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与友人聊及中小百货业的生存与转型问题,双方感悟、共鸣颇多。网上稍稍一搜,触目所及,“寒冬”、“谋杀”、“末日”、“灾难”、“后百货时代”等字样跃然屏端,行业内外一片泄气之声。笔者也不揣简陋,铺陈数点,求教各方。
其一、何谓中小百货业?从业务层面,如何对其进行界定?笔者认为,撇开其具体的业态特征,最核心的判别指标即为营业面积,一般而论,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3万平方米之间的,均可纳入其行业范围。低于1万方的,以专业商店为主;高于3万方的,则纳入到大型百货业范围。
其二、“计划经济时代的生活资料配给站、市场经济时代的负资产”,我感到,这是对中小百货业前世今生的最为贴切注脚。在以“行政化配置、实物化供给”为特征计划经济的商业网点布局中,设置什么样规模的商店?商店与商店之间如何配套?营造怎样的商圈、卖什么?卖给谁?这些都是各级政府商业管理部门根据属地居民的消费规模、消费水平、消费档次严格测算而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百货业(店)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个定位明晰的居民生活资料配给站点,与大型百货业的区别,仅仅是经营规模大小的差别而已。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计划经济时代的垂直供货链被多元化、扁平化的商品采供货渠道所打破,外贸经营权放开、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后,这种供货渠道多元化、扁平化的趋势则更为明显。电商冲击来临之前,由于中小百货业基本都处于商业中心、社区中心,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区位优势明显,靠区位、地段的级差优势,按照传统百货店的楼层业种布局招商,采用与品牌企业联营或卖场吃扣点方式经营,这种状况延续数年。也就是说,这些中小百货业依托区位优势、地点优势,采购什么、卖出什么,统统由招商进入的品牌企业负责,本身不承担经营的责任。长此以往,其自身的经营能力必然丧失。近些年来,电商的异军突起,更是使这种纯购物类的实体店交易受到极大冲击,几项夹击,中小百货业的前景堪忧也就不足为怪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百货业已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负资产”当不为过。
其三、这个产业群体、业态,市场能认可的优势还有哪些?稍稍梳理一下,不难发现,第一、商贸企业最核心货源的品种优势、价格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第二、经营能力、服务意识与水平,因长期靠吃地段、“朝南坐”式经营至今,从总体上讲,也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第三、营业面积、营业布局、装潢类型基本定格于纯购物式的格局,引进体验式商业,空间资源难以满足;第四、在购物的互动、便捷性方面,更是没法与电商竞争;第五、区位优势、地段优势仍然明显。
其四、从市场竞争法则来看,一种商业业态的存续与消亡,都是市场机制使然。从构成该业态的基本要素来看,除了区位优势、地段优势仍然存在外,中小百货业赖以生存的软性要素已经逐步丧失(在海外代购发达、电商消费发展迅速的大城市更是如此)。
因此,笔者认为,中小百货业未来转型之路有这么几条可供选择:
1、从百货业演变为单一品类的实体店,将该品类做深、做透、做出特色;
2、大型电商平台的O2O实体体验或货物集散站点;
3、海外商品采供专业商店;
4、加入其它大型商业连锁集团,被其收购;
5、纳入政府改造规划,用于商业地产开发。
(作者: 任健,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