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农村流通存在的问题和推进现代流通的举措
(陈文玲,国务院研究司综合司司长、研究员、博导)
农产品,除了解决怎么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怎么卖的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现代流通能力。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和水平,不仅在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更在于现代流通能否发挥先导性作用,带动和引导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国实现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封闭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加快现代流通的发展,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键。加快推进现代流通进程,把生产决定型经济转向流通先导型经济,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和重要环节。
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进展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告别了自然经济状态,市场逐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市场建设有明显进展:
一是农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我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082亿元,比1995年增长1.68倍,“十五” 期间平均增长11.1%。农村各类有形交易市场的交易额也在迅速增长,我国亿元以上农产品综合市场816个,单个市场成交额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增长了45.9%;亿元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9个,成交额比2000年增长了45.5%。
二是市场类型和流通业态逐步完善。传统的集市贸易继续发展,各种批发市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大量出现,初步形成了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农村市场体系。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据统计,2003年底全国共有7.4万家超市门店,其中食品销售额约3000亿元,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肉类等生鲜农产品销售额125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27%。
三是农村市场主体多样化。从事农产品购销经营活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超过2万多个,有近600万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广大乡村,从事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一系列中介服务活动。
四是农村市场外部环境有所改善。2004、2005、2006年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7号)等重要文件,从政策、目标、方针和战略上,对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进行了明确阐述。国家建立了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促进了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对涉农商贸企业采取了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为建立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初步建立了重要商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流通监管制度。
农村流通存在的问题
1、农村商品化程度低。我国工业品商品化率高达98%以上,农产品中蔬菜、水果商品化率90%以上,水产品、畜产品商品化率70%以上,粮食40%以上。
2、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低。2005年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3、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只有通过城市实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的状况显得更加突出。
4、农村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低。我国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简单的交换形式为主,农产品价格就市而不随行,个体生产、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严重地弱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
5、农村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产品产销之间联系十分松散,农民凭感觉生产,产品凭运气交易,初级交易仍以田间地头等场外交易为主。农产品种植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有效市场信息和专业技术的指导,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农产品销售阶段,没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农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农村批发市场仅有9.23%的市场全部或部分采用了电子商务交易技术。
6、农村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手段的传统落后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割经营,很难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规模生产、信息指导、组织水平、特色发展的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
7、农村市场化程度低。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目前,42%的农户自己销售农产品,45%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只有2.7%的农户通过订单销售。大量的农村市场主体是个体商户、运销大户和经纪人,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低。农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数量不少,但规模小、实力弱,市场覆盖率低。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农村流通存在的三大矛盾:
一是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与现实生活需求、理性消费意识之间的矛盾。由于受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廉价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选择商品消费的主要动机,商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决定农村居民消费的首选要素,而对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品质与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有的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同样购买消费
二是商业经营的利润期待、市场条件与农村居民现实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期待,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在基本利润期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就很难主动地流向农村。
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地域广阔、网点分散与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政府监管部门难以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地处偏远,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监管缺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农村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冒伪劣商品倾销地,造成了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不良损害,对正规商业资本介入正规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难度和障碍。
只有充分发挥流通在连接生产与消费、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尽快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推进流通方式创新,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构建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生产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建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战略意义
1、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是提高农村产业化、现代化、工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的重要保障。农民由分散的交易者逐步演变为有组织的交易者,农村商品流通由以分散的对手交易、多环节的批发交易逐步发展为国内贸易、跨国批发贸易,农村的交易秩序从无序到有序。
3、是建立农村现代市场体系的迫切要求。“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如果在2005年3255元的基础上继续按照5%的速度增长,将达到4154元,由此产生的农村市场消费需求约2.2万亿元,农村市场的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据预测,“十一五”期末,我国居民食品支出需求总额将达到36200亿元,农民的支出总量将超过3万亿元。完成如此巨大的商品交易量,是目前的农村流通网络无法承受的,是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提出的巨大挑战。
4、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要发达国家的新型流通业态获得巨大发展,一大批从事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贸易的巨型企业,以先进的管理手段和资金实力确立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流通领域大显身手。政府各种财政、信贷、贸易政策的支持,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发生巨大影响。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凭借全球范围采购商品的网络优势,把经营触角伸向不发达国家的农村地区。我国要扩大农产品出口,发展现代流通、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更是迫在眉睫。
5、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农民的现金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已接近90%。在农民的消费总量中,除40%的食品由农民自己满足之外,其余消费活动完全市场化。据测算,在县以下消费品流通以及运输业领域,由农民创造的GDP占60%左右,增收潜力在700亿元左右。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也有很大增收空间。
现代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先导性力量
市场经济越发达,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在全球具有话语权,实质上是由于流通生产力率先发展,在开拓国际市场中起到了先导或导向作用,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调整,由此构成了国家持续增长的竞争力。 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区域应该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快速集聚和集散的中心,是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智能化、多维化现代流通的中心。流通越发达,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就越高。 流通越发达,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推进农村现代流通发展的措施
1、国际化,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鼓励各地研究制订符合中国农产品特点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政策,推动完善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并且通过开展海外市场研究、营销策划和产品推介活动,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知名度。
2、网络化,推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到2010年,全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万亿元,平均年增长约10%。2007年将新建10万个连锁化农家店,到2007年底累计建设农家店25万个,覆盖75%以上的县市,力争达到70%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三年努力,2010年争取标准化农家店覆盖85%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
3、规范化,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建设。商务部今年将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流通法制建设,重点加强对农产品批发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大力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工作,推动“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引导农产品进入大型连锁超市销售,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
4、信息化,推进农村商网建设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建设。利用新农村商网平台开展常态对接服务和集中对接服务,建设以县(市)为主,覆盖乡、村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
5、安全化,推进“三绿工程下乡”建设。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便利群众消费,《规划》提出,2010年农产品在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中的销售比重,占全部农产品零售额的1/3以上。严把市场准入关口,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上市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产和安全消费。
6、市场化,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农村市场体系主要是商品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和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不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 到2010年“全国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达到1.1万亿元,平均年增长10%”。2010年全国农副产品购进额达到2.3万亿元,平均年增长7.5%。
7、标准化,推进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 农产品标准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它是品质的保证。基本特性主要指营养特性(化学成分、可食性)和安全卫生特性(微生物指标、污染程度等)。功能特性通常指嗜好特性、外观特性、加工特性、流通特性和简便性等。对于不同规格的各类食品,针对以上特性要求,都应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农产品特别是生鲜食品,其商品特性虽然有贮藏难、标准化难、规格化难的特点,国际贸易和国内食品安全却强烈要求规格化、标准化。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规格化、标准化方面的优势,控制贸易技术壁垒,影响国际标准,获取国际贸易中的有利地位。我国是最大的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应加快推进农产品国际贸易标准和认证认可标准建设。
8、产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过程,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产品最终价值的关键,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农产品流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先导性作用,带动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流程设计,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部门分割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流通的累积效应
经济全球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以流通的全球化为特征加快进行:
1、国际贸易——货物流通的全球化
2、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生产——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资本流通的全球化(2006年为1.2万亿美元)
3、生产要素重组——生产要素流通的全球化
4、资本的全面流通——脱离生产过程的虚拟资本流通的全球化(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2004年1.9万亿美元)
5、服务外包、服务贸易发展——无形商品流通的全球化
6、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应用——信息流通的全球化
(联商网现场报道)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