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店备战“双11”
核心提示:中国零售业或将诞生一个新的奇迹:11月11日,国内的电商寡头、近千家实体商企,将在国内330余个城市上演一场“万店互伐”。
这是近一周来,电商与实体两大阵营相继释放出的明确信号。
在消费者看来,“双11”不过是每年一次“意外”的购物狂欢;但对于零售业,它却是不折不扣的零和游戏。也许你不相信,两大阵营这么玩命,只为得到如你我这些普通消费者一张完整的“数据画像”。
“18万店PK10万店”,电商与实体商企为“双11”都拼了
只有在中国,西方的“光棍节”(11.11)才算得上大放异彩。
就如在上周,全国各类型零售商都在忙于发布今年“双11”的备战信息,如犬牙交错般紧凑。
先是13日,阿里巴巴在杭州放了一个大礼花:中国的“双11”购物狂欢节,将正式登陆欧美市场。而当日举行的“全球化‘双11’发布会”,到访的39国驻华使节以及国际大牌供应商一同站台,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赚足了面子。
但事实上,阿里“放大招”却是19日的北京发布会:“阿里苏”联合体即将首战,代号“平京行动”。
“阿里苏”为何是一枚核弹?
其原因是,“阿里流量”+“苏宁物流及售后”一旦兼容合作,不仅在电商业具备了绝对领先的规模化优势,更彻底解决了全渠道(线上+线下)控制力。
“阿里苏”希望成为所有地面商店的超级服务器。哪怕它是一碗烩面,也能为消费者发现、送到家。
“今年‘双11’,将是一次数字经济和实体商业充分融合的‘试验田’。”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零售事业群总裁张建锋称,此次活动,已集聚了汽车、家装、百货、美妆、航旅酒店等十大类,将在全国330个城市、18万家门店(郑州参与门店约2100家)与消费者互联。
行业老大和老三组团来京“踢馆”,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很清楚,这绝不是为了抢几个顾客,而是以全渠道的规模优势豪夺全国供应链。而一旦供应商、地面商家大面积倒向“阿里苏”,无疑将对京东形成“压倒”之势。
正因如此,10月17日,刘强东与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挽手出镜,宣布两家公司将带有社交属性和购物属性的数据全面打通,并拿出最强资源和产品打造名为“品商”的创新模式生意平台,为品牌商与地面服务商提供新一代“互联网+”解决方案。
谁承料想,“阿里苏”与“京+腾”两大电商运势决战,仅是今年“双11”开局戏第一个逗号。这是因为,传统零售商势力“准时”登场了。
10月15日,国内百余家商企在西安集结,达成了一项名为“莲荷行动”倡议,开启“2015中国购物节”,这项活动由联商网、银泰商业、大商集团、王府井集团、世纪金花、银座集团、天虹商场、商之都、兴隆大家庭、大润发、步步高、家家悦、华地国际、邯郸阳光集团、五星电器、乐语通讯、乐城超市等17家企业联合发起。其计划,各参与企业将以统一行动、统一形象,展开“司庆”级促销规模(最高级商品促销),在“双11”期间向电商阵营“回敬厚礼”。这其中,大商、大润发、王府井及河南本土商企在现场宣布“参战”。而从参与商企的数量、结构看,已覆盖百货、超市、3C、家居、购物中心、专业店等所有零售业态。
这当然充满了预谋。如乐语通讯副总裁朱伟的阐述很直白,“莲荷行动”的主旨,就是要向全国消费者证明实体商店存在的价值。联商网董事长庞小伟称,活动发起方已向国内至少500家连锁零售企业发起邀约,预计将有超过10万家门店参与。
也就是说,今年“双11”,不仅是4个电商、500传统商企在“秀肌肉”,更将诞生一次史无前例的全国地面商家大混战:18万电商扶持门店“对打”10万传统商企门店,这将是一个万箭齐发、纵横捭阖的大场景。
“互联网+门店”,中国零售业“新标配”已筑底
中国零售业的竞争态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这是因为,2014年前的“双11”,国内电商业与实体零售商间的竞争状态,是“空对地”的竞争。而今,它却迅速升级为O2O模式的全渠道竞争。也就是说,驾驭“线上+线下”双渠道,已客观成为了每个市场竞争主体的标配。
这种大跨度的变革当然有其清晰的起点、脉络与紧促节奏。
2009年,苏宁电器推出苏宁易购平台,即打响了国内零售业“全渠道”竞争的第一枪。但那时,网购经济的热潮如日中天,实体店的存在价值却被严重低估。而为了让两种渠道不相残,苏宁也付出了高昂的“探路”成本。这包括“去电器化”、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加大物流体系投资,乃至最终所呈现的苏宁云商。
中国传统零售业老大苏宁的变局雄心,激发了同业者效法。但关键性的转折出现在2012年“双11”后,电商们一改“完胜论”的霸气,突然向实体零售商传情送媚了。先有腾讯“牵手”王府井,后有京东“扶持”山西唐久便利店,尤其是2014年3月,阿里入股银泰后,似将“电商寻找实体‘依附’”的风向表达得更为清晰。
这却让实体零售商看到了电商公司的“天花板”:“烧钱”扩规模,为上市“造卫星”,纯粹的网上卖点逼近枯竭。
由此,中国零售业也迅速开启了一轮“触网基建”的大高潮。据联商网统计,截至2014年末,国内有88家传统商企投建电商平台。这包括万达、大润发、鄂武商、步步高、大商等10多家上市公司,以及洛阳大张、巩义金好来这些河南的区域性小霸主,仿如千舟竞发。
另需看到,电商寡头对线下的渗透也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力。如在今年,阿里全资收购银泰、与苏宁“溶血”,京东入股永辉、渗入上海联华,在全球零售业都称得上是爆炸事件。
精彩尚不止如此,电商以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在线地图为主要工具,使得它们找到了与线下实体店更轻盈的链接方式。如在上海便利店业,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经过数轮“补贴大战”,成功说服顾客改用手机支付购物。
“时下中国零售业的O2O变局,是一次对行业商业模式、综合竞争力的‘再升级’。”河南厚朴电子商务创始人高尔博称,任何形式的零售业竞争,都跳不出“客源、货源”两个维度。所以,O2O变局的本质,是零售商甩脱“二房东”角色,回归零售业经营好商品的本质。
“大神打架”讨好消费者,终究是为获取消费者“数据画像”
中国“双11”今日之规模,足以震惊全球零售业。
因为,这个毫无人气的日子,却在中国诞生出超级购物节,并成为中国零售商标准化输出的载体;这个纯粹的电商促销日,竟在短短6年,持续蔓延、发散成为中国零售业最宏大的“较量场”;为了这个日子,中国零售商要贴补几百亿“讨好”消费者,哪怕是“融资、烧钱、吐血”,也要争得消费者对它多看一眼……
事实上,令国际零售商叹为观止的,不是中国公司为讨好消费者“烧钱”多么玩命,而是他们正试图主导全球零售业新一轮技术与商业模式变革。
“进入2015年,传统商企对电商最大的担忧是什么。”步步高集团云猴数据CEO杨军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抛出此问,是为了释放他的答案是:一旦电商进入传统渠道,拿到传统零售商顾客线下消费的数据,将为传统商企带给灾难性的后果。
之所以这么说,是杨军认为,2013年,当电商行业完成行业地位竞争后,与实体零售商形成了“高垒对弈”:电商缺失线下体验场,实体商企难驾驭互联网工具,于是两阵营形成了竞争僵局。
但这一切,却由2015年再度发生逆转。以阿里巴巴全盘接手银泰、与苏宁溶血,京东入股永辉超市为典型标志,如今国内电商三寡头都客观形成了O2O混合体,形成了线下线上“通吃”的态势。而此时,国内传统商企自建互联网平台却是初出茅庐,尚未找到“双线”兼容发展的路径。
“无论是电商还是传统商企,今天都只为了消费者一张完整的‘数据画像’。”杨军称,这就是热闹的“双11”背后,在零售业残酷而冰冷的利益角逐。
如何理解这张“数据画像”?
杨军举例,2013年,国内电商基本做到了对网民“在线消费”行为进行数据画像。如一网购族,在网站浏览过什么价位的手机、每月什么时间为手机充值,电商都能做到相应商品或服务精准推送。但那时,它无法做到出售一碗热腾腾的烩面。然而,2014年后,电商公司通过不断挖掘线下实体店资源,形成“互联网+实体店+物流自配”模式,迅速突破了在线贩售非标准商品或线下服务的瓶颈。
“如某电商成为河南最大的‘烩面爱好者’数据中心,那么,所有实体面馆不该对它‘臣服’吗?”杨军希望以此说明,一张完整的消费者“数据画像”,等于消费者全天候的需求会被了如指掌。那时,实体商家或供应商的客源基础,也会就此旁落他人。
综上所述,“大数据”竞争并非是一场技术流们的“务虚探讨”,而是借助今年的“双11”登上了行业竞争的最前台。
就如在腾讯与京东“品店”服务推介会上,马化腾向供应商举例,“刘强东喜欢收腰的零号西装。因为我知道他的大数据。”
正因如此,2015年“双11”的背后,暗藏着中国零售业在技术与竞争维度上的二次深化,同时,波澜壮阔的市场竞争格局、面貌,也令消费者史无前例获得了行业主宰的资格。所以,“你我在何处下单,真的很重要”。
(大河报 记者杨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