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活决定零售,而不是零售引领生活;
是顾客选择零售,而不是零售培养顾客。
在中国处于生活水平提高和市场大变革的当下,很多的零售企业都在喊培养消费,拼命的想出一些千奇百怪的想法,试图去强加到人们的生活中去改造人们的生活。但事实证明,这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更着重于研究在当下人们的生活所需,去迎合它。
看了日本的便利店,日本的食品馆做,还有格林木上面的儿童区。这些地方客流爆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迎合了人们今天的需求,而不是明天的。
便利店迎合了日本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食品馆满足了人们的一日三餐,儿童游乐区则正是妈妈带着孩子满玩耍、休闲的好地方。
其实,就儿童区而言也有不同。儿童游乐区和餐饮区客流密集,甚至几无虚席。而处于同一楼层,附近的服装区等,却门可罗雀。可见在具体把握上也要有分寸,如果格林木的四楼全部是卖儿童服装的,或者仅仅是个游乐园,我想其影响力肯定大打折扣。[A1]
这是消费在决定零售,从没有一点想去培养顾客什么的想法。我想,这正是他们成功的地方。
反之,很多超市都在大力的推荐中食,甚至不惜拿出最好的位置,很大的排面去设置,但真实销售成绩还有待商榷。至少据现场观察和了解,中食的销售份额并不是很突出。[A2]
再联想到去年参加的由日本老师讲授的培训,当时心情也是非常的激动,每每听到的一个观点、一个介绍,都感觉可以解释或解决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或就仿佛看到中国零售的明天。此次去日本的考察,虽然时间不长,虽然也只是浮光掠影的在看店。但是感谢公司的精心组织与规划,让我在如此短的时间、如此匆忙的旅程中,可以看到日本零售具有代表性的一面。
在参观的旅程中,每每看到一个新事物,接受到一个新思想,都会给我深深的触动。不敢有所懈怠,将这些记录下来,回来后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经过两番修改,完成了这份考察报告。希望能给以后的工作提供指引,未中国零售的发展带来一点新鲜血液。
不过,由于时间及个人见识的原因,还有很多地方不甚明了,也有很多观点尚待实践的证明。比如日本零食行业的经营历史与现状,日本食品馆的模式及盈利情况等等。期待志同道合之士评阅赐教,期待有更多的计划
[A1]突然想到,格林木成功的地方除了打破固定思维,将食品和非食品混杂设置。最奇妙的一点就是将餐饮区与儿童游乐区设置到一起,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A2]现场的顾客不多,顾客购物篮中也很少。晚间还有很多折扣处理的。
如果这个东西是市场上没有的,我们创造处理推向市场。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引爆,那么才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可以继续做。但如果不温不火。培养的价值根本可以不予考虑。消费成熟了自然可以引爆她。但是这个过程有多长?需要付出多少?如果是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准备,在付出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借着培养消费的名义等待时机的到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后拖垮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