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信息化管理 -  贴子
10869  |  1

主题:双11前 有人发了这组《中国电商发展观察报告》

圆圈不圆

积分:5682  联商币:2840
  |   只看他 楼主
双11前 有人发了这组《中国电商发展观察报告》

◆ 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同时,假货、税收争议等也为未来发展带来隐忧

◆ “双十一”来临之际,新华社连续两天播发稿,推出《中国电商发展观察报告》系列文章,包括:

中国电商如何实现品质化发展?

电商“负面标签”怎么消除?

小电商很无奈:拼低价,还是比品质?

未来,电子商务将发生怎样的变革?

◆ 电商产业步入增速放缓、格局相对固化、竞争显著加剧的瓶颈期与转型期,“放水养鱼”已然解决不了生态难题,亟须监管的到位喝服务能力的升级

◆ “剁手族”趋于理性,未来电商之路在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品质消费

电商调查一:

中国电商如何实现品质化发展?

记者|王敏、王攀、郭宇靖、高亢

参与采写|高博、于佳欣、张璇、韦慧、任玮、高敬、刘硕、赵文君、张志龙

“双11”是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我国社会零售品消费市场“电商化”比重首度超过10%;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21.8万亿元,连续5年年均增长超过35%。

虽然电子商务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近年电商从交易额、增长率、占社会总零售额比例等方面均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商大国。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假货、低价、税收、诚信、监管等问题,开始逐渐困扰行业发展。

迅速成长的电商行业,如何步入品质发展的良性轨道?中国电商市场秩序目前怎样?新华社记者分别赴北京、浙江、广东、河北、山东等多地调研,广泛走访电商平台、制造与零售业企业、消费者与专家学者,发回电商大国的观察报告。

电商步入“品质提升”关键期——

这张不断拓展的电商大网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迎来行业发展的“拐点”

11月10日10时,遍布中国60多个城市的家乐福超市将同时启动这家跨国零售巨头首次大规模“双11”促销行动。在之后的36个小时内,所有这些卖场不仅通宵营业,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现场和网络购物方式以最低5折起的价格订购23大类商品。

让家乐福做如此改变的,是中国如火如荼的电商市场。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这家跨国巨头在华运行电商业务的城市将从4个增加到7个。

这段时间,从淘宝到京东,从唯品会到苏宁,中国主要电商平台和数以万计的品牌企业、零售机构都已经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做好了新一轮网购大战的准备。

2015年,仅天猫在11月11日当天就创下912亿元成交额和4.67亿件快递订单。中国快递协会、菜鸟网络预计认为,今年“双11”期间,各项网络购物数据将会再度被大幅刷新,快递全行业业务量或将达到10.5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

11月2日,山东滕州一快递公司的扫描员在对快件称重扫描。新华社发(宋海存摄)

在海量奔涌的快递包裹和无所不至的物流体系背后,是中国电商产业近乎“爆炸”式的发展节奏。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超过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全国网上零售额则同比增长26.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1%,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近15个百分点。

——这是一张囊括经济各领域、全链条的商贸大网。

作为新型商贸活动,电商已广泛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生产、流通和生活等各个领域。海尔集团就提出“不触网,就死亡”的宣言。

10月28日,在沭阳县新河镇大营村,76岁的单玉佩通过电脑跟自家网店的顾客谈生意。

广州商委副主任林国强说,作为全国商业重镇,电子商务已经覆盖了广州所有行业,“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大宗商品的在线撮合交易,电商都扮演重要角色”;在刚刚闭幕的第120届广交会上,“广交会电商采购商APP”足足覆盖了2万多家中国参展企业的16万种商品,广交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李晓滨说,这意味着几乎每一款参展的“中国制造”都能通过移动终端出售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这是一张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竞争力的发展大网。

电子商务将网络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相结合,极大提升了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生产模式的变革。

在佛山,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将旧工厂改造成了专门的电商办公区,数以百计的年轻人在这里为备战“双11”而紧张忙碌了大半个月。美的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海泉说,预计美的今年在电商渠道的销售额将达到216亿元,占集团总销售额的20%以上,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领域之一。

“电子商务改变了原有的层层代理式的国内销售体系,解决了物流难题,同时大数据也对企业的研发设计提供了极大帮助。”他说。

——这还是一张将触角深入每一个偏远角落、为老百姓提供便捷消费的分享大网。

与传统商业相比,电商丰富了商品的流通渠道,提升流通速度。在宁夏贺兰县,京星农牧场农村淘宝服务站只运营了7个多月,就已经帮助当地农民购买了从服装到汽车在内的总值330万元的各类商品。

10月26日,在银川市贺兰县暖泉农场“村淘”店铺内,工作人员(右)向当地村民介绍“双十一”网购的优惠政策。

“通过全国大一统的市场、物流通道,使得优秀的商品能够快速销售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客观上促进了消费的透明化。”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市场信息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孟跃辉说。

一方面是电商如火如荼的营销进程,另外一方面,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行业也在发生深度嬗变——

与前些年资本不断烧钱的高潮期相比,电商产业正步入增速逐步放缓、格局相对固化、竞争显著加剧的瓶颈期与转型期。不少人坦言,电商释放的红利渐退,行业发展也迎来“拐点”。

——产业规模增速持续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我国网上零售额34651亿元,增速为26.1%,比上年同期放缓10.1个百分点。

从国内电商巨头的成交额来看,阿里巴巴集团财报显示,2014年全年平台成交总额同比增长47%;2016年财年平台成交额同比增长27%;唯品会副总裁冯佳路说,“企业去年销售额增幅在100%以上,但随着基数达到高位,目前正以40%至50%的速度在增长。”

11月9日,河北省霸州市一家家居企业电商中心的员工按照网店预售的产品配货。

——产业竞争不断加剧。

在走访过程中,各地制造企业和中小电商普遍认为,和2014年前相比,2015年以来国内电商领域竞争明显加剧。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电商协会秘书长张锦鹏说,以前三四个人就可以起步的家庭作坊式电商目前已经销声匿迹,如今当地普遍存在的是30人至40人规模的“中型电商”,产业集中度也不断提高。

——电商格局相对固化。

经过多年培育,我国电商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淘宝、京东、唯品会、苏宁等主要平台已经基本瓜分完毕市场,再加上一些垂直领域电商,提供的商品价格和服务已经构成了市场壁垒,形成了“寡头”时代。

莫让电商隐忧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行业痼疾侵害实体经济发展,亟需规范引导的“洪荒之力”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电子商务,既是一股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也是亟需规范和引导的“洪荒之力”。近年来,行业中积累的一些问题,正从线上向线下快速扩展和蔓延,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承受之重”。

——低价频出,不仅拉低产品品质,甚至打破经济运行的一些原则底线,与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方向背道而驰,对经济发展贻害深远。

在“淘个团购宝”APP上,9.9元的衬衫、加绒打底裤随处可见,19.9元的连衣裙、棉衣信手拈来……

电商固然依靠低价迅速吸引到消费者,然而,价格战却让更多商家深陷恶性竞争的泥沼,并且影响破坏生产制造业的上下游,给商业环境和产业基础带来致命伤害。

河北省白沟镇是北方有名的商镇,以经营箱包闻名。近些年,这里的一些网络商家正切身感受到自营网店的产品价格和质量正在逐渐走低,为争取低端市场,给他们供货的工厂会降低成本和用料质量。即使这样,经营利润仍然很薄,维持盈利变得艰难。

10月28日,河北白沟一家网店的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工作。

顺德的一家家电企业老板说,2009年电商开始疯狂扩张,但到如今,他周围有大量企业在低价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损失惨重,甚至形成了倒闭潮。“不能扎实做好品牌和用户服务的企业难以存活。”

——假货横行,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利益,更在经济链条中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最终导致缺乏卖真货的环境和基础。

近年来,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纷纷加大打假力度,但在广袤的互联网市场上,仍有不少消费者饱受假冒伪劣商品之苦。2016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采取“神秘买家”从电商平台买样的方式,抽查了535家企业生产的571批次产品,涵盖种类包括服装类、小家电产品类以及床上用品和背提包等11种。其中,检出9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7.3%。

吴海泉说,近年来美的在市场上发现除了自家的小天鹅电器,网上还出现“小夭鹅”电器,还曾出现过“美白勺”品牌,企业多次向相关协会、平台投诉,内部打假部门也将网络领域列为重点关注方向。

——价格欺诈,严重干扰社会经济秩序,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违背了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原则,更损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利于诚信社会建设。

令北京消费者卢女士震惊的是,自己在天猫上早早放入购物车的一款羽绒服平时只要2000多元,但今年“双11”前夕却一下涨到近3000元,打折前的原价一下提到了5000多元,并且这款商品此前的评论都不见了。

根据此前工商部门一份监测数据显示,参加2015年“双十一”促销的商品中,有52.99%存在先涨后降的情况,54.6%的商品价格实际是上涨的。其中少数商品提价幅度高达200%以上。

11月7日,工商总局召开规范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副局长甘霖指出,促销活动组织者、经营者要遵守促销活动规范,不得先涨价再打折,借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刷单炒信,构建了虚假的商业秩序,欺骗了消费者,更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蚕食中小商家的利润。

网购时人们会参考网店的信用等级或消费者对商户的评价,有商家就刻意利用大量网络虚拟交易炒作信用,甚至出现职业化、专业化的炒信组织。有句话说“十个淘宝九个刷”,网购平台上刷单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令人惊心的是,佛山一家小电器制造商道出了自己的无奈:“刷单现象仍然存在,大家都知道是虚假的交易量,但都得跟着平台去玩。”据了解,在QQ群、微信以及百度上到处是刷单的广告,在这项“灰色生意”的背后,还出现一些网络骗子。

阿里巴巴公关部工作人员张媛表示,阿里也监控大量的刷单行为,甚至发现不少刷单卷款跑路问题,但被我们抓到的刷单者,还没有法律层面的裁决。“我们也呼吁形成社会共识,共同打击刷单行为。”

业内专家指出,炒信本质炒的是“家规”,一些电商平台为了维护自己的生态系统运行,对网络搜索进行竞价排名,以获得高额推广费。中小商家只能选择遵循这样的游戏规则,以致利润被吞噬。

——狂欢盛宴,透支消费,企业库存高企,退货加剧资源浪费,拥堵的物流配送,由此引发一系列难题。

2015年11月17日,“双十一”的网络购物大潮让全国各地迎来物流高峰,在长沙某快递企业的分拣转运中心,工作人员在整理货物。

一位监管部门资深人士透露,去年“双11”电商平台宣布的网络交易额高达上千亿元,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些数据的真伪。监管部门并没有从电商平台掌握到电商交易的真实数据,“双十一”期间商家“刷单”现象较为严重,促销过后退货率大幅攀升。剔除这两方面影响,“双十一”实际成交数据与电商企业单方面发布数据应有较大差距。

佛山市一家企业负责人说,企业预测今年“双十一”销售要比去年增长35%左右,但这一销售意味着要“透支大约两个月的销量”,是标准的赔钱赚吆喝、被迫跟着平台玩。“双十一”甚至成了中小网店经营者被平台裹挟赔本赚吆喝的“劫日”。

“当透支消费占据主导,商家企业的总收入并没有增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相反,在高额销售额背后,因刷单、退货而减少的额度也很高,有的商家刷单量高达百万甚至上千万。

——税收争议,反映出企业间实质上不公平的税收环境,背后核心在于监管部门根本不掌握一些电商平台的相关数据,一些网络交易成为监管“盲区”。

按照正常的税收制度,一家实体企业在工商机关注册登记,企业信息就会和税务机关共享。而目前电子商务主要的模式有B2B、B2C、C2C三种。大型的B2C网站整体比较规范,偷税概率低,但是线上也存在一部分B2C、C2C模式的商家不交税。

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指出,网上偷税,损害的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例如3C产品的利润非常薄,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毛利仅有几十元,但如果不交税便会多出300多元的暴利。”

出现不交税问题的核心在于,监管部门并不掌握一些电商平台以及平台上注册企业的相关数据。不光是税务问题,一些电商平台发展到什么程度、规模数据有多大,外界都无从掌握。

最典型的例子是,淘宝天猫平台对外公布的卖家数口径是千万卖家。然而,到底有多少家,没有任何机构、个人说得清。

按照相关规定,对网上大量的C2C来说,对月销售额3万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征税,但监管部门并不能直接从一些电商平台获取商家数量,更何况销售情况。此外,征税的属地管辖、课税对象也难以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谢波峰指出,有关部门根本从平台拿不到网络交易的真实数据,相关政策也就无从谈起。

到位监管和服务能力建设成为当前课题

——有效提升电商品质助力行业转型升级,为经济健康发展添彩

记者调研中发现,电商作为互联网新经济的代表,时至今日,“放水养鱼”已然解决不了生态难题,如果监管水平和能力跟不上,创新创业的价值将被严重弱化。

在实际执行层面,一些工商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电商平台海量商品交易给监管带来了很大难题,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分段监管、主动监管获取信息滞后等让监管很难做到及时、精准。

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互联网经济的管理结构。”北京市工商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处处长陈建平说,在网络市场的虚拟性、广域性、一体性与行政管理的现实性、地域性、分立性之间,监管部门鞭长莫及。

宁夏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邱杰表示,目前我国在税收、工商、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行业监管,与电商发展现状很不匹配,政策制定与修改、监管手段更新换代等滞后于电商行业的发展。

一些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一些平台以保护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向监管方提供客户信息等数据,导致投诉处理取证等存在梗阻,难以推进落实。互联网专家方兴东等认为,在合法范围内,平台应该向有关部门开放数据接口,实现互动监管。

针对电商发展出现的问题,商务部先后出台了《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制定程序规定(试行)》《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等部门规章和行业标准,对伴随电子商务产生的新型市场主体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依法开展相关调查、审查等工作。

国家工商总局也已制定出台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规范网络交易商品质量抽查检验的意见》等。今年9月,国家工商总局还公布《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完善后的办法将于2017年3月15日起施行。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11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业内专家指出,推进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对于当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极强针对性。相关各方要加强电子商务全流程信用建设,完善市场化评价体系,强化信用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业内专家也指出,由于网络的电子化和虚拟性,电商市场的信用基础薄弱,亟需提升监管及立法的能力,使电商真正成为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抓手和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工具。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电子商务法起草组组长吕祖善日前已公开表示,电子商务法草案将很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地方正做出有益探索。陈建平介绍,北京市工商局专门开展了“打击北京非法网络主体专项行动”,将以往传统的个案查处和点对点的监督管理方式,改为以整体遏制策略为主,通过主流浏览器或搜索引擎批量向公众进行提示,压减非法网络主体的生存空间。

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合同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关顺告诉记者,吉林省近年来有效通过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引导省内外网络商品交易的企业,做好备案、亮照工作,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强化网络市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

记者也发现,不少电商加大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大对品质、服务的追求,和实体经济进行深层对接。

京东集团执行副总裁蓝烨说,品质化应是电商发展的趋势,这也应是电商平台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京东通过倡导扶持中国有原创设计能力、有积淀的品牌,将促销的流量都集中分配在此,并与优秀品牌企业共同构建库存、销售及发货物流体系,提升电商和实体销售的整合度。

“中国传统电商‘黄金10年’已经结束了,接下来10年的风口在哪里?”苏宁云商COO侯恩龙认为,传统电商线上的老路、单打独斗已行不通,未来电商之路在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品质消费。必须通过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才能真正提升消费的品质。

冯佳路介绍,从2014年7月起,唯品会就在美国硅谷设立了海外研发中心,聚焦于大数据领域的机器学习、移动平台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提升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用数据驱动提升服务品质。

在记者赴广东调研期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经济观察者郑永年也在顺德同期调研。他指出,“中国需要实体经济,需要制造业,互联网或金融都是为了实体经济而服务的。新产业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不是倒过来,要不然很难实现持续发展。”

电商调查二:

“负面标签”如何消除:聚焦电商五大焦点问题

执笔记者|高敬、赵文君、郭宇靖

参与采写|王攀、张璇、韦慧、高博、任玮、张志龙、刘硕

从诞生伊始,电商承受了多少赞美,也就承受了多少质疑——假货充斥、产品低劣、虚假报价、逃避税收……电商一路开疆拓土、高歌猛进,这些标签如影相随。如今,电商是时候该撕掉这些标签了。

假货如何剔除

北京的高女士花了100多元从网上买了一款女包,而这款包在商场里的售价要近千元。她和卖家都心知肚明,这款所谓大牌同款就是假货。

因为假货泛滥,中国的电商企业屡遭一些国外机构的质疑。

阿里巴巴集团回应说,截至2016年9月,参与淘宝打假系统的商家是上一年的2.5倍多,在阿里巴巴的帮助下,一年时间内约675个假货生产点、仓储点和销售点被关闭。

北京市工商局网络交易监管处处长陈建平说,假货不是电商的原罪,但却被电商无形放大了。平台公布信息时应该将关闭的店铺、售假者信息公示,通过技术手段让售假的人没办法“换个马甲继续干”。

互联网专家方兴东指出,电商平台是假冒伪劣集中的受益者,平台打假只是减少收益,并没有因为售假得到惩罚和受损。不是售假多就损失多,从机制上来说,这是失灵的。

宁夏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邱杰建议建立电商平台打假联动机制,只要一家电商平台上查出了假货,这家供应企业的货品就不能在其他平台再销售,要下架。通过互联网企业自身的严格自律,强化诚信制度,摆脱假货在电商土壤中的肆意滋长。

低质低价是电商发展的必然阶段

河北保定一家箱包制造公司的业务经理任梅告诉记者,该公司一款定价为29元的箱包已经直逼成本。然而,周边小作坊生产的伪劣仿品,卖19元甚至9元还包邮。“其实厂家也很头疼,商品质量差、利润低、退货率多,差评率高,长期形成了恶性循环。”她说。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市场信息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孟跃辉指出,劣质产业损坏了优质产业发展环境,高端消费持续外流,这也是近年来海淘一族兴起的原因。长此以往,必将损害我国产业发展的基础。

国家工商总局今年10月份公布了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情况,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其中大多数为内在质量不合格。显然,仅靠产品抽检不足以概括全貌。除了产品抽检,能否对电商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有效监管?

陈建平介绍,此前北京市工商部门曾与某互联网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将北京市4100多家涉嫌无照的商业网站一一对应到搜索结果,用户在搜索时就能看到工商部门做出的消费提示,这样有的网站连一单生意都没有了。

“这说明目前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实现对电商平台的监管。真正让消费者参与共治,要让政府相关部门将信息有效传导给消费者,合理加强监督。”他说。

电商究竟该不该全面征税

是否要对电商全面征税的问题一直以来争议不断。“电商该不该征税是个伪命题,法律从来没有规定哪类企业不能征税。”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谢波峰说,一些电商企业没有申报纳税的情况是存在的。

专家说,电商平台在纳税方面相对规范,但在平台上经营的百万甚至千万量级的店铺,有些原本是正常登记注册的企业,却在线上通过自然人身份开店逃税,已经成为业内潜规则。这些伪装成自然人的网店,不在工商部门注册、无法被纳入税收征管范围,严重影响了税收公平,最终损害的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未按规定纳税的交易规模有多大?可以带来多大的税收空间?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电商商品的品类极其复杂,每种商品的税率不同,尚无法准确估算。

然而,目前把全部电商纳入税收征管难度颇高。问题出在哪儿?

“比如个人开网店,你卖什么东西政府监管部门不完全知道。你开了几个店,监管部门也不尽知晓。”谢波峰说。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由于电商开店数量、交易额等信息都由平台掌握,有的平台以商业秘密或卖家个人秘密为由不向工商部门提供数据,同样税务部门也不掌握信息。连基本的信息都无法准确获取,何谈税收征管?

有电商企业宣称,如果对占绝大多数的小网店征税,中国的电商会很快死掉。不过有专家称,这是个伪命题,如果信息全透明,小网店完全可以享受减免税政策。

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认为,电商纳税应该走向法制化轨道,希望能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有的电商平台抽成达20%至30%,即使卖家没挣一分钱,也是要交佣金的。相比电商平台的抽成、流量、搜索排列等成本,税收在网店的成本中只占很小部分。”

价格欺诈缘何无法终结

北京市发改委官网日前通报了北京国美在线30多个商品存在虚构原价、虚假促销,诱骗消费者,并开出20万元的罚单。该平台玩“价格猫腻”,例如某款洗衣机的页面标示“原价2098元,活动价1598元”,而该商品在促销前的原价仅为1198元,反而比活动促销价还低。

按照《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的要求,不得发布虚假广告、不得虚报特价揽客,实施有价无货的欺诈行为。不得先涨价再打折,借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禁止以假劣商品为赠品进行促销。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花样百出的虚假价格促销,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使电商企业陷入畸形拼价的恶性竞争,对电商市场的生态环境和商业信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苏宁云商COO侯恩龙说,消费者从起初的单纯看价格,已经过渡到追求品质、服务、重视购物体验。电商平台的价格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低价,而是更多地拼实惠,背后需要强大的供应链和大量的自营量来支持。

“亏损不是互联网企业的标签,如果亏损,哪有钱做服务和技术产品创新?”侯恩龙认为,搞亏损补贴、烧钱模式甚至不断圈钱是没有生命力的商业模式。真正的企业竞争要依靠建立自己的核心供应能力,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

恶性竞争“潜规则”咋破解

数据造假、平台刷单等手段在一些电商平台普遍存在。一些小电商反映,开网店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不玩这些“潜规则”就经营不下去。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周辉说,网店的长远发展最终要依靠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这些“潜规则”用多了,网店最终也会“玩死”。目前,网店的违规成本相对于所得明显偏低,也导致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难以根治。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违规成本,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促销活动组织者和经营者要严格落实促销信息事先公示、平台进入把关、促销信息记录和保存义务,不得限制、排斥竞争,攻击贬低竞争对手,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禁止采用虚构交易、成交量或者虚假用户评价等虚抬商誉的方式进行促销。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说,相比实体经营,网购更需要信用支撑。电商的炒信行为,严重破坏了网购的信用体系。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规则,尤其要完善信用评价规则,消除“刷好评”“炒信用”等不法行为的运作空间。

电商调查三:

“拼低价”还是“比品质”?

来自河北白沟小电商的无奈之问

记者|高博、张璇、任玮

“电商改变产业”“助力淘宝镇箱包之都华丽转型”……车还未开进河北白沟电商创业园,道路两侧有关电商的宣传语已经映入眼帘。

近年来,电商巨头们纷纷“上山下乡”,农村成为电商的“蓝海”。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在全国共发现1311个淘宝村,广泛分布在18个省区市,淘宝镇为135个,淘宝村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新引擎之一。

白沟,距离北京约100公里的一个商镇,因箱包产业而兴,被誉为“中国箱包之都”,其箱包产业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近年来,凭借箱包产业集散地的优势,白沟大力发展电商,电商目前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人们在河北著名的箱包集散地白沟“凤凰·O2O箱包广场”内选购箱包(10月18日摄)。

有着10余年经验的资深淘宝店主任梅(化名)告诉记者,其公司在白沟做箱包生意已经有20多年了,是当地较早从事电商的公司。“2005年刚开始做电商的时候,那时实体日子还好过,线下收入占85%,后来实体店慢慢萎缩,现在我们线上的贸易已占销售额的70%,线下的户外专卖店商场超市占销售额30%。”任梅说。

电商让白沟的传统箱包产业迎来了“第二春”。在白沟,像任梅一样从事电商的卖家越来越多。据统计,2015年白沟网上店铺达1.5万家,日均发货超过15万单,电商交易额达70亿元,在全国电商大众创业最活跃的县中排名第6,成为闻名全国的淘宝镇。

河北白沟的一名网店摄影师在整理用于拍照的箱包(10月28日摄)。

但日子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渐渐地,任梅发现做电商是一年比一年难。“前些年我们做电商的利润为30%到50%,靠自然流量就已经卖得很好了,现在开网店的运营、推广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任梅说。

谈及这些年在电商平台遇到的麻烦事,任梅告诉记者,白沟箱包卖主们做电商的越来越多,因高度聚集,恶性竞争和打价格战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年她都遇到过。

“某款产品成为爆款后,大家都高度模仿和复制。比如,一些款我们定了29元,但其他卖家一味去压成本,本来用尼龙防水,现在为了便宜改成涤纶的,可能做出来卖19元,甚至9块9毛钱,有些店靠冲爆款,赔钱也做。”任梅说。

任梅说:“低价不能成为噱头,真正意义上的低价必须是质优价廉。”

工人在河北白沟一家箱包生产企业生产车间内制作箱包配件(10月28日摄)。

像任梅一样有同样想法的电商卖家不在少数。记者采访时,无论是大小电商都告诉记者,越摸爬滚打越发现电商生意难做,一年不如一年,一年比一年难。

今年30岁的李冰(化名)做电商5年了。他告诉记者,这几年箱包同质化太严重,竞争太激烈,价格一直往下降,包越做越便宜,跟其2011年刚做电商时,利润能差30%到40%,可能2011年能卖200元,今年只能卖160元。

“另外电商都很注重网上口碑,但针对网络特点,电商业产生了刷单炒信,刷好评,刷差评的恶性竞争行为,如果不能及时规整,容易助长‘劣币驱逐良币’,长期下去会搅乱整个市场,损害电商生态环境。”李冰说。

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也意识到“刷单”、“炒信”等行为的危害,开始严打“刷单”、“炒信”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效。记者采访的这些电商卖家们也反映,今年电商的整体业态环境比前些年好不少。

让这些电商卖家们还有一点颇为忧虑的是,电商平台推广成本的提升日渐挤压了本已缩小的利润空间,是走低价多销还是品质电商路线,成了不少卖家的一道选择题。

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白沟创业的王雨(化名),与同学组建了一个淘宝团队,目前从事电商1年了。王雨告诉记者,“像我们这种小卖家,对搜索率、点击量、客单价、转化率等电商数据都看得很重,因为不推广、不弄直通车的话,产品不可能排在前面,如果想提高销量,让大家更认可,必须花钱去做推广。”

“我们为了走量,包的价格不贵,一个包的利润可能10元不到,我们大部分钱都花到网店推广上了,上个月每天的推广成本约为500元。”王雨说。

任梅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我们推广费用占客单价的10%,100元钱,就得有10元是推广的,但点击进来,不见得就有人买,价格贵的东西,转化率低一些,便宜的东西卖得好,商家为了迎合低价,就会降低辅料成本,降低产品品质。”

根据任梅的统计,现在其箱包在淘宝平台的销售额占其流水的60%,天猫京东占40%。

“这些年,我们也有进一步向高端和品质电商转型的想法,但发现我们一提升品质,提高价格,推广费成本就大大增加,在平台的转化率会很低,某种程度上这也动摇了我们向高端进军的想法。”任梅说。

电商调查四:

颠覆?还是回归?——中国电商未来走势

记者|于佳欣、张璇、韦慧、郭宇靖、高亢

1999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诞生,之后的故事层出不穷——

在虚拟与现实的交汇中,电商发展远超人们预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之一,引发一轮轮产业变革。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未来,电子商务又将发生怎样的变革?

颠覆?还是回归?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关于电商的未来,未知远远大于已知。

生于“低价”,决胜品质

“两年前囤的纸巾到现在还没用完。”浙江杭州李涛先生的消费冲动成为不少网民“双11”的真实写照。今年的他却一改常态,海淘了一些国内买不到的优质商品。

在迈入第八个年头的“双11”购物节期间,越来越多像李先生这样的“剁手”族逐渐走向理性。

“网购节历经试水、探索、爆发与多元期后,已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如今消费者不再唯价格论,商品的品质、实用和个性成为购买的核心要素。

曾几何时,电商高歌猛进带来的“浊浪滔天”难以想象。上万元的大牌仿造品只卖几百块,上千元的商品促销价不到百元……“诱人”的价格让消费者慷慨解囊的同时,也滋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甚至让真货一度“无路可销”。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现象的实质就是供给侧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带来更严重的同质化、低质化竞争,损害的是中国制造的创新能力。

“在未来的商业进程中,电商的价格战模式难以持续,提升品质、品牌才是决胜的根本。”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说。

今年的“双11”中,京东打出“好物低价”的旗号,并强调——好物是低价的前提,先后顺序不能颠倒。

记者在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天津西青区的工厂里看到,根据网上销售数据及网友反馈,员工不断调整包子的馅料配比、酵母比例。公司负责人张营说,“从上线做电商开始,就本着坚持品质、合理定价的理念,讲究选精材、配好料,相信消费者会为更好的产品买单。”

品质首先意味着“质”,这是追求品质电商的起点。为此,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均采取直采直销的自营模式,通过与厂商和品牌商直接合作,严把产品入口。

品质亦是改变低端,提升产品品味的过程。瞄准中产阶级崛起成为消费中间力量,网易考拉海购努力为消费者“发现世界的好东西”。公司CEO张蕾认为,适当引进海外商品,既满足了消费提质需求,又能倒逼国内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品质的归宿则是购买服务与使用体验。不少电商通过自建物流,缩短配送时间,延长退换货周期等,让品质贯穿在购物的整个环节。

11月3日,工作人员在南京市雨花经济开发区一家智慧物流基地内忙碌。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中国总裁张文翊认为,商业的本质是交易。“电商的竞争终将回归商业本质——丰富的选品、可信赖的品质、透明的价格、稳定便捷的配送体验。”

“中国将进入品质、品牌、品味、品格消费时代,电商经济也要顺应这一趋势做好‘有品电商’。”赵萍说,这样才能与中国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形成良性互动。

跨界整合,重塑生态

不再“疯狂”下单,不再等候“双11”打折,北京90后女孩张小兰,最近在网上买了一款扫地机器人。

这款由科沃斯公司推出的机器人产品,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研制的。借助天猫大数据,科沃斯实现机器人扫地拖地“不走回头路”。科沃斯预计,这款个性化机器人有望创下单品销售额2亿元的新纪录。

个性定制如今已不是新鲜事,但电商从销售端向制造端延伸之势愈演愈烈。京东日前发布“京-制”战略,推出“服装定制”和“个性定制”服务。海尔小超人系列在天猫平台的预售量稳居“双11”空调预售榜第一……

10月26日,在银川市贺兰县暖泉农场“村淘”店铺内,合伙人寇学文(左一)向当地村民介绍“双十一”网购的优惠政策。

有专家预测,互联网之后,物联网或将构筑C2B服务大市场,前景广阔。

竞争日益激烈,电商从单纯的销售端竞争,加快供应链整合的步伐。

在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高红冰看来,C2B就是通过用户的需求,来调度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快速应对。未来柔性生产将会把更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拉进来,C2B的能量会逐步往上游传递。

“未来,C2B模式将成为电商供应链整合的趋势之一。”曹磊说,借助电商的大数据,生产商将更好地进行供需匹配,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减少库存,提高供给质量。

在供应链的整合中,与线下企业的合作也成为电商争夺战中的一大特色。从阿里入股银泰、苏宁,到京东入股永辉、与沃尔玛合作,融合早已开始,远未停止。

在今年的“双11”中,全渠道成为阿里主打战略之一。线上线下打通的店铺将超过100万家,近10万家门店实现全面数字化,在全渠道融合上更上层楼,让消费者实现360度无死角场景购物。

“纯线上电商的‘黄金10年’已经过去,双线融合的服务时代已然到来。”苏宁云商COO侯恩龙如此判断。

2015年11月11日凌晨,安徽“三只松鼠”客服人员在与买家交流。

整合不止于供应链,更大的在于生态整合。

从平台向全方位扩张已在多个电商企业拉开帷幕。在阿里集团业务中,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等项目已成为“新三大引擎”。苏宁云商的三季报中,社会化物流收入和金融交易增长迅猛。京东也在云计算、智能等领域迈出实质步伐。

“开放才会实现共赢,封闭就会越做越小。”侯恩龙说,不同生态圈之间也要加强融合,电商平台、网站、电视、APP之间的数据共享,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流量资源。

电商诚信,步入拐点

售假等诚信问题,已成为中国电商发展的一大阻碍。

诚信一小步,产业一大步。然而,作为电商真正意义的“最后一公里”的诚信,却往往是消费者心头之疼。

在即将到来的“双11”,家住江苏南京的陈女士表示更要擦亮眼睛。去年此时她下单为老人网购的一件冬服,过了半个多月也未收到货,最后卖家通知这款商品超售,商户的“随意撤单”,让她的购物体验十分不快。

面对超过6.5亿的网民,诚信交易愈发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我国网上零售额为34651亿元,增速为26.1%。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诚信往往如浮云,带来假货、次品的消费之痛: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公布的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显示,网上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仍达到34.6%。

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诚信支撑的电子商务,就像折翅的鸟儿,难以远飞。”业内人士认为,加强电商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电商不诚信问题为何久治难愈?如果监管失效,售假没有损失,还能得到好处,谁会打假?多位政府监管部门人士如此表示,当下尤其要对行业龙头企业加强监管与合作,制定规则予以引导。

随着消费者理性消费、品质消费的崛起,倒逼更多电商企业的思考:“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不是“网”,而是“人”,被消费者抛弃的平台将一文不值。

自律是企业诚信之基。

侯恩龙说,电商企业加强自律,推动平台首问责任制,从源头就要对产品进行把关,不能总是事后监管。产生问题,平台和商户要承担连带责任,并可尝试平台对用户先行赔付。

政府部门打假的决心同样重要。在此基础上,电商平台企业的大数据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

互联网专家方兴东表示,依靠技术手段是实现电商诚信市场的有效途径,必须建立大数据运用支撑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他认为,“通过消费行为和大数据分析,绝大多数假货是可以解决的。”

今年国家工商总局与百度合作启动网监专项行动,初步认定了北京市4100个涉嫌无照的商务网站。阿里巴巴、腾讯、京东、顺丰速运等8家互联网公司,日前也共同签署《反“炒信”信息共享协议书》。

北京市工商局网络交易监管处处长陈建平说,强化失信惩戒,加强政府和企业合作,让网民直接参与共治,如此,电商不诚信乱象或将肃清。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九次会议提出要加强电子商务全流程信用建设,完善市场化评价体系,强化信用监管。这将成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一座里程碑,具有深远意义。

电商未来,哪般模样

1999年创立的阿里巴巴,目前有超过600万企业在阿里“千牛”平台上管理生意。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经常说,“很多变化已经在发生。”

马云判断,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将结束,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阿里也将不再提电商,互联网对传统零售行业的改造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商业形态。

入局尚晚的网易考拉海购前3季在跨境电商登顶。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2016年前3季度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总额(含直邮)达173.1亿元,其中网易考拉海购在同类电商平台中占比位居第一,复购用户超过1500万。

3月7日,福建跨境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员工在平潭跨境电商保税仓储配套仓库分装进口电商物品。

网易考拉海购CEO张蕾认为,未来电商还是会存在。“消费升级是对存量升级的一次洗牌,融合过程会很痛苦,线上消费升级要快于线下融合。”

在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看来,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立中国品牌进程中,电商责无旁贷。未来电商应更准确判断消费者需求,更好地帮助生产商进行供需匹配。

“电商在营销、物流、售后服务、质控、金融服务和技术支撑等价值链上具备了助力实体经济的能力。”他说。

苏宁控股董事长张近东则认为,当下正处于体验经济时代,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要做的就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互联网时代的场景化消费环境,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品质需求,而不是单纯的价格高低。

“未来已经到来”。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商品和服务,这或是未来电商的模样。

声音

电商要助力中国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

记者|王敏、郭宇靖、高亢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已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作为新生经济力量的代表,社会普遍对电商寄予厚望,电商正深入渗透各行各业。

另一方面,对此前“野蛮生长”的电子商务,全社会更加理性地审视发展中的问题,期盼强有效的监管,使电子商务能够助力服务好实体经济。

应该看到,电子商务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能有效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21.8万亿元,连续5年年均增长超过35%。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电子商务快速成长的背后,也滋生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渐渐成为行业疴疾,更从线上波及线下,甚至给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隐患。

假货频出,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利益,更在经济链条中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最终导致缺乏卖真货的环境和基础,对全社会商业环境和产业环境带来致命伤害;为了争取消费者,价格战惨烈,违背了劳动价值的基本规律,使低端制造业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枯木逢春”,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一些平台的税收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使线上平台之间以及线上和线下实体之间,面临不一样的征税环境,违背社会税收公平的市场原则……

离开实体经济,电商就是无源之水。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实体经济正爬坡过坎,需要尽可能多的动力和活力。在此节骨眼上,既需要政府部门对电商有效到位的监管,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监管;更需要电商企业进一步服务创新,认真研究消费者对服务和品质的要求,进一步紧密贴合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中国经济发展跃上更高的台阶。

(来源:瞭望)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