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药店多元化经验:取得供应商支持
近段时间以来,多元化实操无疑是圈内最热闹的话题:首先是各大论坛不约而同地把主题聚焦在多元化实操上;为多元化,厂家频频抛出合作的橄榄枝;为多元化,我国台湾地区的专家开始活跃在祖国各地,为药店经营者传道解惑。由此,药店多元化的经营格局已是大势所趋。但总有药店老总诉苦,多元化是一个“老生常谈但一直谈不好的话题”。这又是为何?
我们这一两年探讨中国的药店发展时,总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就多元化而言,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是明确的:首先,药店的多元化发展必须根植大健康;其次,必须与供应商一起打造一个新的产业价值链。
一位台湾的专家就告诉笔者,10多年前他在台湾大卖场做营销总监时,就曾有一个非常大的苦恼,在大卖场有一个很重要的品类——婴儿奶粉和尿布,但这两个重要的品类从大卖场转移到台湾的药店后,由于药店卖的价格远低于大卖场,从而导致他的顾客大量流失。他开始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药店能够推出这么低的售价?后来通过调研,这位专家终于了解到,药店在由药品到母婴系列的多元化转型中,营养保健品类由于得到供应商的支持,做得非常扎实,而这个品类所带来的毛利率,能够支撑药店多元化经营中用来吸引顾客所损失的利润。也就是说,台湾的药店在多元化的品类营销中得到了供应商的支持,而取得成功。
做零售的人都知道,导入新的品类必须有三个支撑体:资本力、采购力和营销力。在“不差钱”的今天,资本力大家都没有问题,而采购力跟营销力需要专业的人才。现在的药店推行药妆、保健品、健康食品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改变服务和行销手段,说到底就是如何与供应商一起研究我们新的消费群体,研究新的消费需求,如何以健康的名义打造出一个新的价值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位专家最后对笔者说,台湾的药店进行多元化时,一直非常注意和供应商保持密切关系,但在祖国大陆,在健康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合作中,品牌、毛利率、终端推荐等方面的博弈甚至比药品更严重,这是多元化转型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多元化的实操才能真正谈好,大健康才能真正成为药店的商机。
(医药经济报 黄丽丘)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