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北京华联股份迅速扩张 负债节节攀升

来源: 联商网 2004-04-14 14:43
  昨天,北京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称与北京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借款合同》,获得为期一年的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虽然一笔2亿元的贷款对上市公司来说数额并不算大,但记者发现,今年以来,董事会先后发布的六份公告无一例外的为公司借款公告。其中,借款涉及包括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市商业银行和石家庄商业银行等在内的5家银行,总金额达6.4亿元,且全部为一年期借款,而2002年末期,公司的全部负债合计仅为6.8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借款,不仅使人产生疑问,华联股份频繁借款到底为什么?

  在考察华联股份借款问题前,不得不提的是华联股份的历史。华联股份原名“中商股份”,是1998年在深圳上市的公司。由于经营情况并不理想,其大股东于2001年将股权通过裁定的方式转让给北京中商华通科贸有限公司,并于2002年更名为“华联股份”。收购完成后,华联股份在当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料显示,华联股份于当年先后投资和收购了广州华联、河南华联、呼和浩特华联等5家购物中心,同时还准备在武汉、昆明、石家庄、重庆等地投资新建购物中心。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公司的债务也开始猛增。到2002年末,公司的负债也由2001年末的1.38亿元猛增到6.81亿元,增幅达到了393%。与之相比,公司的利润由2001年的每股0.14元下降到2002年的每股0.04元,下降幅度达到71.43%。如果说2002年公司还能够靠出售资产勉强盈利,那么2003年,公司便大踏步地进入亏损队伍。虽然其年报尚未公布,但从公司半年报和第三季度季报来看,公司已经开始持续亏损。与此同时,记者发现,该公司的负债持续增加,2003年9月,流动负债已经达到了9.2亿元,资产负债率已经接近了临界点。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公司如此大规模的借债,除了董事会公告中提出的大规模扩张以外,也许还有其他原因。而从2003年7月的一份公告中,可以使我们对这个疑团略见端倪。在该份公告中,公司宣布出资8100万元收购河南建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而这正是另一家上市公司—海虹控股宣布由于风险过大而放弃收购的股权。

  利用银行贷款收购与公司有着密切联系而实际经营并不理想的公司股权,华联股份或者其大股东是否在利用这一常见的“资本运作”手段从公司套取巨额现金?本报记者将继续予以关注。(消息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记者 曾昀)
本文为联商网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