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旧高管集体下课 新东家金鹰国际“清理门户”
来源:
2004-05-17 08:59
金鹰)签署了1.2亿收购新百集团的协议,其中有“领导层三年不变”的承诺。 新百集团总经理由金鹰所中意的肖红兵接任。
坊间普遍认为,实际上更大的好戏还在5月27日南京新百股东大会之后,争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才是最关键的。基金经理评论,金鹰此前的做法似乎有些操之过急,毕竟平稳过渡对三方都是有好处的。
3.6亿是不是注册资金?
12日这一天,记者没有在新百集团找到李三宁的身影。办公室说,李总出差了。李三宁在电话中说,他本人并未出席会议。但他表示,自己所知道的情况是上市公司南京新百股份(600682)的管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等没有变化。
在此之前的4月29日,李三宁广邀南京本地媒体记者,表示金鹰按转让协议应该到账的3.6亿元注册资金仍未见踪影。按金鹰收购新百集团的协议,应该在签字后的20天内,将3.6亿元收购和注册资金交付南京市,但至今未兑现。
李三宁的公开质疑,引起了金鹰的强烈不满,也加速了集团董事会的解散。
而从2004年4月28日开始,新百集团所属部分员工在南京建宁路等地公开请愿,表示不能接受一个私企到处借钱来收购新百这样资金充裕、经营出色的国企,并且新百的员工至今没有看到金鹰对收购后的员工安置方案。按有关规定,此方案在签约前应该与全体员工见面,并需经职代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
南京商贸局有关领导证实,金鹰确实没有按4月8日的协议,将3.6亿元的新新百集团注册资金支付到位。按照金鹰与南京市国资集团所签协议,1.2亿元作为受让新百集团整体产权的费用,3.6亿元作为重组后新的新百集团的注册资金,只有在这笔资金到位并变更集团法人后,金鹰才真正具备资格运作一个全新的新百集团。
关于这一点,金鹰一位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金确实还没有到位,但他否认3.6亿是作为注册资金,而是用于新百集团今后的发展。他向记者表示,李三宁所说并不完全是协议规定内容。
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在国资委等政府有关部门没有批准新百股份的国有股转让给新百集团之前(此时的新百集团已经是金鹰全权所有),金鹰不会轻易付出3.6亿。按照核算,这3.6亿应该就是新百股份24.49%国有股的转让价格。
金鹰家底
“ 1995年,金鹰的掌门人——美籍华人王恒带着2000万美元的集资款来到南京投资。 2000万美元并不是王恒个人所有,大部分资金来自类似同乡会等类似机构的筹集,利息颇高。通过南京化工厂高级工程师李文华搭桥,王恒回国和工商银行合资组建金鹰集团。”南京金贸(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春强在回忆金鹰的成长过程时,依然记忆犹新。当时金贸集团和金鹰都属于南京工商银行的三产。
“我记得很清楚,1995年的时候,银行的出资要比王恒多得多。在建造金鹰国际商城中,银行至少占有超过60%的股份,当时的地价也很优惠。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中央严令银行不得办三产,介入经营,市工商银行必须退出。金鹰拿到地的时候可能是几千元一平米,后来他卖给银行的时候已经涨到了几万元一平米。具体的数据记不清了,但价差最起码有6、7倍。”
工商银行的一进一出,成就了金鹰最大利润的原始积累。而且,造就了金鹰1997年成为了南京唯一的外资独资的商业企业。
目前,金鹰并没有对外公布整个集团的详细的业绩情况。新百集团一位高层员工表示,金鹰购物中心的确是南京盈利情况最好的商业企业,但金鹰在所涉及的高科技、地产等多方面都是败多胜少。
代价和收益 金鹰一位高层向记者坦承,从金鹰成立的那天起,就希望通过收购来得到借壳上市的目的,而且新百是其选择的最主要目标。
金鹰不惜代价的举动,让众多证券分析师都在试着计算金鹰的投入和收益。
目前,金鹰对新百集团的付出为1.2亿,二级市场最少付出3.1亿,而按照承诺还需投入3.6亿其已经动用了近8亿现金。
在吃掉新百集团之后,金鹰也吃进了大量的债务。
例如交家电2001年营业收入15亿,2002年营业收入10亿,到2003年的营业收入2亿,缩水程度让人惊讶。但是,债务再多,金鹰将得到的收益也不斐。
首先是一个极难得到的商业上市公司的壳;其次是在南京市中心新街口掌控3家大型百货公司;第三,金鹰可以将自己连锁百货的优质资产置入来获取流通股的支持。 另外,目前商业上市公司普遍极具价值的商业地产也将让金鹰直接获利。(消息来源:经济观察报/ 周依亭 石成)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