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位于南京新街口的门店。摄影:赵晓娟
10月15日晚间,雷帝网发布消息,称便利蜂近期获腾讯与高瓴资本大笔投资,估值16亿美元,腾讯与高瓴分别持股为8%。
但便利蜂官方对界面新闻否认了上述说法,表示对传言不作回应。
实际上,对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的便利蜂而言,获取外部资本助力也并非不可想象之事。
自2017年2月14日在北京开出首家门店后,便利蜂就开启了快速布点模式。据亿欧网报道,截至今年9月,便利蜂在全国共有310余家店,门店覆盖5个区域,其中北京约200家,南京38家,天津37家,上海32家,廊坊9家。预计到2018年底便利蜂的店铺数量将达到700家。
南京是便利蜂 “跑马圈地”的一个样板。它于今年初进入南京市场,官网显示目前在南京开出的门店数量已达48家。便利蜂南京新街口门店的一位店员告诉界面新闻,“年底还要开到100家”。
这个速度远高于南京市场上的其它便利店品牌。即便是去年8月就涉足南京的罗森,用了一年多时间,也仅开了50多家门店。
便利蜂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自2017年2月首批门店开业以来,便利蜂已经跑通了具备强适应性的门店经营模型,并实现了业内领先的高质量扩张速度,“我们有信心在各地实现规划目标,南京市场的潜力已经在便利店行业达成高度共识,南京市场的机会比挑战更大”。
在华南,区别于便利店聚集的上海,南京此前对于便利店运营商的吸引程度并不高,直到去年8月罗森便利进入才算“引爆”了这个区域市场——罗森南京丹凤街店获得了单店单日销售额11.8万元的新高,创造了罗森在中国的最高销售记录。
罗森便利南京中央商场店。
4个月后,7-Eleven通过与当地企业金鹰商贸集团签订经营权合约,正式进入南京市场。这和罗森当时通过与中央商场集团签订合约的方式如出一辙。到今年4月,全时便利也进入南京,并声称要在3年内将门店拓展至300家。至此,南京在一年内吸引了4个便利店品牌的入驻。
不过,便利店市场的热度会随着品牌急速增多而下滑,挑战也会增加。南京的一名便利店从业者对界面新闻分析称,此前因为担心南京消费者的反日情绪,三大日资便利店一直对于南京市场处于谨慎的考察阶段,不敢贸然进入,南京市场除了本土的苏果便利也一直没有新鲜血液,自罗森先行进入,并实现了超预期的销售业绩后,引发了竞争对手的跟进。但盲目扩张会透支消费者的热情,也会让加盟商的盈利培育期延长,不利于行业发展。
三大日资便利店品牌中,仅剩全家便利尚未进驻南京。全家便利向界面新闻称,目前南京是全家便利规划展店的市场之一,“我们正在审慎规划”,但未给出具体时间表。
(来源:界面新闻 赵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