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文章沙水还原了下“韩雪炮轰携程”捆绑销售的事件。没想到的是,国庆之后互联网平台“侵犯用户利益”的事情还真是不少。这不,10月10日那天开车路上听广播,主持人正在评述ofo小黄车交押金页面误导用户充值包年卡却不能退的事情,不觉心头一紧,那些年我们振臂高呼的信条——“用户体验至上”,已经被抛弃了吗?
当正确的策略遇见错误的设计
通过搜索相关信息源发现,在新浪微博、百度贴吧、天涯论坛以及其他网络论坛中,都有用户就ofo小黄车诱导用户购买59元包年卡的吐槽和投诉。具体来说就是,ofo小黄车在其产品的交押金充值页面上,默认勾选了59元包年卡选项,导致一些不知情的用户充值后发现不可退,致电客服也是反馈说:“只要支付了就生效,不能退了。”事件由此发酵。
在沙水看来,ofo小黄车的这一运营策略调整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当运营策略投射到产品设计上之后,要么是产品经理的自以为是,要么是公司高层的别有用心,最终导致了一个正确的运营策略在一个错误的产品设计之下变成了糟糕的用户体验。尤其是,明明是一个不合理的设计,因为动机不纯,所以在售后环节都顽固的坚持不给误操作的用户退款,这就是故意而为之的典型,明显是有备而来。
ofo小黄车盈利的迫切性作梗
中国互联网的竞争的确激烈而残酷,每个垂直领域都有多个玩家存在,并且可能恶意相对。在共享单车领域,经过一轮轮的洗牌之后,目前看来最后只会剩下ofo小黄车与摩拜单车两家,这也与他们背后的金主实力直接相关。
但是即便如此,两家共享单车要实现盈利还是一个不确定事件,这也是投资人关心的问题,所以折射到企业经营行为中就是,ofo小黄车为了加快增收步伐,将经营策略从收取199元可退押金变成了收取不可退的59元包年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大规模增加营收的目的。
沙水这么说绝不是空穴来风。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9月底的第三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金沙江创投的董事总经理朱啸虎,ofo小黄车的投资人,也是“一直嘴硬坚持ofo与摩拜不会合并,从90天见到1年见”的那个朱啸虎,现在话锋180度转弯了。他说:“目前共享单场行业的格局已经确定,基本上前两家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虽然ofo与摩拜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每个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运营。唯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这也刚好验证了ofo小黄车对盈利的迫切心态。
为逐利而损坏用户利益将得不偿失
所以,在行业洗牌后,在寡头竞争的格局下,由补贴策略转为增收盈利策略是所有玩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即便创业者不考虑,背后的投资人也会等不及,因为只有实现增收或盈利,才能走向IPO,也才能妥妥的拿着高回报退出变现。也正是在这样的外因驱动下,一些成长为寡头的独角兽公司才有动机如此煞费苦心地去算计用户,不折手段地去动用户的腰包。
商业的本质是赢利。不赢利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也是没有未来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许面对赢利二字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可以牺牲短期的赢利,投入巨资进行市场补贴,培养用户习惯,从而保持长期的竞争力而阶段性战略亏损。滴滴如此、美团如此,而一旦市场格局进入寡头模式,为了避免亏损,寡头玩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经营模式便会逐渐回归商业的本质,小步伐的小心试探和迈进。亦或是直接寡头间完成合并,形成垄断格局,让本该收取的佣金连本带利的收回去,滴滴和美团如今正这么做着。
但是,滴滴和美团可没有采用ofo与携程小黄车这么卑劣的手段来达到获利的目的。可以说,ofo小黄车与携程及其他捆绑销售诱导用户消费的平台已经抛弃了互联网用户至上的信条,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经营底线,机关算尽地从用户身上获取不正当利益,一时间企业的格局立现,更无异于自掘坟墓,终将得不偿失。
还好,ofo小黄车在媒体的曝光后于10月11日晚间立即对押金页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优化,让用户可以更加明确的自行选择,以减少被误导而产生损失的可能。这跟携程面对媒体与公众高压所作出的反应基本如此一辙。总之,这些个互联网平台侵犯用户利益的行为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媒体与公众的监督之下总算得到了解决。但是我们也不禁要扪心自问一下,作为一直强调用户体验至上的互联网公司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故意而为之地自降底线?
作者:沙水,一个产品运营人。微信交流:shashui007,欢迎提供爆料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