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灌水休闲区 -  贴子
1356  |  1

主题:在苹果公司学到的八条管理经验

fanc

积分:-24  联商币:1
  |   只看他 楼主

  萨钦.阿格沃尔(Sachin Agarwal)目前是Posterous的CEO,他曾在苹果公司工作六年,并从中学到不少珍贵管理经验。

  苹果是一家集合了狂热粉丝与仇恨者于一身的公司。但毋庸置疑,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一路旌旗高举。

  如我们之前所说,它的成功,部分是因为这家公司确实只是在庞大的起步阶段--以工程师为绝对核心,强调最低限度的官僚作风,并且关心员工的企业文化。

  萨钦.阿格沃尔任职工程师期间,学到了许多苹果的管理风格。在开始构建简单的博客平台之前,他在苹果有着6年的工作经验。

  “我喜欢在那里工作...选择离开,对我来说是个异常艰难的决定”,他说。

  1. 科技公司应该由工程师主导,绝非经理

  阿格沃尔告诉我们说,苹果完全是完全由工程师来主导。“他们没有很多的产品管理”,他说,“大部分项目组确实很小,但都是由工程师来管控。”

  最重要的是,阿格沃尔说大部分经理们本身也是工程师。“而不是产品人或MBA者”,也就是说,管理项目的人懂得技术,知道对于项目来说哪些是必要的,哪些真正相关。

  2. 经理与员工之间建立尊重文化

  阿格沃尔说,因为大部分经理有着很强的工程背景,“产品经理与写代码的之间,并没有太多界限”。“两者之间是相互尊重的”

  “我的经理在升任经理之前,在苹果做了10年的工程师...这使我想要更加努力工作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阿格沃尔说。

  这种尊重的企业文化,与小而紧密相联的项目组,是苹果成功之谜的一个关键原因。

  3. 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自主来改善产品。

  在苹果,如果员工在正在使用的产品上,发现一个困扰的问题,他们自由解决,而不必通过层层官僚体系获得批准。

  所有的项目是由长期目标所推动,阿格沃尔说,但最好的东西却是来自于工程师们。

  4. 用挑战促使员工不断成长

  管理者会通过给超出阿格沃尔能力之外的艰难任务来挑战他。“但我学到了,”他说。

  而且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在开始雇佣的六个月之内,他开始着手管理项目。

  苹果很善于发展它的员工,并且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技术,使其与公司一起成长,他说。

  5. 最后期限非常关键

  苹果要求对最后期限的绝对执行,并且从不会延误,阿格沃尔说。

  “至于质量,我学到的其中一点是,绝对不会送出一件不合“苹果质量的产品”,即使有时砍掉这些,却并不能及时再出来,”他说。

  “尤其在起步阶段...一直营建,再营建却并不能投产,”他补充道,“但这时比较好的就是,输送,遵守并强调期限。”

  6. 不要跟对手玩"特性/功能”竞赛

  “苹果并不认同对其产品玩“特点”游戏,阿格沃尔说,因为公司重点放在自身产品的目标上,而不是拿它同竞争对手相比,而且想着在同一层次上超出他们。

  这个使命“深深植根于企业文化之中”,他补充道。员工并不把焦点放在对手们在做什么--他们被创新驱动,并且拿出能够挑战运营模式的产品。

  7. 雇佣那些对你的产品有着强烈激情的人

  据阿格沃尔所说,“在苹果工作的是那些真的,真的想在苹果的人”

  "我,自己...也是一个苹果迷,这个不要紧,并不是件坏事情!“他说。“我会加倍努力为公司工作,因为我终生都相信它。”

  热情是招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管理者寻找的是真的对公司,对它的产品、整体风格及使命有激情的人。

  阿格沃尔把这种心态带给了Posterous:“我们所招聘的每个人都说,“我们热爱这件产品,这就是我们想要工作的地方。”

  8. 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的重要性

  阿格沃尔告诉我们,苹果很是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你努力工作的同时,但他们会让你自由享受时间”,他说。

  从完善的医疗保健到圣诞节和感恩节期间的慷慨假期,阿格沃尔说,人们喜欢公司给员工所提供的工作环境。“苹果确信--他们的格言是我们喜爱在这里工作,我们努力工作,但一旦所有的所已弄清,完成,就该去享受生活了”

  9. 不仅仅应在刚开始时维护企业文化,更应该在它成为一个大公司时 (额外一条经验)

  正如我们先前所说的,因为一个强大的开始,苹果始终保持着成功。

  从项目内无官僚制,到以工程师为核心的文化,再到强调热情及忠诚度的员工,这个大公司至今依然保持着最初的企业文化。

  文化是其迈向成功的一大关键。而这是一个很适合工作的地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来源:世界经理人 作者:Sachin Agarwal)

回顶部

  快速回复 高级回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