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化妆品行业的领导企业,欧莱雅下调了高档化妆品部和活性健康化妆品部大部分进口产品的价格,涉及所有相关品牌10个,分别为兰蔻、赫莲娜、科颜氏、碧欧泉、植村秀、圣罗兰、阿玛尼、薇姿、理肤泉和修丽可。
据介绍,欧莱雅已经将下调后的产品价格沟通给分销商和零售商(包括天猫经销商),而百货商场等零售渠道的价格由零售商确定,天猫旗舰店的价格也是由经销商确定的。从6月中起,消费者就可以从品牌自己的电商平台上购买降价后的产品。
在杭州的一些商场,动作快的品牌已经讲降价落实了。比如赫莲娜,50毫升的绿宝瓶降了50元,现在标价1630元,淡斑笔由850元下调到830元。兰蔻的明星产品小黑瓶,从原价780元降到760元。
“下降的幅度并不大,5个点以内,一般是几十块。”商场人士介绍。
(钱江晚报 记者 莫利萍)
大牌们的价格魔方,里面装了啥
不管你承不承认,最近奢侈品在中国的降价风潮真的悄悄来了。
无论是香奈儿的高调,还是迪奥的悄无声息,或者是Gucci大力度的换季折扣,这些曾经高高在上并且不断调价的大牌门,现在价格都实实在在地降下来了。
相比路易威登公开表明按兵不动外,更多品牌最近在中国都暗暗降了价。再加上全球汇率波动的节骨眼上,涨涨跌跌的背后藏着各家的小算盘——比如,有些品牌会选择把欧洲价格上调,把中国价格下调,使两者间的价差缩小不少,一片太平景象。
“我们不想采取在法国提价,而在其他地方降价的调价政策。”在最近的爱马仕年度股东大会上,其首席执行官Axel Dumas说,价格应该反应生产成本,更何况Birkin包本来就是在法国当地生产的,在法国提价会增加法国客户的开支。但这个数字比起以往会非常“有节制”,比如2015年瑞士市场会有4%的提价。
其实对比几年前,大牌们你追我赶、一年涨几次价的“盛况”,如今他们显得谨慎些了。最初大牌们采用“欧洲提价,其他地区降价”的策略,来拉近差价,有“刺激消费回归中国内地市场”的目的。因为他们认为,欧洲本地人对奢侈品消费的贡献不过如此,最疯狂的还是以中国人为首的亚洲客。因此,很多品牌不惜以影响欧洲当地消费为代价,从而确保中国的销售额。
但这么做,市场未必如他们的意。香港市场就是一个明证。早几年,大牌们为拉近内地和香港的价格,提升商品在香港市场的价格,一段时间下来,一些品牌出现客户流失,最终不得不面对“本地人嫌贵”、“内地客逃跑”的局面。因而,前段时间汇率一波动,很多大牌在香港市场率先降价,比如百达翡丽最高降了22%,有些款价格甚至低过欧洲,卡地亚等也随后跟进。其实,“汇率波动”只是表因,背后是给虚高的价格挤泡沫,这也全球价格真正走向一体的必要过程。百达翡丽甚至公开表示香港降价是要“打击水货”,侧面也证明之前的价格已不被市场接受。
“很多品牌这些年价格提得太快,如今市场销售不好,降价就是大趋势。”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说。
“我几年前在欧洲买的香奈儿Classic,到手1万多元人民币,现在国内降价后3万元人民币起步,而且中国和欧洲差价已很小。现在看来,前些年买的还是值的。”一位潮人笑着说。
钱江晚报记者也做了比较,Ferragamo一双经典皮鞋,几年前国内原价3600元左右,如今基本在4500元以上。
让我们开心的是,大牌们终于低头降价了。但不乐观的是,多年积累的泡沫去得可没那么快。
有一位品牌高层私下表示:“前些年疯狂涨价,总要还的”。现在尴尬的局面是不降价纳不到新客,但降价对品牌价值的伤害很大,降得太狠,会影响20%的核心消费群(80%的销售来自他们)。因而,最受欢迎的做法可能是,新品上市时直接调低售价,或替代一批老款,减少对比,这样温和些,同时稳住老客的心情。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成熟后必须会带来奢侈品价格的回归,因为需求决定价格。跨境电商发展会让全球的差价缩小,中国市场作为“高价区”会逐渐感受到变化。
(钱江晚报 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