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陈文玲:推进现代流通是我国的国家战略

来源: 联商网 2006-05-14 09:20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 研究员 博导 陈文玲

  现代流通是城市发展的先导性力量

  城市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中心, 是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智能化、多维化现代流通的中心。流通越发达,城市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应在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下,加速发展现代流通,全力推动现代流通发展,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流通体系。

  我国城市化明显落后于工业化

  近10年来,我国城市化率约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5年已达42%,全国城市总量为660个,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71个,50-100万人口的城市279个,50万以下城市210个,建制镇20600个。基本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城镇总人口达到近5亿人。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目前城市化水平只相当于1850年的英国、1911年的美国、1950年的日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比,约低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程度的国家比约低20个百分点。

  现代流通能力决定城市竞争力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流通能力。能否加快现代流通的发展,成为提高经济运行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键。在我国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中,应加快推进现代流通进程,把由生产决定型经济转向流通主导型经济,实现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就成了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能否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流通体系,塑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将是对各级政府新的挑战。

  现代流通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

  市场经济越发达,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现代流通生产在经济运行中的先导或导向作用,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由此构成了国家持续增长的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现代化的大流通.只有现代化的大流通,才能带动现代化的大生产,现代化流通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没有流通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也就不可能得以提高。

  总起来看,经济资源和要素禀赋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通过现代流通被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迅速,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被破,国际化的现代流通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经济全球化是流通发展到更高阶段出现的必然结果。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创造优势产业的能力。现代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技术集成、要素集约、分工集中、资本密集、功能完善、服务配套、专业分工细密的高地。 { 创业成本、供应链成本、商务成本等}

  创造现代流通能力{金融资本、商品、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要素禀赋的集中、集聚、集群和集散,社会化物流体系或平台、信息传输速度、交通}

  创造现代服务能力{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品、服务业提供服务商品的能力}

  创造现代制度文明的能力{ 政府管理制度、现代市场制度、现代社会信用制度}

  创造居民福利最大化的能力{ 生活成本、生存环境、购物环境、居住条件等}

  创造和谐社会的能力

  现代流通提升城市竞争力

  通过发展现代流通,提高一个区域共享各类资源的能力(信息共享、服务共享、资源环境共享等)

  通过发展现代流通,提高一个城市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 品牌、信用、供应链体系}

  通过发展现代流通,提高要素重组和存量资源重构和各类资源利用的能力{ 东京现代物流}

  通过发展现代流通,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现代港口城市、现代商业城市、现代旅游城市、现代工业城市、现代文明城市等}

  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现代流通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⑴ 跨国公司——更加全球化的跨国界流通的重要载体。

  跨国公司通过强大的跨国流通能力成为主导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获取最大利益的受益者。全球目前共有跨国公司65000家,拥有85万个国外子公司,雇佣5400万名员工。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研究开发费用的80%~90%。跨国公司内部及相互贸易占世界贸易量的60%以上。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创造了世界GDP的11%和全球出口额的1/3。2002年跨国公司的销售额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总额2倍多。

  ⑵ 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加便利的流通经济圈

  在加快流通的内在要求下,一些迫切需要各种要素禀赋在特定区域更加便利、更加迅捷、更加自由流通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流通的国家和地区,主动放宽或破除束缚和影响流通的规则,使某一区域成为快速流通的经济圈。

  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3) 供应链体系——按市场需求链组织流通的虚拟企业群体

  城市是形成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主要场所。处于上、下游的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现代流通规律,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使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关系,真正成为以供应链为纽带的群体企业。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一个群体企业与另一个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之间的竞争。正如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所指出的:“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企业所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大、流通效率越高,流通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

  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4) 连锁经营——突破企业边际理论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

  连锁经营是近年来出现的现代流通崭新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把原来垂直链条型的组织结构转变为扁平网络型的组织结构。通过直营连锁、特许经营连锁和自由连锁三种形式,实现了流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低成本扩张企业规模,加速了资本和资源的集中过程,大大提高流通企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从而达到了经济学所追求的效用最大化。

  (5)协调全球流通的组织——流通规则的制定和仲裁者

  流通是一种解放,是一种开放,是一种冲击力,是一种推动力,又是一种内生力量,它把整个世界纳入自己的范围,并不断对阻碍其流动的各种规则和制度进行扬弃,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存在方式以“水滴石穿”的精神不断进行改造。现代流通的“游戏规则”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制定和维护国际流通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在国际化大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上海的战略定位

  长三角经济圈、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

  现代流通中心,国际航运、现代信息、现代信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业集聚的中心。

  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首选地之一、现代服务外包承接地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级和辐射源

  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东方休闲之都和购物天堂

  改革开放实验区、示范区和窗口,上海浦东模式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典型的发展模式
全国优化开发区域。投资密集区域,技术创新高地,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先行城市

  上海的主要优势

  已经形成流通先导型经济发展模式。

  已经形成开放型经济模式:三个国家级开发区、300多个世界跨国公司总部、外商投资密集区、进出口贸易的国际通道 。

  已经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现代社会信用服务业、旅游业、会展业、商贸业、餐饮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等。

  已经形成国家三个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基地。

  已经形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框架。城市西扩,腹地东进,沿海开发,跨江发展,构筑国际化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休闲购物新天堂。

  已经形成活跃的微观经济主体。

  具有人才和科技教育优势,产业工人队伍。

  现代商阜、历史文化底蕴。

  上海发展现代流通的战略

  流通先导战略,使上海成为流通引领型城市,成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各类要素禀赋快速流通的集散地。

  品牌带动战略,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创造,国际知识品牌的创造。

  区域合作战略,与周边地区、与整个长江流域的合作与辐射,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错位经营与竞争,在战略合作中的共赢科技创新战略,建立创新性社会和企业体制机制。

  产业联动战略,区域内产业联动、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联动。

  国际化战略。

  (联商网上海报道)
本文为联商网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