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从联华并购案看打造国有商业航母之路

来源: 联商网 2009-07-08 14:46
  假借市场之手政府幕后推动国有商业抱团打造本土旗舰
  
  在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上海,6月末发生了一件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随着联华超市收购华联超市的尘埃落定,中国超市第一航母正式浮出水面。
  
  友谊股份6月底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联华超市拟收购百联集团及百联置业持有的华联超市100%股权。收购完成后,后者将成为联华超市的全资子公司。而这也意味着联华超市的门店总数将达到5268家,成为国内超市业态中名副其实的“大佬”。
  
  实际上,联华及华联均属2003年组建的上海百联集团旗下企业,“同室操戈”,二者的整合之路已经走过漫长的六年。
  
  资料显示,联华超市在合并华联之前就已经是我国最大的商超企业,2008年销售规模超过500亿元,门店数达3932家。而与联华超市有老大老二之称的华联超市,2008年拥有门店总数1396家,其中加盟店1183家,直营店213家。华联超市也自1992年创建以来曾在中国连锁业连续三年创造了规模、销售和利润第一的辉煌历史。
  
  在武汉三镇,另一个将武汉本地主要国有商业零售企业归并一体的计划,也正紧锣密鼓地悄悄进行当中。
  
  据报道,近日,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商联)专门成立“市场部”,今后,武商联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如要新开门店,都必须经过武商联这一部门的批准,同一商圈内坚决制止门对门开店。有专家称,这一规定代表着市场部开始“收权”,武商联重组、避免内耗的计划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按武商联重组方案,武商联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未来应形成错位竞争:武商将继续瞄准中高端客户群,重点发展武汉摩尔城;中百专心做仓储店、超市、便利店等业态;中商则发展中商百货连锁。但是,武商联已成立两年多,三家商业上市公司仍在刺刀见红地比拼,同质化竞争局面并未消除。
  
  中国人打造自己本土的商业零售巨舰的“情结”并非来自上海百联集团。2003年百联成立前不久,重庆商社集团已经由当地14家国有商企抱团成立。北京首旅、新燕莎和全聚德打造的北京旅游商业航母也实施了战略性合并重组。而包罗了北京物美、北京亿客隆、北京燕莎望京购物中心、北京小白羊等10多家公司的首联集团也宣告成立,但昙花一现,一年后,原首联集团总经理的辞职、物美超市退出,首联基本名存实亡。
  
  在北京,塑造真正的商业零售领域航母的行动显得举步维艰。北京三大商业零售巨头:西单友谊集团、王府井百货集团以及城乡贸易,据称势力庞大,北京市府对其都徒唤奈何,对3家企业的重组,“牵一发而动全身”,业内人士也大都持谨慎态度。另一个理由是,西单、王府井都是京城商业的金字招牌,重组肯定会造成商业品牌损失。
  
  挤压本土企业生存空间外资零售大兵压境岌岌可危
  
  国有商业的整合态势日趋明显,与当下的形势直接相关。外资零售巨头可谓攻城掠、加速扩张,用“兵临城下”、“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恰如其分。
  
  自从加入WTO后,外资零售巨头便开始了对中国市场的大举进攻,而国内零售企业市场份额则节节萎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的19家外企店铺数达到4613家,占“百强”店铺数的6%。销售额达到2426亿元,占百强销售总额的20%。其中13家以大型超市为主的外资企业卖场门店达755家,店铺平均年销售额达2.3亿元,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领先优势凸显。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认为,规模小、集中度低、网点少使国内零售企业难以成规模,在外资巨头面前逐渐丧失话语权。
  
  有专家甚至认为,除了几个国内重点城市,真正纯正的中国大型零售商似乎成了稀缺资源。
  
  民营商业资本在创业“原罪”和国际资本威胁利诱的双重压力下,以及在不堪重负的经营压力下,纷纷放慢扩张步伐,有的甚至贱卖或倒闭,稍大点的如天津家世界,还有那些规模比较小的如山西山姆士、深圳兴万家、厦门闽客隆,无不如此。台商已经基本上卖光了:先有大润发卖给法国欧尚,乐购卖给英国特易购,而好又多也卖给了美国沃尔玛。那些经营稍好点的也都想方设法到香港地区去上市,成为国际金融资本的盛宴,如北京物美、北京京客隆、南京金鹰、杭州银泰、佳华百货等。
  
  上海、武汉等地打造国有商业航母,引发国内专家学者激烈争议。归纳有如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大航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据友谊股份发布的公告称,联华超市是“为进一步扩大该公司在集中发展区域的市场影响力,加快企业的发展”,才收购华联。新联华无疑从销售额看已经跃居全国商超之王,但其势力范围毕竟还主要局限于长江三角洲,甚至联华和华联前些年进军北方等地的超市已经收缩阵线,退缩回其起家地上海。
  
  不仅上海,其他主要地域,如华北、西南、华南,国有商业也几乎局限于本地市场的拓展,几乎还没有一家全国大面积跨区域进军的成功案例。
  
  相比之下,外资超市通过并购或加速开店步伐,早已经染指到国内各个主要市场,棋子布局速度之快,令人担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认为,因为同一所有制企业重组,机制没有变化,这样的重组,不是优势一加一大于二,而是问题一加一大于二。
  
  观点二: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值得肯定
  
  有专家认为:当自由市场规则明显有利于占尽优势的庞大的国外资本,当博弈双方力量相差太悬殊,而这个行业又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的时候,通过国有股转让方式的国家资源的整合也许是离市场方式最近的一条改善实力平衡的捷径,这远比易于触动人们神经的《反垄断法》要来得立竿见影,这也是国际巨头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尽管打造国有商业航母这种做法看似有背时代潮流,必然也会遭到来自市场经济推崇者们的质疑和反对,但在一个已然充分竞争的行业,反其道而行之目前看来反而是很有创新的化解行业安危的良方。
  
  观点三:打造航母只是走对了第一步
  
  国有商业企业的整合必须讲究效率。国有企业的最大问题在于体制障碍和低下的运行效率,但国有资本作为投资人完全可以通过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政企职能的绝缘来进行市场化的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运行效率。利用行政力量对国有资产进行整合很有必要,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大,但还是依靠行政力量和行政思维去经营整合后的优良资产那就大错特错了。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当务之急,应该是让优质的国有资源按照市场的法则去组合,让这些优化组合后的资产让市场上最能干的人去经营。我们既然有魄力和能力打破利益关系的阻挠,创建国家和区域级商业龙头,勇敢和坚毅地迈出了第一步,那么,就没理由不能跨出优化组合、任人唯贤、专业化管理的第二步。
  
  观点四:行政撮合最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尽管在组建“商业航母”问题上至今仍争议不断,但上海、武汉、重庆等地依旧按原有的思路行事,甚至依靠行政力量和行政思维去经营整合后的优良资产。当然,政府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目前,凡是重组后的新集团的高级管理层基本上还都是行政任命,管理体系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使“洋人”羡慕不已的优质资产和庞大的中央采购能力无法得以发挥,专业化管理难以实现,国有资本的控制权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之间始终无法取得较好的平衡。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赵萍博士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流通业中,很多合并的成果中,业务模式和采购渠道仍然分道扬镳。”
  
  一家外资零售商也表示:“在国外,要进行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是一种市场行为,企业对各自的资金支配、人员先做好统筹安排,再坐下来谈合并的事宜。”在他们看来,这些由政府“撮合”而非市场形成的商业航母,虽然能够形成规模优势,但规模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
  (作者:张云中)
本文为联商网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