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厉玲:我的五年银泰路 学习思考寻找新起点

来源: 联商网 2004-11-08 07:14

  从传闻到事实   

  关于厉玲即将离开银泰的消息,今年早已在业界传开。5月份,中国银泰百货集团在浙江成立,厉玲被任命为集团三个副总裁之一。厉玲是否离开银泰的传闻迅速演变成两种说法:一种说可能很快离开,知情者的依据是,银泰百货的三个集团副总裁的脾气未必相合;另一种则说厉玲不会走了,银泰集团将会在百货上有更深程度的发展,厉玲还将另有重用。   

  谜底在10月份揭开。国庆长假刚过,网上有人放帖透露:厉玲已经离开银泰。而银泰内部员工讲,厉玲从10月初起,正式没去银泰上班。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厉玲一直对离职之事保持低调,直到昨日才表示愿意接受记者采访。   

  现在可以引用厉玲本人的话:“我10月份正式收到免职文件,就不再履行银泰百货集团副总裁和浙江银泰百货公司总经理的职责了。我给自己定在11月1日正式离开。”   

  昨日,浙江银泰的一位中层干部向记者证实,接替厉玲的是原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副总经理夏雷。目前夏雷是中国银泰百货集团负责营运的副总裁,兼浙江银泰百货公司总经理。   

  至于夏雷为什么会在此时出任银泰如此重要的职务,中国银泰百货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意味深长地透露,银泰这几年正在百货业上谋求霸主地位,收购是一条捷径。   

  主动还是被动   

  对于一个高级职业经理人的离职,人们自然地想去探究原因。对于厉玲的外界评价一直褒贬不一,一些人认为她有时过于锋芒毕露。   

  在她离职之后,业界各种猜想由此而生,有人认为要走的消息传了那么长时间,到现在才走,是她不想离开银泰,老板要她走,因为她在银泰的光芒太强。也有人说,是别的大企业来挖她,她才决定离开,因为银泰百货已经发展到高峰,厉玲需要在此时功成身退……厉玲就此坦然地说:“不是特别主动,也不是特别被动。”对于一个从小带到大的企业,厉玲表示当然是有感情的。5年合同到期,是离职的一个客观因素。   

  “银泰百货从一开始的困难期,走到我任职期间的飞速发展期,我圆满完成了银泰董事会交给我的任务,而银泰百货将会开始走第三个阶段。这个时候,我需要对自己作出一个选择,而我认为自己现在特别需要时间来休整、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所以我选择了离开。”   

  “对于公司本身来说,在百货业上也需要设定新的发展计划,选择新鲜的人充实企业管理层,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我走得没有一点委屈和遗憾,因为我在这里得到的东西比原先想像的要多得多。我用5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赢得了外界的尊重,这不是能用金钱换来的;我要感谢银泰董事会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老板给了我充分的信任。5年里我还学会了如何完整打理一个企业,获得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我也要感谢银泰的员工,银泰的今天,是我们共同创造的。”   

  期待二次飞跃   

  1999年10月13日,厉玲走出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到银泰后,一时引发了杭州商界的“地震”。在召开的第一个记者见面会上,她曾经对媒体说过:“我是一个追求新鲜的人,我想走一条自己的路,所以我选择做职业经理人。”   

  “5年之后,需要对自己作一个总结,一个思考,同时要花些时间对零售业做一个全面的研究,这是我离职的最大一个原因。”   

  “职业经理人不是天生的,要有思考,才会不断地完善自我。我希望通过这次休整,进一步提升自己。”一位银泰员工说起厉玲给他们带来职业素养上的影响,就提到她说的这点:厉玲会要求中层干部每件事情做到第三遍的时候,就要好好地思考,要想到提升。   

  一向喜欢读书的厉玲,刚刚完成对国内几十家上市零售企业今年第三季度报告的分析,又忽然对郎咸平的“保姆理论”产生了兴趣。   

  在郎咸平看来,职业经理人好比是主人家的保姆,保姆惟独要做的事情就是帮主人家看好孩子、打理好家。   

  五年银泰路   

  1999年9月27日到2004年11月1日,厉玲在浙江最大民营零售企业的一把手岗位上度过了五年。   身为中国银泰百货集团副总裁、浙江银泰百货总经理,浙江银泰从厉玲进入的第一年1000多万元的利润,做到了现在的年利润1亿多,创造了商业界的奇迹……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她无疑登上了浙江职场、商界的顶端。   

  用她的话来说,“我做过11年半的商场百货总经理,管理过两家公司(银泰和杭州大厦),出任过上市公司董事,也参与过收购、兼并国有企业(宁波华联、杭州新天龙);五年里银泰年销售额从1999年的4.18亿,增加到2004年度预计的15亿元以上。”   

  然而,这位最知名的银泰人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令她名声鹊起的商业平台,留下了浙江零售业的一段佳话。   

  起步:“高级地摊”   

  “我刚到银泰的时候,人家说银泰是‘高级地摊’。”回忆这段往事时,厉玲提高了声量,“当时每天的账上只有几十万元流动资金,却有三家银行各有一千万贷款同时到期。”   

  这也是银泰最艰难的时期。1998年开业的银泰百货,刚刚克服了亚洲金融风暴,却迎来了一轮杭州人的“信任危机”。当时,有位著名教授断言,银泰会在开业一年内关门。   

  “但是,银泰有几个优势是无法抹杀的———地段好、规模大、机制灵活、员工年轻有活力,这也是我跳槽到银泰的最大原因。”   

  银泰有45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315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更关键的是,它按照一个现代商厦的标准建设,所有的营业面积都被集中在同一幢楼里;同时,它位于杭州最好的商业地段,有着民营企业的特殊机制与一批精明干练的职工。   

  因此,厉玲上任后,银泰很快就迎来了新局面。   

  调整:“分开妈妈和女儿”   

  “我上任最初做的,就是把顾客年龄压下来,当时曾经有不小的压力,有人认为:妈妈和女儿怎么可能在两个商厦购物呢?”   

  “然而,事实证明,妈妈和女儿完全可能分别是两个商厦的忠实顾客。”   

  正如厉玲在杭州大厦任期内,首先把化妆品、鞋类安置在地面一楼,把烟酒食品调整到地下商场一样,她又根据发达国家商厦的经验,在银泰作了多种尝试。   

  银泰内出现了星巴克,七楼兼营餐饮,八楼被辟为运动馆,整体布局朝着合理化前进的同时,定位也悄悄地越来越年轻。   

  “去年,我曾无意中听见一位律师说,‘我从来没去过银泰’;这话换作五年前我可能会很生气,但是现在我却很高兴,因为这说明我们的定位成功了,区分开了妈妈和女儿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消费群体。”   

  创新:“满300送120”   

  搞“满就送”最早的不是银泰,然而银泰却把这类活动做得风生水起,形成了杭州商厦的一大特色。   

  “消费者当时不理解,有人认为是变相涨价,干吗不直接打折或者送现金?”厉玲笑吟吟地说,“在宁波搞‘满就送’时,还有消费者恶狠狠地把赠券丢在地上,嫌换券太麻烦。”   

  “在商言商,我们搞‘满300送120’,目的就是让顾客二次消费,这样顾客花的钱就不是180元,而是420元。”   

  过去商厦的促销活动,基本可以用“买毛巾送牙膏”来概括。由于赠品品种有限,消费者很难激起购买欲望,商厦也要准备大量赠品;而实施“满就送”后,消费者方便了,商厦日营业额也平均增加20%-30%。   

  与“满就送”同样有特色的,还有银泰的“七楼特卖场”。   

  “最开始搞特卖场,纯属应急,因为每个品牌都会不定期打折,影响了商厦的整体定位。当时七楼也不理解,觉得减少了他们的营业面积。”厉玲说,“但后来,随着特卖场的频率、大小、灯光、收银台布置都确定下来,整个商厦都感觉到了好处。因为特卖场形成了一种‘喷淋效应’,把人流一口气吸引到七楼,然后再逐层稀释,大大增加了人气。”   

  谢幕:为了新起点   

  “1999年,银泰全年销售额4.18亿,税前利润1500万;2004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5亿,利润1.5亿。”   

  “光七楼特卖场,2004年的销售额达5000万-6000万,利润五六百万。”“去年12月31日,银泰日营业额达到了惊人的3771万元,可以用‘钞票数都数不过来’来形容。”   

  厉玲是一个特别喜欢用数字来说明问题的人。对于数字记忆的准确性,往往会让对方感到惊讶。而对她5年职业经理人的生涯,也许用数字最能总结出一个结果。   

  厉玲讲,现在在家里,暂不会忙于进入工作状态,而是休息、充电、学习、思考,以及对一些其他行业的经营者“授业布道”。她认为,这是她的一个“人生加油站”时段。   

  圈内人感悟   

  厉总使我们提高职业素养   

  浙江银泰百货公司某员工:我觉得能和一个成功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共事,可以对自己的职业素养有很好的培训。   

  在银泰,我们每年都会举行部门经理头脑风暴培训活动。厉总在任的时候,我们有一句话:“百货无大事,都是小事情,从每一件小事情做起。而且要从每件小事上总结出一些东西来。”于是,银泰第一次做岁末酬宾时,大家就开始想,如果还想把业绩提升1000万,就要从收银员上下功夫,把收银的容量放大、软件提升,把收银员开发票等工作分解出来。结果第二年岁末,我们果然多做了1000万。   我相信,换了新的职业经理人,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另一位职业经理人的长处,得到新的培训。   

  厉玲成功地做大了银泰   

  某百货公司高层领导:厉玲5年前从杭州大厦走出,以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进入杭州商界,最终能取得成功,与她个人努力当然密不可分。她是一个想做事并且能做事的人。   

  定位理论、银泰在后来的一些营销策略,在杭州大厦多多少少已经有一些影子,厉玲善于总结,不断去完善它、提升它,使得很多人去关注它,这是厉玲的一个最大特点。特殊的角色地位,也使得她和银泰的受关注度比其他商场多少要高一些。   

  但也要看到,这5年杭州商业整体大环境,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百货零售业整体发展势头不错,居民消费能力猛增,对于时尚和品牌的追求都在快速增长。浙江民营经济又特别发达,更为银泰的发展带来潜力。   

  银泰位于武林广场商业中心,大楼的物业基础很好,开业时规模就很大,商场基本格局就已经定得不错。这些都是机遇。   

  厉玲会有更好的机会   

  某零售业职业经理人:如果把厉玲放到国内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看,她的职业经理之路还不是很长。国内百货业,有的人做了一二十年职业经理人,同时为两三个老板打工的都有。   

  最终做得怎么样,与老板非常有关系,银泰老板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平台,这几年一直能放手让她做,加上她的聪明才智,结果做得不错。   

  职业经理人就是老板的打工者,不可能总是为一个东家干活,职业经理人流动起来,才会有价值。微软在中国可以两年换一个老总,银泰换一个高层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厉玲在银泰百货高峰期退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不同的职业经理人有不同的个性,有的人属于开拓型,特别适合做商场开业。厉玲目前做的都是从人家手里接过来的活,而且都做得不错,至少说明她是一个能做事的人。   

  一个老板如果能够清楚地看待每个职业经理人的特性,适时地取舍,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发展也非常有好处。   

  走好,职业经理人   

  五年前,厉玲从杭州大厦跳槽至银泰百货,有媒体感慨:浙江零售业终于诞生了一名职业经理人。今天,当厉玲与银泰分道扬镳之际,难免让人翻起回忆。   

  什么叫职业经理人?上海市劳动局和有关部门曾给出过一个标准:具有全面管理知识和全面管理技能,能独立运作一个经营组织运营的管理者就叫职业经理人。也就是说,不但普通白领够不上,连一般的副总经理也不行,至少也要是常务副总经理这样懂一行、通一行的专家型企业家。   

  这类企业家,不同于常人心目中的“老总”。西方管理学把企业分成四个阶段:创业期、生长期、正规化期、机制完美期。真正的职业经理人是企业进入正规化以后通过市场招聘过来的,也是不断流动的,而非创业元老辈的人物。   

  只是,对于曾经付出无数劳动、支撑企业走过创业期的职业经理人,目前仍没有相对可观的薪酬回报可以预期,只有少数人能从资方手中获得少量股权。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创造财富的原材料有三种,一是资本,包括土地、原材料、劳动工具,二是劳动,三就是企业家精神。光有资本和劳动,而没有企业家在其中起到整合作用,组合起来的企业只是无创新能力、无开发能力的仿效品。然而在浙江这片投资热土上,尚有很多企业仍停留在最初的管理理念上,或者老板一人当家,或者管理层清一色“亲友团”,或者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当了“花瓶”;这种不放手、不让权、不给钱的资方态度,正影响着浙江民企的进一步壮大,也伤了职业经理人的心。   

  国内一位管理学家说过,中国管理者的成本是全世界最低的,但中国的管理成本是全世界最高的。   

  负担着过于沉重的职责,看护着不属自己的家园,守望着也许美好的前景,正与厉玲一样走在职场顶端的职业经理人们,留心脚下的路,请走好。

  (王桂珍 徐行 都市快报)

本文为联商网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