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合肥生鲜经营扫描:超市争食生鲜大餐

来源: 联商网 2004-07-02 09:09
  说到菜市场,“农改超”、“农加超”……一个个新名词不时在人们的眼前跳跃。有敏感人士注意到,自2002年上半年开始,以福州市为代表的南方许多城市开始将农贸市场改造为超市形式,通称“农改超”。还有一些城市在改造传统农贸市场的过程中,将农贸市场与超市相结合,被称为“农加超”。人们还注意到,即将入驻合肥乃至国内的“家乐福”等跨国零售大牌,也将在超市里“吆喝”叫卖蔬菜、鲜肉和大米等农产品。有的宣称,今年就将在“生鲜卖场”的基础上推出若干“生鲜超市”,像家乐福此类店新近在北京开门。

  在这种大背景下,地理位置居中的合肥,市场受冲击在所难免,好在合肥超市已有行动。近年来,合肥连锁超市、大卖场纷纷辟出生鲜专区,高声叫卖此起彼伏,成为超市里最抢眼的一块“宝地”,但也问题较多。随着夏季即将来临,配送、保鲜等又将成为关注的焦点。那么,合肥超市生鲜商品未来的路如何走呢?

  超市生鲜量高达3成

  如今生鲜究竟在超市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超市商品可分为百货、生鲜和其他如家电、化妆品、服装等三大类,而生鲜商品又细分为蔬果、肉类、水产和熟食等。对此,接受采访的市商务局总工程师王可健介绍,如果说百货是超市赚取利润的主要来源,其他是超市业态不可缺少的成分,生鲜商品则是“最能拉动人气”的。用他的话说,“生鲜是超市的灵魂”并不为过。

  无利不起早。合肥市商务局综合信息处最新统计表明,合肥各家超市经营的生鲜商品平均毛利率约为10%,而生鲜销售额占总量的比重已达30%上下。当然,由于各超市营销策略、连锁化程度等不同,这两个数字可能差异较大。像北京华联和平店生鲜区经营面积为1700平方米,这占到总面积近1/3。加之生鲜常以低价示人,销售比重较大,接近30%。百大合家福连锁超市9个门店,则依托百大集团旗下“大菜篮子”周谷堆连锁配送,在生鲜、尤其是蔬菜的价格上独具优势。其中,位于马鞍山南路的合家福购物广场生鲜区经营面积为3600平方米,虽然只占总卖场面积不到1/5,但生鲜销售比重达22%,仅蔬菜一项就多达上百个品种。更有甚者,素有“市民的大厨房”之称的商之都红府超市,生鲜销售比重高达44%。

  外地商品占绝对优势

  据市商务局提供的数字,合肥各大超市中,竟然多达85%左右的生鲜产地不在合肥、乃至安徽。剩下15%左右的本地生鲜主要是蔬菜、熟食、面包面点及部分水产品、鲜肉、净菜、禽蛋、豆制品等。

  不妨举例说明。像蔬菜,北京华联、百大合家福等多数商家都由周谷堆连锁配送。你我他超市则采用自营的方式:从周谷堆采购,再向所属门店统一配送。商之都地下超市及红府超市蔬菜主要来自本地“子兴”和“高山”两大经销商。说到熟食,合肥超市经销的熟食过半都由“老马熟食”供销,“安信”、“兄弟”和“紫燕”等分享余下的份额。淮南八公山豆制品则在合肥超市豆制品中独占鳌头,“罗老大”、“大富”等经销商占据有限的一席之地。其他还有一些净菜、鸡蛋、水果来自本地或本地的代理商。

  与之相比,外来生鲜可谓大放异彩。产自东北、无锡、上海等地的大米所占份额远远超出本地大米,福建的“金松”、“真林”,东北“新奇”,浙江“三江”等南北干货也多出自省内大别山地区。还有,内蒙古“蒙牛”、“伊利”,上海“光明”,南京“卫岗”,长沙“旺仔”等共同“夹击”合肥的白帝乳品,河南“思念”、“三全”等冷冻制品所占份额也高出本地“皖毛毛”和“顶点”。除此之外,在江淮大地畅销的外地拳头产品还有南京桂花鸭、海润冰鲜、高邮咸鸭蛋、江苏银燕腌制品……合肥人几乎耳熟能详。

  而生鲜产地分布失衡,是因为省内资源匮乏吗?非也。除了海鲜等水产品外,绝大部分商品在省内有较充足的资源。王总工程师介绍说,首先,这当然与省内农产品深加工欠发达密切相关,但厂商、商家的经营理念更是主因。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在合肥一些较大超市,至今连丰大的面条都未能上柜。看来,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同时,厂商转变经营思路,努力建立现代营销网络体系已迫在眉睫。

  做“活”生鲜绝非易事

  合肥市现有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近30个,它们散布在各个居民区里。但在超市中做“活”生鲜绝非易事,因为它截然不同于在菜市场里。超市叫卖蔬菜、水产品和鲜肉等初级生鲜产品并不占多少优势,例如蔬菜,价格敏感毛利往往很低,而水果毛利相对高一些。所以,超市经营生鲜一定要找准自身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销售策略,扬长避短,才可能收获期盼的利润。

  相比超市的包装食品和日用品,生鲜品品种看起来不多,加之随季节变化而变,不过1000多个品种。但如果加上对商品的单品管理和严格的有效期管理,再加上超市的陈列标准、卫生标准、损耗和库存控制等一系列管理要求,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无形之中就被放大了好几倍,经营风险随之增加。这也是超市经营生鲜立项之前必须充分估计的。

  毫无疑问,生鲜超市化经营市场前景广阔。经营得好,不仅能集聚人气,而且赢利的空间可谓很大。要想使超市生鲜快速发展,必须设法“放大”它本身的经营优势。如商品的卫生、安全,这对于超市成功而言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明示服务承诺之外,还要认真对待顾客投诉、退换货及其赔偿,等等。另外,超市生鲜区与传统农贸市场生鲜品集成度相比大为提高,生鲜深加工产品不断创新,才是生鲜区获利的真正增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合肥变革农产品营销业态、改造传统农贸市场已到了吹响号角的时候了。

  设法赚吆喝也“赚本”

  合肥加快改造农贸市场,显然不能照搬福州等地“农改超”模式。那样一来,首要的难题即是投入资金太多。而且,可能引发菜价波动,更不可避免地涉及大批原有市场经营户如何分流、安置、再就业等重大问题。由于农贸市场分布较散,配送难保及时、消费者能否接受也是一个个问号。

  由于“农改超”模式弊端不少,有的城市就在农贸市场中增设超市,逐步改变农贸市场的经营业态,重新组合和调整布局,使农贸市场和超市相互促进,互补有无。这种“农加超”是实现“农改超”的过渡模式,国内像武汉、义乌等城市就是这样做的。

  有专家建议,结合合肥的实际情况,分步骤试点实施“农加超”改造是条捷径。像义乌市仅投入近400万元资金,就完成了9个农贸市场的“农加超”改造,总面积达到4528平方米。与之相比,一个2000平方米的生鲜超市,除租金以外投入还需要300万元左右。“农加超”不仅投入少、见效快,而且通过增设超市,农贸市场摊点规划会更趋合理,市场成交额会明显上升。随着引入连锁经营的监管手段,购物环境会大为改观,市民很快就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合肥晚报)
本文为联商网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