购物保持高速增长。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8万亿,增长48.7%,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线上渗透率首次超过10%。在“快消品资讯”的年度供应商满意度调查中,一号店、京东商城和天猫超市是快消品企业评价较高的三大电商。
《2015中国快消品年度报告》显示:在价格预测方面近三成的被访企业高管持观望态度,他们表示产品价格的变动将主要根据行业竞争和原材料价格来进行衡量。近五成的快消品企业将会保持当前产品价格,13%的企业将会试图提升产品价格来保持利润,仅有8.7%的企业选择了降低产品价格。而2014年石油、大豆、糖等大宗原料价格持续走低,通货紧缩现象有所抬头。
展望2015前景,超过八成的被访企业高管对2015年的形势表示乐观,由于快消品的民生属性,产品的销售会有所增长。2015年销售增长幅度预计将会在20%以下的企业占比近7成,相较2014年基本持平,但其中10%以下增幅的企业占比较上年增长近10个百分点,而增幅预计在10-20%的企业占比下降10个百分点,被访企业高管对企业增长抱着谨慎态度,被访企业高管认为2015年经济大环境仍会继续低迷,销售基本持平或者有小幅增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乐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