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将目光投向了商业地产。
8月19日,协信地产上海地产总经理徐蓉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住宅业起家的协信正转向商业地产,其已经在全国布局了数个大型购物中心项目,到今年年底,其上海第一个购物中心即将开业,到2020年,协信拟扩张至20家购物中心。
协信集团于1994年6月创立于重庆,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大型企业集团,主打住宅地产。日前,协信专门成立了商业地产集团,此举标志着协信将加码商业地产投资。
“虽然目前中国很多地方人均商业面积已达4平方米,远超国外普遍的人均2.5平方米的商业面积。但把握未来的消费趋势,不断的升级换代并且多元化发展是购物中心生存下来的关键。星光系购物中心是协信集团商业体系中的高端产品。目前协信在全国已经有数个购物中心项目,主要分布在重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2月,我们预计在上海的协信星光广场购物中心即将开业,上海协信星光广场定位于精致时尚的购物中心,填补北上海空白区域,服务于区域内的白领和中高端住宅区消费人群。”徐蓉告诉记者。
据悉,上海协信星光广场购物中心3公里辐射范围内目前已有小区203个,居民人口60.3万,具备巨大的消费潜力,总建面为30万㎡。“目前已经开始招商,我们预计到开业时可以招到85%的品牌。而且我们会在各个业态都招揽最为顶级的牌子,比如电影院我们会与百丽宫合作。”徐蓉透露。
世邦魏理仕发布《购物中心建设:全球最活跃城市》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年至2016年间,上海和成都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分别达330万平方米和320万平方米,分别位列全球城市第一和第二。
本报记者注意到,正是由于商业地产项目太多,且电商冲击巨大,目前购物中心的招商和业态转型都面临挑战。
对此,徐蓉坦言,目前很多奢侈品牌都收缩战线,的确在整体市场上都招商不易,而快时尚也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
“互联网改变了零售业的消费模式,在零售业规模飞速增长的同时,电商的崛起打破了地域界限,让消费者随时随地能够买到标准化的产品,导致消费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但是实体商业完全可以学习借鉴电商的优势,突破原有的商业模式,通过运营管理、品牌活动提高消费者的黏度,增加消费者来购物中的频率。我们把业态和主力店做调整,更多突出我们体验、娱乐等业态。增加客户粘性和在商场内的停留时间。以往包括服饰等在内的零售业态会在整个购物中心占比70%~80%以上,但上海协信星光广场的零售占比只有46%,我们把餐饮的占比提升到30%,有6500平方米的垂直儿童业态,且对以往被忽略的生活服务业态做了布局,占比达到10%。另外KTV和精品超市各占4%,电影院占比6%。通过业态重新布局和招商,希望做到与同业者差异化竞争。”徐蓉透露。
(第一财经日报 乐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