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商业地产 -  贴子
1686  |  1

主题:上海商业地产将迎巨变!所有开发商在劫难逃?

诸振家

积分:80902  联商币:37873
  |   只看他 楼主
上海商业地产将迎巨变!所有开发商在劫难逃?

  搜铺网消息:波诡云谲的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又被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根据上海市规土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土地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实施意见》显示,为了继续优化上海土地和住房供应结构,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在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住房供应比例,中心城区不低于70%,郊区不低于60%。简单来说,就是上海将重拾7090政策,而这无疑将给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带来惊天大变。

第一,商业规定高持有比例

公告内容显示:“鼓励开发企业持有商业、办公楼持续经营。本市新增商业办公用地,相关区县政府要在出让条件中明确商业、办公物业的持有要求,一般地区商业物业的持有比例为不低于80%、办公物业为不低于40%,且持有年限不低于10年;近阶段商业办公楼宇供应较大的区域,商业物业的持有比例提高到100%,办公物业持有比例不低于60%或100%,持有年限不低于10年或长期持有”。

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路开发商们如果想要继续在上海拿地开发商业项目,必须具备过硬的商业运营能力,而分割销售也将变成几乎不可能。

从商业项目招商及运营方面来看,由于目前上海商业地产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2015年商业项目开业数量以26个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海量的供应导致市场空置率上升,租金却仍以缓慢上涨趋势为主。且迫于品牌资源有限,原准备在2015年开业的15-20家项目或不得不延期至2016年开业。

但随着政府对开发商长期持有商业物业的“硬性”要求确定,一方面将帮助开发商去库存,解决当前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库存量偏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将促使进驻上海攻城略地的开发商们摒弃心浮气躁、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转而精细打磨电商时代下实体商场的核心价值。

与此同时,由于大型开发商有钱小型开发商有运营创新能力(或者大型开发商兼具资金、运营能力),商业地产企业抱团拿地(或者土地市场被少数几个大型开发商垄断)的现象将成为上海商业地产市场新趋势。

第二,小户型增加人口密度 提升商业客流

公告内容显示:“优化住房用地供应结构,增加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供应。进一步加大商品住房用地的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比例,中心城区不低于70%,郊区不低于60%(部分供需矛盾较突出区域,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比例提高到70%);保障性住房用地中中小套型住房的供应比例,中心城区为100%,郊区不低于80%以上。”

这意味在相同土地产出的前提下,户型单套面积压缩将使城市住宅的供应套数增多,而单位区域内的人口聚集度也会更多。这似乎已经很明显,上海政府正在做一件事情:增加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

而当单一区域内人口数量增多(即人口密度增加),该区域内商业项目所能分享的客流也将增多,这对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来讲,可谓是一大利好。

众所周知,提升核心区域居住密度的方式是提升土地容积率。香港为什么单位人口密度可以这么高,核心就是项目的住宅土地出让都是高容积率的,5-6的容积率在香港非常的常见。而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筒子楼就是高容积率背景下的产物。而目前中国所有的住宅用地,容积率基本只有2-2.5左右,换句话来说,同样一块地,能住的人是别人的一半,这样人口密度当然聚集不起来。如今,上海发布政策,欲通过小户型增加人口密度,可谓也是在向香港学习。

第三,完整路网激发城市活力 联动各级商圈 

公告内容显示,“鼓励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社区开发模式,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中心城、郊区的覆盖范围分别为600米、1500米)商品住房用地的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比例提高到80%以上,以实现城市组团式紧凑开发,形成居住、工作、商业、文化等功能的有机协调。”

另在同期,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中国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打通各类‘断头路’,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科学、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提高道路安全性。”

又要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进行社区开发,又要推广街区制。这看似是在复制欧美国家的城市街区布局形态。

从目前整个中国、整个上海来看,相较于欧美国家等多个个性城市的小尺度街区、细密路网的形态,中国城市街区地块的路网结构多是树枝状,这种结构的城市是一种方便管理的封闭城市,与我国古代的政治统治有密切关系,但同时也是对城市土地经济价值的忽视,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出行距离长;过街困难,导致“中国式”过马路问题频发;公交车等城市公交资源渗透力弱,覆盖率难以提高。

总结而言,目前我国的街区模式路网可达性极低,这在当前社会,城市功能结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等发生巨变的现状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和居民日常出行需求。

复制欧美国家的城市街区布局形态,或可通过不同宽窄街区马路解决社区住宅联通问题,提升城市街区活力、提高容积率,从而增加相对地块的客流量,解决过马路难题,增加商铺活力。但若要运用到实地却很难说,因为人的收入水平如果没有上升,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也就不同。

目前,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地标城市,已经率先实践。各个区政府均在自己区域内的主打商圈里,打造了形式各样的连廊。诸如陆家嘴商圈的世纪连廊不仅能缓解陆家嘴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起到人车分流的作用,同时连廊还成为观赏陆家嘴景观的绝佳平台;五角场的地下连廊也对五角场商圈的迅速形成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以及普陀中环、南京西路、曹家渡、徐家汇、中山公园、大宁、南方商城商圈都在纷纷规划建设空中连廊,欲通过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

且这些连廊与上个世纪国内流行的天桥大有不同,不仅有扶梯、电梯、遮阳设施,还更具人性化的配套绿化带、坐椅等。

第四,社区底商或将风行

另有观点认为,目前中国市场上有大量囤积的地块被闲置,但最让开发商头疼的不是住宅问题,而是商业。因为商业如果没有运营,几乎百分之百都是死的。而且中国式开发商对于商业,无论是集中性商业还是统一运营的商业都比较难操作,能玩好的基本只有沿街商业,因为最简单、最不费力,只要保证这条街有人流,做沿街商业多半没有问题。

所以,政府推行“窄马路、密路网”政策,无疑是把社区内部道路变成市政道路,这会让一个小区平白无故多了很多的沿街展示面,也会增加更多的社区底商。似乎不难想象,如果这个政策执行到位,未来大量的二三线小区一层全部都会变成底商。

附:上海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土地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实施意见》

(搜铺网独家整理报道;转载引用请务必注明出处!)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