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食品杂货零售业呈现五个趋势:
一、本地化的货架图和商品配置越来越明显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度,不同地域的人口和种族结构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不同区域根据人口种族特征,对门店商品进行不同的配置越来越受到零售商的重视。除了选品之外,不同区域在商品价格、促销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以沃尔玛为例,该公司将自己的商品拆分成几百个单元,根据不同的区域进行个性化的配置。
二、全渠道普遍被食品杂货零售企业所重视
根据RSI提供的数据,2014年1600多家涉足网上销售的食品杂货的企业,在线上销售了约80亿美元,大概占全美该品类销售额的2%。对于这些涉足线上销售的企业而言,他们通过电商吸收了新的顾客群体,并且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能做到针对个人的商品促销方案。但是这些企业面临的挑战同样明显:比如不能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面临渠道和产品被蚕食的风险,以及在库存管理上面临挑战。
三、传统促销手段全面下降
更多销售渠道的出现使得食品杂货品类企业的价格竞争更加激烈。由于消费者有更多低价选择,因此,尽管价格促销仍然是吸引客流到店的主要手段,但效果已大不如前。除了上述提及的渠道增加的因素之外,在供应链环节对于促销商品不准确的销售预测导致的缺货、门店每周大量的手工表单制作也降低了促销的效果。
四、食品杂货类企业探讨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为强化企业竞争力,不少食品杂货类企业对会员开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购物体验。Safeway为自己会员定期采买的单品提供优惠券;亚马逊为顾客提供一对一的商品推介服务;阿霍德在会员中积极推行线上购买线下自提的方式,并拉大会员价和非会员价之间的差距,让消费者成为会员,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必须指出的是,消费者也越来越乐意接受这种个性化的促销和沟通方式。当处理信息和收集信息的成本大幅下降时,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和洞察顾客,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始普遍被零售企业所接受。
五、传统销售渠道缓慢发生变化
预计从2012年到2017年,超市业态在食品杂货类销售的占比将从2012年的39.8%下降到2017年的36.5%,而便利店、仓储会员店、药店和一元店在食品杂货类的销售占比将缓慢提升。传统超市要保持市场份额,必须在发展更小的业态、自有品牌,开发新品类挖掘本地顾客忠诚度等方面下功夫。美国食品杂货行业的其他趋势还包括:不同的业态之间融合,界线变得更小;供应链的整合比较集中,企业进行全球化采购;电商和自有品牌处于提升状态。
2美国食品杂货企业全渠道发展情况
一、消费者采用更多渠道,零售商积极应对
IGD的数据表明:2014年,在食品杂货的销售方面,58%消费者采用4个以上渠道购物,而预计2015年有72%的消费者采用4个以上的渠道消费。消费者平均采用的购物渠道从2014年的人均3.9个,增加到2016-2017年的人均4.9个。在发达国家,新渠道带来的销售增长非常明显。便利店、折扣店、线上购物是三个主要增长点,而传统渠道如小型超市、标准超市、大卖场的市场份额相对下降。总体而言,美国零售商比供应商更重视多渠道,70%的零售商表示多渠道将是企业的长期战略,而供应商则只有45%。企业中销售额在5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对全渠道普遍比较重视。参与调查的企业中,一半的零售商由独立部门进行全渠道工作。总体而言零售商是投资角度看待全渠道,而供应商是看能带来多少回报的角度。
二、传统企业和纯电商企业发展线上业务各有优势
尽管受到很多挑战,超市运营商还是被全渠道业务的快速增长所吸引。美国的传统零售企业也在不停摸索如何发展电商业务。目前美国线上食品杂货类销售的前三名企业分别是沃尔玛、阿霍德和SAFEWAY,推动线上快速发展的因素来自便利、技术和规模效应的体现。传统零售企业逐步意识到,企业的持续增长也有赖于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和持续创新。和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在食品杂货类的电商没有一家独大的现象,而且目前都处于培育期,处于亏损且竞争激烈的状态。比如亚马逊推出79美元一年免费送,沃尔玛则推出50美元全年免费配送的计划,亚马逊推生鲜送达,沃尔玛则推动每个门店都可以配送商品。
三、新技术、新模式助力电商发展
另外,新技术的涌现使得亚马逊、Instacart和Uber这样的公司在美国的大城市可以实现一小时送货到门,而这些正填补了传统线上企业服务上的空白。Whole foods 和Instacart合作,每周能实现销售150万美元。考虑到部分消费者时间有限,缺乏购物的时间,新型电商可以帮助消费者在门店购买商品。具体方式为消费者在网上下单,Instacart帮助其去商品采买,加3%的服务费。Uber在美国也已经开展类似的业务。Kroger’s通过收购Harris Teeter,Safeway通过与Albertsons’合并,使得自身具备规模优势和线上销售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可以预期,阿霍德的生鲜直投,亚马逊的生鲜业务以及Fresh Direct等将持续扩张,并在大城市占据主导地位。
沃尔玛近年在线上销售和大数据方面的投入也非常巨大,并一直在测试门店自提和送货到门两种模式。预计到2017年,沃尔玛线上销售的食品杂货类商品将占总销售额的6%。亚马逊也开始强化送货到门服务。亚马逊生鲜业务已经开始走出西雅图,在洛杉矶开展业务;同时,亚马逊从旧金山开始,陆续在20个城市(包括境外)建设自己的食品杂货类产品的配送中心;亚马逊在研发更经济的配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同时配送食品和非食品类商品。
四、谷歌开始进入电商领域
此次在美国考察,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发现谷歌也在积极进军电商领域。为提升手机消费者使用谷歌产品的频率,并获得更多的平台用户,谷歌从2014年8月开始推出shopping express,谷歌在后台和实体零售店对接,消费者通过谷歌的页面购买商品。谷歌可以帮助没有时间购物的消费者就近选则零售商,帮助其到店购买产品并配送到家,谷歌为此也推出使用前6个月配送免费的、采用谷歌电商购物获得10元优惠的活动来吸引消费者。目前在旧金山湾区,谷歌可以做到接到消费者订单两个小时后,将商品送货到顾客家里。
这让作者想到了前段时间网上的一张照片,教皇十年前的讲话台下听众整齐坐在一起倾听,而十年后的今天台下80%的听众拿起了手机在进行拍照并上传到社交网站。在消费者使用习惯和购物行为发生巨变的今天,即便是谷歌这样的巨头,也不愿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消费者远离,他们也希望通过电商等一些新的手段避免让自己变成可有可无的选择。
据谷歌电商部门的高管介绍,作为企业的战略业务,电商板块短期没有盈利目标,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保持客户对公司的黏度。而谷歌也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和搜索能力,通过采集客户的需求,迅速找到附近商圈的商家,提供客户需要的商品,并统一配送给客户。
谷歌具体做法如下:谷歌通过客户的注册信息,以及通过谷歌购物所记录的家庭地址,帮助顾客智能化选择周边商圈的产品,顾客在网上预订后,谷歌代为购买并配送至顾客指定的地址。谷歌为方便顾客,不让最初在网上生成的订单成为最终的合约,如果出现门店商品缺货,可以给客户办理取消订单。在谷歌电商购物,退换货也非常简单,如果消费者不满意,一定金额以内的商品或者一些回收不能再次销售商品,谷歌会直接退款给客户。
对于谷歌来说,其利润主要来源于客户支付物流费用和代购买的零售商支付的一定购物额度的返点。其零售业务目前的配送是和第三方物流合作,谷歌自己的优势在于自动搜索周边商圈,并为顾客提供服务的高效响应。据谷歌电商负责人介绍,开始实施电商业务时,线下的零售商参与并不积极,但是随着运行的成熟,越来越多零售商开始成为合作伙伴加入购物网点。目前谷歌的电商部门服务美国5个州。谷歌很清楚,其线上零售部门的核心是通过给客户好的购物体验,为公司带来价值。谷歌认为未来企业的价值在于充分连接人,并与更多人进行更有宽度和深度的互动。
(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旗下《连锁》期刊 作者彭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