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第三极书局 风光有时 冷清有时

来源: 徐冲 2009-10-14 16:29
忽然间,北京的第三极书局又成了业内的一个话题。这次,据说是第三极书局要离开了。三年前,也许是三年前吧,记不太清楚了,也是在大热天,第三极书局曾经是中国零售书业的焦点所在,因为近在咫尺的中关村图书大厦与第三极书局开打折扣战,死掐了一场。自然,第三极书局撤退的原因,一定也得与这场要命的“战役”挂上钩,说是三年来损失了4600万元云云。
  
  那一年,第三极书局横空出世,气势磅礴。单说书店的命名,何为第三极?有说法是除去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就是第三极。这名字精彩绝伦,不由得不佩服。从字面上看,还是足够谦逊的,起码还将第一、第二留给了别人。骨子里,却是毫不客气的。地球人都知道,南极、北极那是世界人民的事,不在传统的960万平方公里之中。剩下的“第三极”,听起来排名靠后,实际上唯我独尊。一家书店,用了这么个出彩的名头,心气之高,不言而喻。
  
  第三极书局开张后,北京的读书人好评不少,无非是卖场硬件如何、店中店的格局又如何。那时,听到这样的评说,自然明白这样的好话,全是将第三极与北京别的书店比试一番的结果。较之于西单和中关村的两家图书大厦,第三极颇多可圈可点之处。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这样的一家书店,无论理念还是现实,与它的远大志向还是很有些距离的。
  
  但冷清的场面一定让第三极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大吃一惊。纵然身处中关村黄金地段,每天可怜的流量也根本不可能支撑这样一个豪华卖场的运作。恰在此时,中关村图书大厦祭出打折旗,似乎是放上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原木。第三极倒也见招拆招,应对如流。于是,血腥味弥漫于整个图书零售业。
  
  那时好像也闲得无聊,一个月间三次抵近观战,越看越清楚,越想越明白。
  
  那时想到的,也就是今天的状态。哪怕第三极书局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也毫无意义。因为早在当年,心里就如明镜一般,中国的零售书业,对于投资者而言,根本就不是一个能够计算回报的行当。甚至,这与如何经营或如何折腾也没有什么关系,折腾与不折腾,折腾得到位与瞎折腾的区别,也只是赔多少的问题,而与赔还是不赔无关。
  
  在北京中关村这样的商圈,一流的建筑与硬件设施,近两万平方米的商铺面积,一年就算卖了一亿码洋的图书,毛利也就3000多万元。倘若全年全场来个8.5折,毛利只剩下2000万元不到。余下的账,不必算了。且不说投资回报,连开销都是个大问题。再说,一个亿的图书码洋,岂是说有就有的!
  
  正经卖书,看起来不像是个能赚钱的选择,尤其是大卖场。其原因,这里自然无法细细分析。但是,第三极书局今天的窘迫,并不是现在才可获知的经验。若是要等到2009年的7月才明白开书店风险极大且回报极小,那已是接近于愚钝了。
  
  也就是说,三年前,那时就已经可以肯定,第三极书局不可能成为中国零售书业的第三极。在一片低于海平面的洼地里,偶尔露出个小山包已经可算是奇迹了,怎么可能一下子冒出个“青藏高原”来?
  
  侥幸活着的我们,绝无任何幸灾乐祸的意思,一丝一毫也没有。这一行的艰难,心知肚明。然而,为爱书人备上一册他们需要的图书,这种使命感使得我们不能放弃。在这个意义上,不论明天的第三极书局往何处变化,三年的苦撑也足以让我们充满敬意。
本文为联商网经徐冲授权转载,版权归徐冲所有,不代表联商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