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60年商贸流通业的不平凡历程
从商品短缺到货源充足;从凭票供应到应有尽有;从每人一年才花9块钱到人均消费4500元……新中国成立60年,我省商贸流通业也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实现从国合商业的建立和发展到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历了流通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经营业态和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目前一个多渠道、多功能、开放型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格局逐步形成,商品丰富,销售规模和市场容量成倍扩大,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在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流通、繁荣城乡经济、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品供应充裕,消费品零售额成倍增长。改革开放以前,我省商品市场供应货源短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市场商品供应日益丰富,繁荣活跃,使长期存在的商品供应短缺现象和商业部门长期实行的计划调拨、凭票供应状态一去不复返,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有效供给不断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2.84亿元,比1949年的0.34亿元,增长742倍,年均增长11.86%,人均消费4561.5元,比1949年人均消费8.96元增长508倍。特别是近十年,我省消费品零售额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2000年突破100亿元大关后,仅仅7年时间又突破200亿元大关,2009年有望突破300亿元。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步增强,2008年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7.1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0.6%,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从消费品零售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看,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84亿元,同比增长21.4%,比上年加快5.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3.18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建国初期,受市场供应紧张和收入水平制约,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低下,基本以生存消费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支出呈全面增长的态势,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08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3.6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41%,城乡居民消费逐渐实现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居民消费内容和消费档次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居民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的同时,用于发展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明显增加,居民消费结构得以升级,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吃的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绿色健康环保消费逐步走进消费日程;穿的呈现品牌化、个性化、精品化,消费方式向高档、舒适、休闲发展;用的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计算机、住宅、汽车为代表的高档次消费步入普通家庭,手机、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全面普及,拥有量成倍增长,成为居民家庭生活的必备用品;服务消费需求上升,成为居民消费的新亮点。餐饮、旅游消费大众化,家庭劳动社会化正成为普通家庭消费的新趋势。同时,更加注重健康和教育,保健、娱乐、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投入明显加大。
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非公有经济迅速崛起。建国初期,我省商业以私营企业为主,私营商业4542户,国营商业网点仅有42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通过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有商业和农村供销社快速发展,确立了在城乡流通领域中独家经营地位。改革开放后,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流通渠道的不断增多,各种行业、各种经济成分的商业零售网点迅猛发展,彻底打破了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独家经营的局面,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商业流通格局,全省除了石油、烟草、盐业等企业保留部分国有资本外,其它行业的国有资本全部退出,新型的股份多元化流通体制已经形成,既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有效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活跃,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商贸流通业的主体。青海五金交电、青海百货公司、青海纺织品公司、西宁大十字百货、西宁市西大街百货、西宁市食品糖烟酒公司等一些企业,通过改制焕发了勃勃生机,企业销售规模逐年增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中私营企业个数达到4969个,从业人员增加到28.2万人,个体经营达到6.74万户。
新兴经营业异军突起,现代流通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的推进,王府井百货、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华润万家、肯德基、全聚德等一批知名商业企业入驻我省,为我省新型经营业态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零售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连锁店、专卖店、便利店、超级市场、专业店等新型市场经营方式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连锁经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逐步发展壮大,改变了单一百货商店柜台式销售的局面。零售业态结构分布日趋合理,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点集群,其影响力与辐射力不断增强,企业营销水平大幅度提高,流通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2008年,全省大中型综合超市、连锁经营发展至22家,涉及食品、百货、成品油、医药等行业,连锁企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8.4%。青海百货股份公司、宁食集团连锁店铺分别为81家和170家,中石油成品油直营连锁加油站200多家。新型业态的不断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形成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省流通企业在经营规模、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提高。
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已初具规模,以市场为标志的商品流通体系初步建成,成为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省各类商品集贸市场已达288个,其中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市场已达16个,成交额5亿元以上的市场3个,市场集中度、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市场集散地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形成了以西宁市、海东地区、格尔木为中心的以城镇集市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和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为骨干,沟通城乡,专业综合配套,批发零售结合的市场网络体系,商品交易市场的繁荣兴旺对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已成为青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同时,屠宰、拍卖、典当、租赁、居民服务等行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等商业服务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农村流通网络逐步完善,农牧民消费需求步伐加快。建国初期,我省农牧区流通主渠道主要依靠供销合作社。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变轨,供销合作社和国有流通企业在农村牧区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逐步淡出,农牧民个体运销户、经纪人、各类农牧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成为农牧区市场的主力军,市场体系功能日趋完善,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产品购销体系初步建立。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加大对农牧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商务部推进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成效显著。据统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在我省实施三年以来,新建改建农家店3086个,建设改造配送中心14个,覆盖全省68.6%的乡镇、43%的行政村,使120多万农牧民受益,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商业网点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改善了我省农牧区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经济”的问题,为保障农牧民安全、便捷、实惠消费,改善购物环境,提升农牧区消费档次,扩大流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2008年全省农牧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2.95亿元,比1949年增长319倍,年均增长10.3%,特别是近几年,农村消费需求明显加快,城市消费一头热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变,呈现出城乡消费同步增长,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
当前我国已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明确目标。由此我省将抓住商贸流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探索新经验,谋求新跨越,再创我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新辉煌。
(青海日报 作者:子宜 李志刚 冯海玲)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