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探店盒马鲜生:杀龙虾有三种方法,却没有一种能拯救顾客的时间》,那时盒马鲜生刚刚开出北京的第一家店,融合了超市、便利店、餐饮店和菜市场的属性,同时接入了线上配送和大数据运营,一时风头无两。我现场体验了这个被马云寄予厚望的“新零售”试验田,对盒马鲜生掌门人侯毅宣称的“选址对盒马鲜生来说不重要,盒马本身是IP自带流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最主要的原因是,盒马鲜生的线下内容根本不足以帮我消磨掉等待一盘龙虾做熟的时间,因为它和传统的精品超市在选品上没有本质的区别,说白了就是没那么好逛,更何况,龙虾、面包蟹等爆款单品只是开业初期引流和提高客单价的手段,并不具有长久的吸引力。
两年时间里,我没有看到盒马鲜生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不妨碍它狂飙突进,100多家门店遍布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与此同时,有着科技、金融、零售背景的诸多新零售品牌纷纷跑马圈地,一条崭新的赛道变得异常拥挤,但大家比拼的重点似乎一直在开店的速度和质量上,而不在运营内容的创新上,市面上那么多新零售品牌,他们彼此的区别都不明显。
所以,当盒马鲜生官方确认了位于昆山吾悦广场的门店将要闭店,我反而觉得,这对狂奔了两年的新零售们来说不是一个坏消息,而是一个难得的休整契机。
首先,目前新零售品牌普遍呈现出了疲软的态势,有的持续亏损,有的缩减店面,严重的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闭,要知道,零售业背后牵动着无数供应链和从业者,收缩战线,反思战略,有利于行业理性重构,避免资源的无谓消耗。
其次,新零售因为宣称接入了大数据系统,带有鲜明的互联网属性,在近些年的语境里,只要贴上了互联网的标签,就意味着可以通过烧钱赢得行业规模和座次,而不必在意短期的盈利,甚至商业模式能否跑通也不是一件重要的事。
追求规模无可厚非,它往往是降低成本的第一要素,但新零售的成本中有多少是可以通过规模效应覆盖的?大数据和线上配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弥合规模和盈利的矛盾?经过两年多实践,现在或许是一个好的总结时机。
第三,新零售的噱头很新,但其中毕竟有两个字很古老——零售。这是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零售的本质是商业服务,所有的商业服务都必须保持迭代升级的能力,没有谁能够一步到位找到必胜的法宝,用商业的眼光看新零售的调整,会发现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它们近期反思后一致确立的新方向是菜市场,说实话,我很为它们捏一把汗,菜市场是一个比超市更残酷的竞争场景,物美价廉是硬道理,一切衍生品都是配角,互联网也不例外,可以想见,用不了两年,新一轮的反思还会发生。
最后,虽然我觉得新零售到了需要休整的时刻,但我不担心新零售会销声匿迹,因为线下的需求永远都会在,线上的需求也被逐渐培养和教育起来,让人们回到不能半小时配送到家的时代很难,消费者的钱总归是要花出去的,请新零售们再努力一点来挣吧。
(来源:经济观察报 张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