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瞻
实事求是的讲,中国百货业比之零售业中其他业态在之前的几十年中受影响最小、自我发展最顺利、行业盈利最优良,真可谓是中国商业的桃花源。此言怎讲那?零售业有几大业态:连锁超市、电器卖场、百货公司等。连锁超市有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猛虎在前,国内中小连锁超市仓促迎战,靠自损毛利和克扣供应商维持竞争态势,多半已经奄奄一息,即便国内巨头也是勉强维持,电器卖场已经完成洗牌,国美、苏宁两强垄断,已经不可能有什么新的机会,而百货公司现在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竞争时期,对于每个百货公司似乎都有无限美好的未来。那么百货的真实现状是什么样子,他由何而来,现状如何,向何处去?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源头:
中国百货发展到底从何开始,尚无定论。但是1910年代前后,上海永安、时装公司,哈尔滨秋林等百货的雏形已经显现。到了抗战时期,很多日本的商社也大量的出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百货有了更快的发展。业内公认90年代中期是中国现代百货的起始发展期。其标志为,改变旧有的柜台销售模式,采用日、韩、台、港较普遍的专柜模式,谓之,“引厂进店”。其定位亦从生活消费转为时尚消费。
发展
第一阶段:国有百货改革期。中国百货发展的形态渊源有两个,以为外国人和出国人员服务为主的友谊类百货和以为普通大众服务为主的百货大楼类百货。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这两类百货成为了后来很多著名百货的前身或雏形,如燕莎友谊商城、广州友谊和王府井百货大楼、西单商场、大商集团、重百、民生百货等等。
第二阶段:全面开放期。大量外资、台资进入这一领域。中国的百货业出现了很多新的面孔,流行时尚成为主题。太平洋、百盛等纷纷进入国内。
第三阶段:市场细分期(当前正处于这个时期)。民营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效仿之前成功的企业模式大量复制。但在定位和风格上有了明显的区分。(见图一)
城市化发展对百货的影响
中国百货的发展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城市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百货公司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特别重视,且给予了相关的优惠政策。
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要内容,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其中,尤其以青年人向城市集中的比例最高。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口近1/3。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者的主体。目前,我国有4.9亿农村劳动力,还有超过1.8亿有待转移。2020年之前,平均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需要从农村转移出来。[1]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口城市人口比例将在2020年增长3.8亿。占总人口的1/4。要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人口全部是青年,未婚、未生育的占据主流,这就为中国百货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大概可以算这样一笔账,3.8亿人至少有会有1.2亿人的所谓“浪漫消费”,这样以流行和时尚为主的百货公司将在原有的销售额上至少增加20%以上的消费需求。我说的更直观一些,1.2亿个男人向他的新娘求婚,至少会消耗1亿枚钻石、1亿一套婚用床品、至少1亿套化妆品、2亿套服装、1亿套婴儿用品等等。大家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百货企业可以保持15~30%的增长率了。
城市化的进程之二,是城市规模的大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商圈的多中心化演变,这样也就促使百货向多模式进行转化。目前,广义的百货商业形态大致有Department store(百货公司)、outlets(折扣店)、shopping mall、clothing shop(时装店)、fashion store(流行时尚百货)、living center(社区生活百货)、popular shop(大众百货)等。而中国的很多地区仍然以popular shop(大众百货)为主,shopping mall仍然处于萌发时期。相对,发达的地区则有个很大的进步,多种业态都有了快速的发展。
业态形态的现状与前瞻
如前文所说,中国百货业正处于一元模式向多元模式跨越的最后阶段,传统的大众百货必然被现代百货、流行百货、outlets、专业店、mall、生活中心所替代。我个人认为未来会有如下的发展供大家参考:
传统大众百货向下级城市延伸的同时,向生活中心或mall转变。其因有三:首先,传统百货在某个地区历史悠久、口碑良好,很容易在区域里得到良好的社会认同,连锁起来比较容易,例如:大商新玛特、山东银座、长春欧亚等。其二,传统百货一般在超市、电器、家居等都有自己的业务模块,对于成立mall或生活中心没有太大的业态门槛。目前,进军商业地产,做mall的百货已经为数不少。其三、传统百货一般都有国资的影子,尽管近年来都做了资产剥离,但其与政府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时不会改变,因此在取地、融资、上市、兼并、收购、拓展等很多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现代精品百货将在现有一线城市取得成功的情况下,向欠发达的省会城市、发达地区的二线城市进军。例如:卓展、麦凯乐先后进军哈尔滨,久光百货进军苏州,这些都具备了象征性意义。
outlets则会在百货业态大发展的城市中萌芽发展,其原因有四:其一,品牌购买深入人心,品牌忠实度已经建成,人们会因品牌的吸引而来到商场购物。其二,大量出口产品的内销。其三,品牌自身的商品结构分离,即,商场货与折扣货在出厂时即已经确定渠道。其四,百货公司本身也有参与Outlets的意愿,例如,金鹰的南京汉中路1号品牌折扣中心、燕莎的燕莎Outlets等。
社区型生活中心将大量涌现在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这些作为类似于“城外城”概念的城市综合体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城市的工作区和生活区进行了分割,这样,人们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区完成消费和休闲。目前,万达的万千百货正在做有益的尝试。
(作者:昭邑零商 刘晖)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