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便利店从来就不是舶来品。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的小卖部、夫妻店就是便利店的前身,玩具枪、泡泡糖、冰棍,曾经留下多少儿时美好的记忆。只是美国人创造了连锁的方式去经营便利店,再经日本人的精益管理思想,便利店发扬光大,以一个崭新的姿态来到国人的生活中。
从大卖场模式的衰落开始,便利店日益惹人注目。外资便利店纷纷涌入中国,动辄提出千店计划、万店计划,甚至妄言中国的便利店规模将不下十万。一时间各种资本纷纷涌入便利店领域,各种关于便利店的创业热潮也是此起彼伏,各大超市也提出了自己的便利店计划。
但是,抹去便利店身上的光环,却发现鲜有盈利者。甚至很多资金实力不足的,已经扛不住持续的亏损而倒闭或者被收购。各种创业的便利店品牌,无不是在苦苦探索。
包括日资便利店品牌,如全家、罗森、SEVEN,在日本获得成功后进入中国,妄图在中国再展宏图。纷纷将日本成熟的便利店运营管理机制引入中国,疯狂的跑马圈地。但直至现在,也只不过在少数的一线城市布局,并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日本便利店日均销售3万元以上,美国、加拿大及台湾地区的便利店日均销售也超过1万元,而中国的便利店日均销售不足5000元,可见其中之差距和中国便利店的盈利困境。
日本便利店是世界范围内经营最为成熟的,在中国也是经营管理最完善的,因此成为众多便利店纷纷效仿的对象。日本便利店行业的繁盛,也一直刺激着苦苦探索中的国人。
殊不知,日本的便利店发达和成熟是根源于日本特殊的国情的。日本国土狭小,人口多,人口密度非常大,是中国的近三倍(日本东京是中国北京人口密度的五倍)。再加上日本高度的城市化水平---日本的城市化率是93%,而中国不到60%。这样的国情不仅是中国,甚至是欧洲、美国都不具备的,它造就的日本便利店的繁荣,又是多少可以值得我们憧憬的?
基于特殊的国情,美国、欧洲发展出来了大卖场,那么中国呢?便利店在中国会有多大的市场呢?很多人以日本多少人有一家便利店、美国多少人有一家便利店,去衡量中国或者一个城市应该有多少家便利店。可是,是否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尤其是生活习惯。
这是其一,应该慎重对待便利店的规模。当然,便利店作为一种零售模式,满足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有他存在的土壤的。尤其是日本便利店的经营思维,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但是国人包括日本人在中国的便利店,一直将日本便利店作为经营的标杆,学习日本店里店的管理技术、商品结构等等。但是包括日本的便利店在内,并没有取得如日本本土一样的经营业绩,这是为什么呢?
在此想到两个经历。一个是去年到日本考察的时候,走了几个城市,包括一些城镇。与国内不同的是,所有地方都没有发现早点车或者随处可见的小餐馆。如果走在路上饿了,想找个地方吃东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街道两边,更没有像国内已一样的随处可见的烟酒店、小卖部。另外一个就是去今年夏天去南京的经历。当时我们到的时候是晚上九点多,想找个地方吃晚餐。但去的地方到处都是烧烤、龙虾什么的,没有找到我们希望吃到的米饭、面条。正好碰到了一个罗森,把最后的两个盒饭买了,作为我们的晚餐。有趣的是,当时很多人在排队买盒饭,甚至有两个人在我们后面进去,结果都没有买到。
在日本,社区商业并没有中国这样发达,所以人们只能到便利店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需求,如早餐,甚至午餐、晚餐也能在便利店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便利店鲜食销售达到百分之六十并且有如此好的业绩。但是,国内随处可见早餐车、面馆、快餐店等,注定了便利店不会有这么多的客流。当然,一些管理比较规范的新区,没有早餐车和饭馆空间的地方,或者可以为便利店提供机会。
面临这样的条件便利店没有生存空间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其实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便利店一定要完全模仿日本吗?便利店不能卖油条,包子,馄饨吗?这正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早餐。
老乡鸡开始早餐项目以来,虽然价格比较高,但是凭借干净的卫生、合适的口味,赢得了消费者的欢迎。可以预见,在中国便利店取得突出成就的企业,一定是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的企业。其实像包子、馄饨等,目前都已经有了中央厨房式的操作实践,就看如何与便利店融合起来。
综上而言,便利店在中国也是有市场的,不过便利店最关注的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应该是附近的社区商业情况,尤其是餐馆情况;便利店的商品结构可以参考日本模式,但必须在适合国人生活习惯的情况下进行突破;不能太高估便利店在中国的规模的发展速度,毕竟中国的社区商业环境是好于日本的,连锁便利店在其中长足发展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做社会变迁(如住房下不能开餐馆的规定、更加严格的道路管理限制早餐车等,可能会为便利店带来更多的机会。但这还是在某些区域,并需要一段时间去完成)。
总而言之,在中国做便利店,不能求快,不能好高骛远,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及人们生活习惯,扎实稳进才能脚踏实地,长远发展。(笔者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零售思录)
- 该帖于 2018/9/26 18:58: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