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2006年山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13.4亿

来源: 联商网 2007-01-29 13:33

  2006年,在山西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推动下,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的支撑下,在一系列扩大消费政策的刺激下,我省消费品市场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2006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开门红。

  消费品市场呈现四大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整体平稳较快发展

  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4.3亿元,同比增长15.2%。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平稳发展的特征有二:一是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呈小幅波动,全年控制在2%以内;二是全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幅波动较小,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相差不足3个百分点。较快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上年0.3个百分点;二是增速高出全国水平1.6个百分点左右;三是增速高出GDP增速3.7个百分点;四是高出“十一五”规划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速2.2个百分点。

  二、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带动发展

  2006年山西省限额以上贸易业发展迅速,对整个消费品市场起到了极强的带动作用。全年实现零售额43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比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比限额以下贸易业增速高出3.5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实现零售规模占全部贸易业的36.3%,比上年高出了5.3个百分点;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6.7%,比上年高出0.5个百分点。                  

  三、住宿餐饮业突出发展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我省住宿餐饮业市场突出发展,明显快于其他行业。2006年全省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6.3亿元,同比增长20.2%。,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比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增速高出5.4个百分点,比其他行业的增速高出13.4个百分点。

  四、消费升级加快发展

  一是汽车继续成为推动市场消费的龙头商品。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汽车类实现零售额9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因汽车类增长而带动的石油及制品类,其实现零售额1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汽车、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占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的比重从2005年的51%上升到2006年的55%,提高了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山西消费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生力军。                        

  二是与居民住房相关的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以来,与居民住房相关的建筑装修、装饰、装潢材料等配套商品热销,家具类、建筑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分别增长较快。据统计,2006年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业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实现2.8亿元,同比增长18.5%;家具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5亿元,同比增长20.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2.3亿元,同比增长25.4%。                        

  三是文化消费成为消费市场的新亮点。人民生活的提高,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领域消费层次的提高方面。文化消费不但成为消费时尚,而且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个热点领域,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表现突出。据统计,2006年限额以上贸易业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零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7.9%;书报杂志类实现零售额9.1亿元,同比增长15.1%;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6亿元,同比增长14.2 %。

  四是珠宝服饰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随着居民的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享受和精神需求的商品销售加快,消费热点逐步向中高档商品转移。据统计,2006年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业的服装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35.1亿元,同比增长14.3%;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6.4亿元,同比增长25.0%;化妆品类实现零售额3.4亿元,同比增长14.8%。

  消费品市场竞争呈现三大热点

  一、规模化经营主导市场

  随着消费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规模化、多元化和集团化越来越成为主导市场发展的力量,合并重组、扩张规模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2006年岁末,本土企业美特好连锁超市有限公司“以小吃大”,与来自天津的家世界正式签约,一次性收购了家世界原有的10家门店,其中太原店有两家(五一店和漪汾店);以“小小便利店”起家的金虎集团也在近日正式收购山西美特好旗下的32家早早便利店;北京华联也于不久前兼并了天客隆超市。超市之间的兼并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大趋势,也是超市提升市场份额的一个手段。美特好兼并天津家世界将进一步扩大美特好在太原的影响力,而作为一家本土企业,由于加大了竞争砝码,美特好也将和设在省城的国际零售大锷—沃尔玛超市形成新的竞争态势。

  二、业态竞争日趋激烈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大量存在的、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百货商店、个体商店以及集贸市场等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一是在城市大型购物广场、超市、连锁店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二是在农村以小城镇为依托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进一步拉动农村购买力,小超市、便利店等新的业态进军农村市场。消费品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这也成为促进消费市场品质提高的一大动因。

  三、品牌竞争更加突出

  现代经济是品牌经济,品牌是市场经济的经济通行证。在市场竞争激烈,居民消费意识加强的同时,购买品牌、名牌产品已成为居民消费的向导,而且到好的品牌企业购买商品也是大势所趋。比如双合成、六味斋它不仅仅意味一个好的品牌企业,同时消费者对企业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认同,一种信任。只要消费者认同,在市场的竞争中肯定会立于不败。换句话说,只有根据市场定品牌才能让品牌的寿命更加长久。

  消费品市场运行呈现三大突出问题

  一、各市消费品市场规模和增长差距较大

  一是规模差距较大。太原市是山西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规模也最大,远远超过其他市。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6.5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7.4%;而阳泉市、忻州市、朔州市规模较小,分别实现零售额81.1亿元、73.8亿元和62.9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5%、4.6%和3.9%。二是增速差距较大。吕梁市增长最快为20.7%,增长较缓的是运城市和太原市,分别为13.9%和13.7%。

  二、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2006年全省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5%,仍然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力军。农村市场与城市相比发展还是比较滞后,2006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64.8亿元,增长13.3%,比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低2.9个百分点。

  三、市场运行还不够规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市场监管和整治力度的加大,商品市场秩序有所改善,但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市场,参杂使假花样翻新,假冒伪劣仍很严重,采用虚假广告、虚价打折、返券促销等误导消费者和不正当竞争现象不断出现,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食品市场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并且开始向一些知名品牌和著名企业延伸,肯德基、亨氏等品牌纷纷在“苏丹红”事件中失信消费者,雀巢奶粉碘超标、光明牛奶“回产奶”等事件,表明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加强食品安全,保障百姓放心消费任重而道远。

  2007年消费品市场展望

  从近两年来看,全省消费品市场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表明已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2007年消费品市场将会平稳较快发展,稳中偏快,增速略高于上年。

  一、消费品市场发展将呈稳中偏快态势

  此一判断是基于如下理由支撑:

  一是宏观环境日益朝着更加有利于消费增长的方向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的重大转变,进一步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无疑是影响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二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即期消费需求将会得到明显释放。国家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居民收入,包括增加城市低收入者的低保金,提高离退休人员工资,再次提高农民现有的补贴水平等。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收入确定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中低收入者将会通过收入分配及工资机制的调整增加收入,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这“一增一减”两项合计使中低收入者收入将会有明显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必将带动市场的较快发展。

  三是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推行现代流通方式。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为城乡居民营造一个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二、农村消费有望再上新台阶

  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全国全部取消农业税,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两年内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等,这些无疑对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购买力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我省实施的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车的“双通工程”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都极大的带动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的增长,扩大农村市场,稳定农民消费预期。

  三、消费结构升级将进一步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消费品市场在竞争环境中逐步适应居民即期消费需求,拓宽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空间,提高了消费水平,消费需求的重点和结构从传统的满足基本生活消费的温饱型开始向以追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发展为主的小康型转变,围绕住、行和消费者身心发展与健康的消费支出开始成为消费需求的重点。消费结构升级将继续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餐饮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观念的更新、假日购物和旅游消费逐步成为广大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加上商家借助“黄金周”等假日经济,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居民消费不断升温。随之居民外出休闲、娱乐和就餐也明显增多,将有效地推动了全省餐饮业市场的持续繁荣。(山西省统计局 安爱萍 张艳芳)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