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超市集体死亡原因探究
来源:
2004-08-02 09:58
先天不足被“夹”死
丹凤新寓生鲜超市开业之初生意不错,可不久,一街之隔的金润发大卖场开张,几乎一夜之间就把原属于生鲜超市的顾客群抢走。生鲜超市既没有大卖场规模大,又没有大卖场品种多,价格也没有大卖场便宜,所以,关门是唯一选择。
龙蟠生鲜超市开业之初也是生意兴隆,1个月后,相距100米内又出现一个汉中门农贸市场,结果,人气大失,支撑不住,最终选择关门。
同是经营生鲜,为什么大卖场能够支撑?苏果超市公司生鲜部负责人王一工说,大卖场经营生鲜的其实也很少赚钱,甚至可以说都赔钱,但他们用生鲜带来了人气,用百货等商品的赢利来弥补生鲜的亏损,总体是划算的。而生鲜超市单一经营,无法弥补损失。
那么,农贸市场也几乎完全经营生鲜,为什么他们能生存?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主任童仁才说,两者的费用几乎不可同日而语。配备一个800平方米的生鲜超市,需要配置的设备设施价值70万元以上,是同等面积农贸市场投入的4倍;一个600—1200平方米的生鲜超市,至少需要40人(两班制)才能维持运转,这个人数是同等规模农贸市场的5倍。日常经营成本也不同,以龙蟠生鲜超市为例,从去年8月6日到今年1月31日的164天里,他们缴纳电费8.21万元,加上水费、包装费、收银纸等费用,占同期经营总成本的25%。而比龙蟠生鲜超市大300平方米的香铺营农贸市场,同样164天,共缴纳电费3.92万元,仅是前者的三分之一。行家测算后说,按照生鲜超市对店堂环境、营业时间、营业设施等的必备要求,一个生鲜超市的费用约占运营总成本的80%,如此高的运营费用是生鲜超市被大卖场和农贸市场“夹”死的主要原因。
急于求成被“急”死
市政府对从事“农改超”的企业有奖励政策,这个政策对引导企业参与“农改超”有积极作用,但是,这批参与“农改超”的企业多数是外行,难逃失败命运。
市场调研不充分,急于上马,结果骑虎难下。某生鲜超市考虑到租金低,在一个机关大院内开超市,可是该机关无法兑现“对外开放”的承诺,客源大大受限,结果入不敷出,只好关门。华阳佳园生鲜超市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都是比较过硬的,可是,百米内的一个马路市场他们忽视了,结果市民还是到马路市场买菜。
异想天开,急于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最典型的是鑫荣超市。鑫荣在长虹南路开了第一个生鲜超市后,在71天内,匆匆忙忙在其它地方连开两个店,而运作方式是用前一个店的营业款投入后店建设,由于资金难以周转,无力支付货款和人员工资,结果三个店“猝死”。
参与“农改超”的企业多数都实力单薄,上马后都想快速收回投资,所以,他们多数采用招商方式,而招来的小老板实力同样单薄,几个月不赚钱,立马收摊走人。而投资者几十万元投下去,都急于收回投资,半年不赚钱,心里就发毛,导致方寸大乱,终告败北。苏果超市说,生鲜超市必须有一个配送中心,连锁店家至少在10个以上,才能降低成本,抵御风险。而南京生鲜超市大多单门独户,实力单薄,没有一家有能力将其它生鲜超市组织起来统一配送。(南京日报)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