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建:国际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报告
来源:
2005-01-11 17:35
(联商网现场报道)目前国际零售巨头在中国的拓展现状。
截止2003年,商务部统计有6家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了中国零售业前30强。其中还有个特别现象,2003年,家乐福以单一的业态名列中国单一业态的第一,从它进入中国到成为单业态的第一,还不到10年,可见,我们的零售业的组织能力是很不够的。
再看其他零售巨头在中国的发展变化。2005年,我们期盼沃尔玛上海的开张;好又多在大卖场在中国的店是第一位的,尤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易初莲花在上海有11家;欧尚的发展非常慢,但是不要小看它,它稳扎稳打,布点在杭州、北京、上海等1线城市,虽然店数少,但是它每家店的盈利情况都非常好;大润发和欧尚的合作一直在进行;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百安居在中国的店中,4/1的店分布在广州和深圳,而他们的运营业绩也是全球最好的。很多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店是他们在全球中最好的;KFC在中国的发展使得它在中国的利润是美国以外市场的1/3。
再看他们的发展趋势,家乐福在2005年计划新开10-15家店,同时开出迪亚天天及冠军超市,家乐福在扩张中经常保持这种同心业态的发展,即在一个区域中分布大卖场、迪亚天天和冠军超市。欧尚的布局主要以上海、北京、成都三个城市为代表的三大区域来布点。
我们认为国际零售巨头在中国的发展的布局,5年时间集中在大卖场业态,因为目前它是最适合中国零售市场的,一方面打压中国小型超市,第二,传统零售业的第一业态--传统百货可以被大卖场所取代。
全国来看,大卖场增加了18%;超市增加了27%;小型超市增加13%。大卖场的增加,使得传统百货店数量的下降,现代百货的业绩上升,而整个百货业的业绩也得到了提高。
单看上海,大卖场店铺增加了27%,销售增加了17%,但单店业绩却下降了8%。小型超市2003比2002减少13%店铺数量。便利店业态目前尚处在一个调整期。根据调查,上海大卖场分布在在内外环线间有95家。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97家,我们当初认为整个上海最多只能开60家,但是现在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我们估计2005年底家乐福会达到八家,华联十一家等,布点主要集中在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总数会超过121家。
外资企业的组织商品能力和管理能力很高,加上强大的资金实力,大的国际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很可能采用购并来完成。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零售业增长率中, 台资增长率要高于其他外资。他们的扩张属于一种策略性的投资经营,并非永续经营,他们会找好的机会将其门店卖掉。比如像tesco并购乐购。现在也有很多职业经理人在江浙一带大开卖场,因为他们知道外资的选择要求,在开店的时候也没有业绩的考核,而且不考虑回报,只求能开店就可以,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卖掉。但事实上想卖给外资,如果经营太差的门店,外资是不要的。乐购就是因为经营情况好,tesco才会花大价钱并购。
很多国外资本在中国没有店,但是一旦通过并购,就会迅速增大实力。如果我们没有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就要败北。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