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热”辨析 重走日本之路?
来源:
2005-05-11 14:14
近年来,在持续升温的中国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学界以20年前的“日本教训”警言人民币升值后可能带来的恶果渐渐成为一种主流思潮。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在日元被迫大幅升值后,走上了疯狂的海外扩张之路;然而在90年代初期,随着升值所诱发的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萧条。如今,在TCL、联想等一批大企业的带动下,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热潮正在逐渐升温,这种情况的出现似乎更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狐疑:中国是否会走上20年前日本走过的弯路呢?而对于项兵提出的“买下沃尔玛”的“疯狂想法”,接受采访的专家更是很自然地把它和“日本故事”联系在一起。
“日本教训”到底是什么?
日本经济在战后事实上经历了两轮的高增长以及与之相应的海外扩张热潮:第一轮发生在日元升值前的50年代-60年代。在这一阶段,日本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把大量商品“倾销”到国际市场。一位加拿大学者撰写的《商业制胜之日本》如此描述:“日本制造”当时“成为了质量低劣、价格低廉的代名词”。这和“中国制造”目前的境遇何其相似。不过,经过此后近20年的励精图治,到了8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在许多关键性领域奠定了相当大的优势地位。由于日本国内市场渐趋成熟,国内制造成本大幅度上升,加上国际贸易壁垒的压力,许多企业已开始寻求海外投资办厂。但是在这一时期,日本企业的海外扩张并未形成气候。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实际上出现在日元升值之后。
1985年9月,OECD七国财长与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广场饭店签订“广场协议”,决定美元对世界其它主要货币的比率在两年内贬值30%,以此逼迫日元升值。在随后的10年里,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将近3倍。
日本企业于是开始大量购买美国企业或在美国开设工厂。日本的经济结构也因此发生重大变化,由商品输出开始转向资本输出。
“广场协议”签定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迅速飙升:从1986年的22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顶峰时期1989年的675亿美元。在1986年到1991年的5年时间里,日本海外投资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这一时期,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
到了1998年,日本的海外净资产余额超过了1万亿美元,成为令人羡慕的“世界首富”。但与此同时,日本也因此患上了“经济成功病”。据估计,当时日本的海外投资中,工业投资只占1/4,另外3/4则投向了金融、保险、地产和商业。这也是导致日本经济后来“泡沫化”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项统计显示,在1985年到1990年间,日本企业超过500亿日元以上的海外并购案有21起——18起是针对美国公司,3起针对英国公司。在这21起大型并购中,日本企业收购了8家美国或英国的制造工厂、2家制药企业、2个矿山、3家银行保险机构、3个影视企业以及3个不动产。3起著名的不动产收购案是:1988年,日本不动产公司斥资2880亿日元收购英国洲际饭店;1987年,青木建设用1900亿日元收购美国威斯汀饭店;1988年,三菱地所以1200亿日元收购并控股美国洛克菲勒中心。
中国应该走日本走过的路
“目前工商界对当年日本海外并购普遍评价不高,主要是因为日本当时购买了大量不动产,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严重贬值。”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康荣平指出。
不过,在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看来,“日元升值是日本走向强国的一个起点”。他表示,日元升值造成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主要是因为市场饱和,需求不足,但它使国家整体经济迈上新的台阶——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从最初的只有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到现在拥有资本优势。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日元升值3倍后某种程度上成就了日本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日本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仲大军强调,目前在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时候进行海外并购,是不明智的。
袁钢明认为,80年代中期日元大幅升值后,日本企业在海外所进行的大规模并购是成功的,因为现在海外资产收益已经成为日本经济支柱。进入21世纪后,日本国内经济虽然是负增长,但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总收入却是中国国民收入的两倍。
“中国面临当年与日本极其相似的情况。”袁钢明指出,“应该让人民币适当升值,走日本曾经走过的路。”他建议,国家应该顺势而为,让企业走出去,让资本流出去。因为目前国内很多产业的市场、开发环节以及产业升级的要素都在海外。
袁钢明还表示,学习日本,首先应从销售环节的并购开始,获得销售环节的超额利润,然后再占领外部市场,把生产环节移过去,再逐渐通过在当地雇佣人员向核心能力逼近。
中国应该学习美国,而不是日本
与上述意见不同的是,更多的学者认为,如今中国与日本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截然不同,学习日本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康荣平认为,目前的中国与80年代日元大升值时的情况不太一样。
当时,日本的海外扩张是因为日元升值后,海外资产投资价值凸显。而现在中国海外扩张的热潮源自于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即由于技术、产品方面的升级带来的压力。况且,人民币目前即便升值,也不会像日元那样升值数倍,所以不会有资产大幅增值的效果。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更是坚决反对向日本学习。“一个小国成长的故事,永远说明不了一个大国的问题”。他指出,日本“盛极而衰”的过程中发生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然后不久以后又半价卖给原来的卖家;第二件事是收购好莱坞,半年以后又以半价还给了卖家;第三件事就是收购凡。高的名画,创了世界天价。他认为,目前在中国,与这三件事相对应的是:联想收购IBM,项兵提出收购沃尔玛,“只差一样了”。
“日本盛极而衰的时候,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写了一本书叫《Japan Number 1》,自从那本书成为畅销书以后,日本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现在很多人想写《China Number 1》。”金岩石说。“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确实是在靠海外市场比较丰厚的利润支撑着。但这个世界能养活日本人,却无法养活中国。”
金岩石认为,中国应该向美国而不是日本学习。美国是一个大国,它最大的优势,是国内巨大的市场。美国经济是靠吸引外国投资,靠资金净流入来支撑,而资金净流入靠的是把市场做成熟,把市场规模做大。
他指出,中国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资本净流入,如果资本净流入能够持续10年、15年甚至20年更长的时间,中国就有可能超过美国。
无独有偶。日本索尼公司前CEO出井伸之也曾经指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战略上不应模仿日本企业。因为日本国土狭小,国内市场容量极为有限,因此日本企业不得不从一开始就谋求国际化。而中国市场容量巨大,国内市场大有文章可做。因此,中国国际化的模式与日本注定应有本质不同。
日元升值后日企超过500亿日元的海外并购案(1985年-1990年)
收购方 被收购方 被收购方所在 金额(亿日元) 公布日期
松下电器公司 MCA公司 美国 7800 1990年
索尼公司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美国 6440 1989年
日本轮胎制造公司 费尔斯通橡胶轮胎公司 美国 3337 1988年
索尼公司 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美国 2897 1987年
日本不动产股份公司 洲际饭店 英国 2880 1988年
第一劝业银行 CIT公司 美国 2000 1989年
青木建设 威斯汀饭店 美国 1900 1987年
住友商社 库克有线电视公司 美国 1900 1989年
日本矿业 哥尔特公司 美国 1485 1988年
三菱地所 洛克菲勒中心 美国 1200 1988年
帕诺马工业 里姆制造业公司 美国 1050 1988年
藤茨药品工业 雷弗曼顿公司 美国 1050 1989年
日本矿业 考纳考公司 美国 1000 1988年
东京银行 联合银行 美国 975 1988年
山之内制药 谢克利公司 美国 950 1989年
京陶公司 AVX公司 美国 805 1989年
日本生命保险 谢松里曼兄弟公司 美国 800 1987年
塞次造纸公司 优阿卢克公司 美国 780 1989年
大日本染料化学 雷菲好尔特公司 美国 778 1987年
大昭和制纸 里卡德加拿大持股公司 英国 582 1988年
富士照相 库洛斯胶卷公司 英国 520 1988年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