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诡云谲的魔都,是绝大多数开发商渴望大展身手的试炼场,却也让不少企业铩羽而归、提前退场。而如今,这份“梦碎”名单上即将又要加上一个名字——阳光新业。
搜铺网了解到,在上海黄浦区政府的协调下,原第一百货淮海店与紧邻的锦江国际购物中心将统一规划,建造新商业项目。自此,阳光新业在上海的最后一个商业项目——淮海中路阳光527(即锦江国际购物中心)的未来已经不难猜测,出售或将是其最终结局。
淮海中路阳光527
阳光新业轻资产敲门入沪
事实上,阳光新业在上海的探路故事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
当年3月,阳光新业与温州一家公司签订了20年的租约,租下松江阳光新生活广场,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同年8月,阳光新业与锦江集团签下了15年租约,盘下淮海路中段的锦江国际购物中心,并宣告斥资1亿多元对其升级改造,在这1.8万平方米的商业业态中,将有六成以餐饮、娱乐休闲等体验式消费为主。
2014年初,阳光新业又以20.2亿元的总价,先后收购了银河宾馆主楼100%股权及裙楼90%的股权。自此,这个来自北京的开发商在短短一年中,连续撬动了上海的3个商业项目,高调入驻淮海路。
彼时,业界分析称,这一连串的举动,对于阳光新业这家2013年营业收入6.9亿元的公司,无异于“蛇吞象”。
但对于能挺进上海,在百年历史商圈淮海路拿下商业项目,想必阳光新业当时是期待满满。只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上海银河宾馆
“包租公”受困上海滩
搜铺网了解到,阳光新业挺进上海的第一个商业项目——位于上海松江区的“阳光新生活广场”已在2015年底最终变成由其他公司经营的塞纳左岸生活广场。而这背后的故事,大概也是阳光新业不愿提及的一段揪心往事。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3月1日,阳光新业全资子公司上海尚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包租方式签下了上海松江安信生活广场(总建筑面积21810.11平方米),双方签署了《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期为20年。在房屋交付给上海尚东后,该公司投入了约2600万元对商场进行装修改造。然而,在改造过程中发现,项目交付前烟道存在重大缺陷,由此导致烟道改造引发周边居民投诉及项目环评报告难以通过,以致松江项目迟迟不能正常开业。
随后,由于烟道改造纠纷,上海尚东停止向出租方上海上瑞实业有限公司支付租金等费用。2014年9月18日,出租方上瑞实业将上海尚东诉至法院,诉讼涉及金额约2000万元。上海尚东于2014年10月21日对上瑞实业提出反诉,诉讼涉及金额约4000万元……
如此这般之下,未能迎来开业的“阳光新生活广场”最终成为由其他公司经营的塞纳左岸生活广场。项目建筑面积约4万平米,一共四层,拥有地下车库,约600个车位。广场定位休闲娱乐、美食餐饮、时尚浪漫、精品超市于一体的智能商业广场。
塞纳左岸生活广场
而真正让阳光新业扬名上海滩的,还是其从锦江集团手中包租下的淮海路锦江国际购物中心。因为这里曾是沪上最早外资百货之一——华亭伊势丹的所在地。在阳光新业入驻锦江国际购物中心之前,这里已经有两任主力租客失败离场,经历了四次变动。
最早是在1993年,由锦江国际集团和日本伊势丹公司合资组建的华亭伊势丹在此开业;及至2005年左右,受到体量小(面积大概在1万平方米左右)、地铁建成导致淮海路两端热中间冷、没停车场等因素影响,华亭伊势丹开始扩建(拿下了5楼、6楼);但这并没有救活该项目,此后几年中项目人气持续下滑、租金高昂,到2008年华亭伊势丹在经营了15年之后惨淡关门。
这一场地也随之空置了两年,并在2010年11月迎来了全球第二大零售业巨头麦德龙旗下的万得城入驻,但在2012年年底万得城宣布关闭上海的所有门店,于是锦江国际购物中心再度空置。
直到2013年8月,阳光新业与锦江集团签下了15年租约,盘下淮海路中段的锦江国际购物中心,并宣告斥资1亿多元对其升级改造,在这1.8万平方米的商业业态中,将有六成以餐饮、娱乐休闲等体验式消费为主,初步计划2014年5月试营业。但最终还是推迟了十个月,淮海中路阳光527在2015年10月18日才正式开业。交出来的成绩也让人大跌眼镜——开业不满一年大部分商户就关门败走,仅剩3家商户在营业。
淮海路商圈
乃至最终,“淮海中路阳光527”项目的未来走向,由黄浦区政府给出了最新答案。未来,在黄浦区政府的协调下,百联集团的第一百货淮海店与紧邻的锦江国际购物中心将联合打造,两栋楼统一规划,精心设计,更加注重人性化、注重体验和感受,构建协调统一、主次分明、节奏明快的零售空间,为消费者带来独特、个性的购物体验。
据上海市黄浦区商务委员会主任陈湧透露,“6家开发商投标,目前,尚有2家开发商在竞标,今年年底前,选定,考虑的依据是资金实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应为有经验的团队,预计至少要至2017年年底向公众开放。”
而阳光新业在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中首次提到的推进淮海中路阳光527项目的退出事宜,也无疑从侧面给出了一些辅证。
轻资产之路难走
再回过头来看阳光新业这些年的发展,以“收购-改造-改善-经营-出售”作为核心的轻资产模式对其来说并不新鲜。2007年,在当时第一大股东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指点”下,阳光新业便开启了“凯德式”的商业地产转型。截至2015年年中,公司已在全国10座城市持有和管理29个商业地产项目,商业总建筑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
而在2016年3月发布的2015年度报告中,阳光新业也公开对外称,已将未来的发展方向聚焦在以持有型物业资产管理为核心的轻资产模式,并加大对房地产业务的销售去化和转让剥离。
但随着市场阶段性过剩、电商冲击、零售业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冲击,包括万科、万达等多家地产公司纷纷宣布向轻资产战略转型。想要玩好轻资产,不能再只是满足于拿到好项目,而是要对整条供应链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很明显,从上海的两个项目来看,阳光新业操控产业链的能力、选址能力还有一些不足。
与此同时,近年来,阳光新业的业绩也一路走低。根据公开数据,阳光新业已经连续遭遇了2015年营收同比腰斩、2016年上半年净利下滑716%、2016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3.36亿元的尴尬境遇。
未来,这家企业将走向哪里?搜铺网将持续关注。
(搜铺网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