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网消息:4月25日,一则“重百新世纪与多点携手数字化转型百日战报”刷爆朋友圈。
在100天之际,重百新世纪智能购业务上线门店132家,O2O到家业务上线门店32家,累计销售额1.14亿,整体单量196万单,首批门店单日订单量可比上线日增长70%。截止目前,重百新世纪覆盖会员数122万人,9000件商品实现数字化重构,妥投及时率98.06%,累计下单用户82.89万。
对重百新世纪来说,这无疑是一份非常漂亮的转型成绩单。四年来,被誉为“地球派”的多点以切实帮助线下零售完成数字化转型而被高度认可。
今天,仅中国零售连锁百强中就有52家与多点建立深度合作,多点总用户数已达6000万,同时拥有1000万的月活跃用户,2018年GMV高达180亿元。在易观、QM、极光大数据等权威机构排名中,多点APP已连续两年蝉联零售O2O领域的第一名,远超京东到家、每日优鲜和盒马,体量是第二名京东到家的2.5倍之多。
在刚刚闭幕的“2019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上,多点斩获“2019中国零售技术创新大奖”。毋庸置疑,今天的多点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数字零售服务商,并且不断夯实中国电商第三极的地位。
近期,多点总裁张峰接受了《联商网》独家专访,就多点与中国零售数字化革命发表了自己看法。
零售新共识:无线上线下之分
从时间轴来看,2016年到今天的中国零售行业是这番景象:
2016年10月,“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后,行业同期还伴随着“无界零售”、“智慧零售”、“第四次零售革命”等不同的新提法,一时间令行业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同时让整个行业伴随着迷茫与忐忑。
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物种,背靠阿里这座大山,以财大气粗之势,进行“舍命狂奔”式疯狂开店,同时喊出了“三公里内寸草不生”这种极具威胁性的言辞,着实让实体零售焦虑不安。
盒马的行事方式和征伐言辞的确有“飞船派”做法。以永辉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也在实施商业升级,打造出超级物种。但投资过大,投资与回报周期过长也多被业内诟病。
成立于2015年的多点,早在新零售概念提出之前,就敏锐的意识到这场零售变革的到来。基于全面商业数字化的移动零售解决方案,以助力B服务C为宗旨,为传统线下零售企业提供零售电商系统,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历经四年的深耕,取得的成绩令行业有目共睹,被行业冠以“地球派”赞誉。
对于低头前行的人而言,抬起头来看清远方是必要的。当时间进入到2019年,“舍命狂奔”的盒马变成了“保命狂奔”,一字之差,可谓别有洞天。行进不到三年,今天这场概念繁多的零售变革让业内有了一个共识:实施全方位的数字化革命。
当然,这一时期,线下实体零售也在积极转型。2018年CCFA公布的连锁百强数据显示,部分企业全渠道销售占比20%以上,最高达到50%。中国零售连锁百强企业2017年平均全渠道销售额占比仅为0.8%,但是增长速度超过80%。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在2018年10月15日的商业全面数字化高峰论坛上曾表示:“全渠道正成为零售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作为实体零售商家的重要合作伙伴,多点对推动零售业全渠道经营起到重要作用。”
张峰告诉《联商网》:“数字化对于零售企业而言是闻所未闻的新变局,仅从表面现象梳理还远远不够,需要洞察新技术背景下商业规律,抓住商业市场里零售商不变的角色和价值。”
在张峰看来,这场数字化革命的本质,说到底并不是对零售的彻底颠覆和完全推倒,而是基于零售的已有商业基础,借助数字技术的加持,最大限度的提高人、货、场相互链接的速度和深度,从而提高传统零售的效率。
令张峰欣慰的是,今天业内对数字化的认知更进一步:零售以后不再区分线上企业和线下企业,用户也不在区分线上和线下,消费一定是多场景的,未来零售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的核心在于自身数字化程度。
更为巧合的是,同样出席2019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的福建冠超市董事长林永强,在《中小零售企业的创新与突破》的对话环节中表示:“零售商如果到了一定阶段,最好的标签是没有线上也没有线下。”
是的,今天的零售是不在区分线上线下的多场景时代,如果违背这个趋势,企业发展愈发艰难,甚至被淘汰出局绝非危言耸听。实现多场景消费,线下零售更具先天优势,当前的关键是如何把这种优势发挥出来。
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尤为关键
零售行业存在不合逻辑的现象。从2008年到2017年的十年间,中国连锁百强在客单价和人效等方面的数据并没有本质变化。实体零售的坪效一直在2万与2.1万之间徘徊,2018年公布的中国连锁百强的坪效2.1万元,依然没有实现突破,这正是暴露出线下零售的窘境。试图线上线下融合,但在效率方面提升并不明显。
事实上,除多点外,中国有很多助力线下零售数字化转型的科技公司。正是它们的推动,零售数字化转型迅速推进,企业从认知到接收,再到落地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但结果却告诉我们,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效果却不明显。
难道我们搞了多年的数字化转型没有效果?深入企业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尽管线上线下在融合,但线上与自身实体店以及各业务之间并没有产生过强关联,业务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不高,只在线上下单收货或者支付环节有关联。缺少对整个运营体系的数字化运维,导致经营改善效果不佳。
“过去几年,零售企业为数字化转型做了很多工作与探索,当然也有企业脱离实际走了弯路。这个阶段尽管很热闹,但是数字化的改造处于浅显层面,核心的效率问题并没有解决。” 张峰告诉《联商网》。
在张峰看来,一些企业数字化变革效果不佳,原因归结于两类:一是效果延迟,第二个脱离企业实际。后者更甚。
就像用热水器防水,先放出的一定是水管里留存的冷水,这种现象叫做效果延迟。在张峰看来,对于零售商数字化改造而言,认知也会效果延迟,这种延迟严重干扰我们的认知系统作出准确判断。
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数字化转型途径更为重要。武汉中百仓储在2018年上半年启动了100家门店与多点O2O合作落地到家业务。之所以与多点合作,武汉中百仓储新零售事业部总经理何飞告诉《联商网》:“多点的业务更接地气,一方面在系统上更深入一些。我们目前接触到的一些到家业务没有多点这样接地气,负责多点实际运营的团队做得更深入一点。”
何飞向我们举了一个小例子,整个多点对履约环节控制更细一点,有7个详细的考核和跟踪机制,包括客户服务,多点有相应的客户的机制,不同层级有相应的权限,能确保客户最大满意度。
与武汉中百仓储情况一样,黑龙江庆客隆停止与原O2O到家业务服务商的合作,于2018年6月与多点Dmall达成战略合作,将门店升级生活社区中心。之所以选择多点,庆客隆董事长王状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最终选择与多点合作,关键还是多点更利于我们这类传统企业数字化落地,通过多点带来增量从而实现企业转型。”
无独有偶,这两家企业仅是代表,连锁百强中半数以上的企业选择与多点合作,本身就是多点更符合传统零售数字化最好的佐证,否则怎么会有“地球派”的赞誉。
“地球派”多点肩上的责任还很重
“当半数以上的连锁百强把数字化转型的重任交给多点,这份信任就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的会员数量已经达到6000万。我们的合作伙伴和会员数量还在裂变式增加,一端是企业的信任,另一端则是日益增长的会员。”张峰说道。
但多点助力传统零售数字化转型并非顺风顺水。实体零售的惯性思维改变需要时间和过程。
CCFA与埃森哲在2018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零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存在三个问题:1、有心无力,资金投入力度有限。参与调查的62%企业投入不到5%;2、陷入误区,中后台技术重视不足。72%的企业重视会员体系和顾客服务,但在营销沟通、渠道建设、商品选品、供应链、支付体系、基础架构和组织变革、物流组织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不够。企业在打造“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零售模式时缺乏通盘考量;3、人才瓶颈,缺乏数字转型人才。参与调研的65%的企业选择缺乏人才。
“现在企业面临的这三个问题在多点面前迎刃而解,投入更少的资金,不受人才的限制,就能获得多点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技术。这么多的零售企业与多点合作,并且业内与多点合作还出现虹吸效应,这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服力。”张峰告诉《联商网》。
“多点可以倒逼传统企业参与数字化变革和落地。因为大家想做这件事情,但是可能传统企业对于技术、人才以及在数字化的理解上、资源上,相对来说需要像多点这样的外部力量给予支持。”何飞作为合作方中百仓储的代表,也曾在一场论坛上表达过与张峰一样的观点。
与多点合作后的零售企业,实现了围绕生活场景的全渠道数字化,能精准传达,实现个体体验。进而构建生态体系对市场和行业形成颠覆,形成创新商业模式和持续创新动力。零售企业的数字技术与商业融合发展成为常态,从而进入自我良性优化的循环阶段。
如果说重百新世纪是合作个案的成功,那么多点生态体系也已发挥巨大威力。在今年的多点401大促中,多点到店和到家业务齐头并进,全渠道订单量相比去年401猛增超200%。其中,合作商超到家订单较平日猛增3-10倍,50%的合作商超到店订单增长10%以上,最高达25%。今年与多点合作的品牌商也成为401的一大赢家:伊利全渠道订单量可比上涨239%,宝洁上涨150%,联合利华上涨287%,雀巢可比上涨253%。多点所展示出来成果,充分说明其与传统零售商在数字化方面努力后所取得的成绩,展露出多点商业模式在数字化零售领域的无限想象空间。
多点帮助零售企业通过数字化升级提高了效率,与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员工技能等产生的“物理反应”不同,它的全链条的效率提升更像一种“化学反应”,其呈现的是指数级的效果。
“转型必然海阔天空,守旧绝非风平浪静。”多点为中国零售企业实现成功转型,今天看功不可没,未来看责任更重。
(来源:联商网 程相民)
- 该帖于 2019/4/25 16:18: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