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之亡亡在激进 大中之失失在保守
苏宁洽购大中的消息并不让人惊讶。早在去年国美吃掉永乐之后,大中剩下的时间就在为自己找个好婆家。从各方面来看,苏宁是最佳选择。国美半路摆刀肢解大中永乐合并案,同时也切掉了收编大中的可能;而且双方地理位置上的同质性太强,诸多门店都是比邻相望,业务上也难成互补。一心要超越国美的苏宁,则在北京地区力量不足,大中的加入利于其补齐短板。
当然,大中与苏宁的婚姻还存在一些变数,比如在收购价格上,双方尚争执不下。然而,小争执不至改变大结局。对于丧失了独立发展意志,一味寻求出售的大中而言,时间并不是自己的朋友,谈判过程拖得越长,处境就越不妙。
永乐与大中的相继倒掉,书写了家电连锁零售领域的大变局。这样两家原本资质良好的企业,终局如此不免让人扼腕。这其中自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供后来者咨取,不过这里,我们姑且从经营策略与金融策略的角度探究一二。
实际上,永乐与大中的命运都与金融市场脱不开干系。就其所在的家电连锁零售行业而言,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规模越大,边际上获益就越大。一方面,大的规模有利于加强企业对上游的谈判能力,获得更大的成本折让;另一方面,规模大也可带来品牌价值的积聚,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而且二者会自我循环不断强化。
原本四强之二的国美和苏宁很早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超越地域局限向全国扩张。然而,店面的扩张需要大笔流动资金投入,为融资方便,国美和苏宁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在中国香港和深圳上市。上市之后,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为国美和苏宁的快速扩张提供了足够的金融支撑。
此时,永乐和大中仍各自固守在上海和北京。直到国美和苏宁已大幅领先,永乐方才幡然醒悟:与对手的规模相差越大,自己的竞争力便赊损越厉害。于是,永乐也开始走出上海,并且其扩张策略比国美和苏宁更加激进,先后收购了广州东泽电器、灿坤、厦门思文和河南通利。
激进的企业扩张必然要求足够的金融支持。2005年10月,永乐登上中国香港证交所。不仅如此,为匹配自己激进的扩张策略,永乐的金融策略也异常激进。突出表现在其于2005年2月接受了摩根斯坦利旗下子公司MSRetail和鼎辉提供的5000万美元资金。
摩根斯坦利对永乐的投入是一个“对赌协议”。协议规定,永乐在2007年的净利润不得低于7.5亿元人民币。然而,2005年当年,永乐即已露出败相:当年,永乐营收只有12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2亿元人民币;到了2006年上半年,永乐的净利润更是下滑到1500万元人民币。最终,在摩根斯坦利的推动下,毫无退路的永乐创始人陈晓只得将永乐卖给国美。
大中的经营策略则是彻头彻尾的保守。大中创始人张大中过分注重经营和财务的稳健,对于自己在北京市场的地位和表现心满意足。直到比国美、苏宁晚了两三年后,大中才开始将业务逐渐向北京之外的地区拓展。而此时,向全国布局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对手已经领先太多。
不仅时机没有把握住,大中对外扩张的速度也大大落后。目前,大中在北京拥有65家连锁门店,在河北有9家,在天津有8家,在青岛有4家。扩张数年之后,北京之外的门店数量仍然寥若晨星,而且地域分布偏于一隅。
大中之亡,亡在保守。一方面,大中经营策略过于保守,满足于偏安;另一方面,保守的经营策略必对应着保守的财务政策。在国美、苏宁、永乐为加速扩张而奔忙融资的时候,从没听过大中为融资的事情发愁,至于上市融资就更不可能了。不过,即便上市,或许投资者也不会看好大中。毕竟家电连锁零售业态的本质决定了,规模落后而又不思进取者只能走向失败。
永乐和大中,一个以激进终,一个以保守亡,一个已经被收购,一个即将被收购。虽然都是失败了,但是某种意义上讲,永乐的陈晓似更值得尊敬,毕竟他曾轰轰烈烈地拼过一场;而大中电器的张大中小富即安,不战即屈,实在不值得效法。
(《互联网周刊》 马丁)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